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已成為學習目標之一,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質(zhì)教育下,教師要深入挖掘語文教材的價值,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確保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也為學生綜合素質(zhì)水平的提高做出相應的貢獻。
關鍵詞:審美情趣;親情意識;愛國情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边@是語文教學總目標之一,也是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摒棄傳統(tǒng)課堂的弊端,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完善教學目標,并借助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來深入挖掘語文教材的價值,以期能夠為學生全面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在閱讀想象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審美情趣作為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美、體驗美,而且,也是語文魅力的有效展示。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fā)揮想象力,進而去感受文本中的美,同時,也為高質(zhì)量語文課堂的實現(xiàn)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秋天的雨》時,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感悟大自然的能力,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反復閱讀文本,并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跟隨著筆者的描述去感受秋天的美好,感受文本的語言美。之后,我還引導學生描述自己想象中的畫面,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發(fā)揮閱讀的價值,使學生讀出作者對秋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而且,還能借助想象力來促使學生感受美,進而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
二、在自主思考中培養(yǎng)學生的親情意識
親情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作為一門以人文性為特點的學科,與親情教育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在素質(zhì)教育下,我們可以借助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法,引導學生在自主思考中形成一定的親情意識,進而促使學生學會感恩,學會珍惜那份無私的愛。
例如,在教學《慈母情懷》時,為了讓學生感受文本中母親的慈祥與善良,也為了激發(fā)學生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在授課的時候,我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①文章中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②思考文本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形象?③“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zhuǎn)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边@樣的描寫有怎樣的好處?④為什么說是“慈母情深”?從哪些地方可以表現(xiàn)出這方面?……鼓勵學生在自主閱讀中自主思考上述問題,并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談談自己的看法,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對學生親情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情感態(tài)度的形成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在小組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
小組學習是課改以來廣受教師喜歡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模式直接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教師一言堂的弊端,對學生自主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深入挖掘教材價值,有意識地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愛國情感得到培養(yǎng)和形成,進而為學生健康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夜鶯的歌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小夜鶯的機智勇敢,也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授課的時候,我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并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思考討論“課文圍繞‘夜鶯的歌聲’主要寫了什么事?”“小夜鶯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鼓勵學生在交流中掌握知識,在思考中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同時,也促使學生在小組交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的同時,能夠真正感受到文本中所表達的愛國主義精神,進而使學生在交流中形成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
總之,在小組語文教學過程中,除了上述的三點之外,我們還可以借助語文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提高學生的復述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等等,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而且也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宗玉坤.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J].遼寧教育,2013(13).
Abstract:With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 emotional attitudes and valu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learning objectives,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comprehensive language element. So, i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dig value of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rely on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but also to improve their overall quality levels and make the appropriate contribution.
Key words:aesthetic taste;family consciousness;patriotic emotion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