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中,因閱讀主體的多元性決定了文本解讀的多元性,教師應該有效地發(fā)揮主導作用,要滿足、尊重學生在閱讀實踐中的個體差異,運用靈活而機智的教學策略促進課堂教學生命活力的顯現(xiàn)。從四個方面對小學語文差異性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敘述:備課策略:因需要而預設——體現(xiàn)差異。上課策略:因生成而精彩——滿足差異;作業(yè)策略:自主選擇,增添情趣——適應差異。評價策略:激勵評價,送去關懷——尊重差異。
關鍵詞:個體差異;多元解讀;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遍喿x要個性化,但是學生在閱讀中,由于生活的經(jīng)驗、情感的體驗、思維的方式、認識的水平、閱讀的目的等存在著個體差異,從而導致學生在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閱讀感悟等方面存在著差異。然而,我們平常的閱讀教學中總是以統(tǒng)一的目標來要求學生,以統(tǒng)一的學習方式來閱讀教材,以統(tǒng)一的標準來評價學生,沒有客觀地肯定學生的差異,使好學生的個性素質(zhì)得不到發(fā)展,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卻又得不到及時的幫助。現(xiàn)代教育理念提出: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承認學生個性差異和個性品質(zhì)差異,尊重差異,并把此作為實施教學的依據(jù)。為此我提出了一些想法和策略。
一、因需要而預設——體現(xiàn)差異
我認為現(xiàn)代教育原理告訴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差異性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情境中,在對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養(yǎng)程度不同的學生平等考慮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去對待不同的學生,根據(jù)學生不同的發(fā)展需求,進行課堂資源的有效、平等、恰當?shù)姆峙?,使每個學生都有相同的機會發(fā)揮其特有潛能。因此,在備課時,我們教師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情況。把教學目標內(nèi)化成學生的學習目標,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分設為不同層次的目標;在教學預設中,問題的設計既要考慮到用形象思維的學生層面,又要考慮到用抽象思維的學生層面。這樣既能體現(xiàn)出他們的差異,讓他們都能做到跳一跳摘到桃子,又激發(fā)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因生成而精彩——滿足差異
我們教師在備課時往往預設得很周全,但是,課堂教學卻是千變?nèi)f化的。我認為課堂上出現(xiàn)一些意料之外的狀況,只要不是極端的惡作劇,一般都有其生成的價值(甚至在一定的情況下,極端的惡作劇也是教育資源),老師可以及時調(diào)整預設,給生成騰出一定的空間。以往,我們可能會把這樣的拓展看成不是“緊扣教材”而是否定它,可是,在新課程理念的熏陶下,我認為課堂會因生成而精彩。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以思辨的頭腦去傾聽課堂,去關注差異并且尊重差異。我們?nèi)绻茉谒蚕⑷f變時敏銳地發(fā)現(xiàn)、即時地應變、準確地把握,將生成納入預設的話題中,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則可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以一種主動的態(tài)度去汲取知識、運用知識。
三、自主選擇,增添情趣——適應差異
閱讀練習是根據(jù)閱讀本身的要求而制定的,但所有的學生不分程度就去完成一樣的題目,也很容易造成“吃不飽”和“吃不下”的局面。分層設置閱讀的練習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練習,從而在增添閱讀情趣的同時,獲得提高。當然,設計供學生自主選擇、適應不同層面學生的閱讀練習是關鍵。我們認為:(1)在讀的方式選擇上,不能“一刀切”,讓學生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2)在思考問題上,給學生充分選擇的空間。(3)設計差異性作業(yè)。通過差異性作業(yè),使優(yōu)生感到吃得飽,差生感到消化得了,在不同程度上都得以同速發(fā)展。
四、激勵評價,送去關懷——尊重差異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教學的藝術首先是說話的藝術?!蹦敲?,在激勵評價中如何體現(xiàn)出教師尊重差異?我們認為:(1)要根據(jù)目標分類進行達標評價。(2)根據(jù)學情進行分層評價。如,對后進生要采用激勵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中等生要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們積極向上;對優(yōu)生要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己。
參考文獻:
[1]趙玉如.多元智能與因材施教.北京教育,2004(3).
[2]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