興趣對于幼兒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幼兒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一致認為,幼兒如果對某一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會自覺自愿地去鉆研,并能激發(fā)出驚人的毅力和勤奮,使其以專注的精力忘我的精神從事這一活動。而游戲正是激發(fā)幼兒興趣的最好方法,游戲對幼兒可以起到開發(fā)智力擴展思維、開闊視野、豐富語言、陶冶情操等作用,還能推動幼兒創(chuàng)新思維和聯想思維的發(fā)展。因此,在游戲中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習慣等將使幼兒終生受益。
幼兒的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定條件和影響下發(fā)展變化的。近年來,關于游戲和教學的關系一直是幼教理論界爭論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游戲能激發(fā)幼兒興趣,教學包涵游戲,二者可以融合,互生互長。
一、游戲對幼兒教學的意義
游戲對幼兒具有享樂功能,從歷史的發(fā)展來說,人們追求享樂是無盡的,而游戲與享樂正是辯證統(tǒng)一的。寓教于樂是幼兒教育的宗旨,游戲能夠極好地激發(fā)幼兒興趣,讓幼兒感受到最本質、最原始的快樂。
游戲對幼兒教育的意義在于,將游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在玩耍的過程中提高教學效率。從精神教育上來看,游戲是幼兒教學的靈魂所在,是實現教學自由與限制的統(tǒng)一,能夠讓幻想與真實交錯,讓主體與客體合為一體。幼兒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無觀眾,無學習,通過簡單的玩耍,培養(yǎng)幼兒興趣來提高教學質量。
二、游戲是令人愉悅的活動
幼兒在游戲中可以隨心所欲,不受任何約束,可以跑來跑去、大聲熙攘;也可以安靜地坐著、看著、笑著,游戲是令人感到愉悅的活動。游戲中,沒有任何的外在限制,有的只是規(guī)則,而且規(guī)則也是可以依靠幼兒的自愿性而修改的。在游戲中,幼兒可以感受到身心完全放松,能夠盡情展現自我,游刃有余。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游戲,進行感興趣的活動。也可以通過擺放玩具讓周圍的環(huán)境為自己改變,同時體會到自身的力量,讓自己有一個愉快的體驗。游戲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是極為重要的,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戲正是為了讓孩子發(fā)揮天性,學會玩、玩會學。
三、激發(fā)幼兒興趣的游戲設計
1.教師引導類游戲
幼兒對動畫片都有特殊的感情,比如他們無理由的喜歡《喜羊羊和灰太狼》,還有《黑貓警長》也影響了一代代幼兒。而且幼兒也會將自己從動畫片中學到的東西帶入到游戲中,并且與伙伴們一起用來娛樂。而教師可以較好地以此為引導,組織孩子根據游戲中的片段開展一些游戲活動,相信一定會有極大的收獲。
2.幼兒自選類游戲
幼兒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玩具,同樣也可以根據喜好來進行游戲。在教學之余,開展幼兒自選游戲對培養(yǎng)幼兒興趣是非常有利的。比如大班的小朋友要開展一個名為“如果我是一片雪花”的詩朗誦活動,教師可以提前為小朋友準備一些雪花的道具和圖片讓他們自行玩耍,激發(fā)他們對雪花的喜愛之情,如此一來,在進行詩朗誦的時候,他們自然也會更加飽含激情。
3.表演類游戲
模仿是幼兒較擅長的,而表演類游戲正是從模仿中衍生來的。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民間藝術活動,比如皮影戲表演,先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學生有極強的表演欲望,然后設計表演游戲,這樣不僅切合孩子的發(fā)展,同時也樹立了一個合理的教學目標。
西方文化認為“游戲”是一種內涵和外延,而中國文化則定義為“游戲”是一種精神超脫與自由的表現。歷史賦予了游戲更深的寬度,它不僅是一種活動,更擁有了游戲精神,那是一種激發(fā)興趣、遵守規(guī)則、文明禮法態(tài)度,更是幼兒與教育溝通的橋梁,所以幼兒教學應以游戲提升興趣的方式存在。
參考文獻:
侍麗.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學習[J].教育革新,2013(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