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到攝影機前,已過15年。
15年前,他是香港知名導演,常與胡慧中、任達華、古天樂等明星大腕合作,導演了《決戰(zhàn)天門》、《少林達摩》等多部電影。準備移民美國的他卻甘愿為她——深圳街頭一搬磚的打工妹,放棄一切,歸隱到偏僻的山中小鎮(zhèn),過著耕田、賣小面的平凡日子。
15年后,她抵押房產(chǎn),四處借債,只為幫他完成人生最后一部電影。他把這部收山之作取名《踏雪尋梅》,只因她叫蔣雪梅。如今的她容顏不再,體態(tài)偏胖,卻仍是他眼中最美的女主角。
第一幕:一見鐘情
(1993年初 深圳羅湖區(qū)郊外)
“余導,上場戲里那張畫像很不錯啊……”下午茶時間,余積廉和攝影師在香港旺角區(qū)的高級咖啡館里閑聊著,想起了深圳河對岸那個陪他找畫的蔣雪梅。
心臟瞬間漏跳了半拍。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了三十多年,從練習生到攝影機機工,到第二攝助,到第一攝助,再到攝影師,最后到導演,余積廉在忙碌的工作中晃過了適婚適育年齡,卻在53歲時遇到了她,有了和年齡不符的悸動。
那天,余積廉和團隊成員到深圳尋找拍片用的道具?!澳愫茫浇r(nóng)家有沒有類似這張照片里的畫像?”他晃著手里的照片,用帶有濃烈港腔的普通話詢問。為了找到這道具,他已在深圳羅湖區(qū)郊外尋覓了好幾天。
正從推車里卸磚的蔣雪梅停住手轉頭看他。24歲的她正值最美的年華,濃眉杏眼,雪白如玉的皮膚襯得雙唇殷紅,“像電影里女主角的回眸一樣?!庇喾e廉心動了。
見他滿臉虔誠,運磚小老板蔣雪梅把手里的活兒交給員工,陪著他一個村一個村地轉悠。
“你叫什么名字?”余積廉問她?!笆Y雪梅。”他心神一動,前不久在香港“黃大仙”處求取的姻緣簽文正是“踏雪尋梅”。好感再次疊加,這個重慶女孩的淳樸、樂觀開朗、善解人意,一點點侵蝕了他。他甚至開始期望,不要那么快找到畫。三天后,畫找到了。余積廉不忍告別,想握手表示感謝,蔣雪梅半開玩笑地說:“在我家鄉(xiāng),一個男人牽了女人的手,女人就得嫁給他?!彼宦牁烽_了,一把拽過她的手握?。骸澳俏揖腿⒛懔恕!?/p>
余積廉沒想到,這句不經(jīng)意的玩笑話竟能成為現(xiàn)實,把如此天差地別的兩人綁到一起。
第二幕:“騙局”
(1997年初 從深圳到重慶)
“回重慶”的計劃在香港回歸這年被提上日程。蔣雪梅和余積廉已交往四年,卻對他知之甚少。“我是片場里的雜工?!彼_她。蔣雪梅不免起疑,這個雜工太另類——每次都穿臟兮兮的藍色工作服來,卻用得起高檔的摩托羅拉手機,舉手投足間展現(xiàn)著才氣,能畫極精致的國畫。
可想到他的好,又減退了刨根問底的想法。自那次尋畫之旅起,余積廉就走進她的生活。1993年底,還確定了戀愛關系。長她28歲的余積廉,遷就她、體貼她,會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拿著禮物出現(xiàn)在她家樓下,帶她逛遍深圳和香港的大街小巷。
而今,兩人感情一如初見,已快30歲的蔣雪梅想回老家過安穩(wěn)日子,“我們回重慶結婚吧?!?/p>
提過多次后,他才應承下來。給了蔣雪梅一個大黑包,叮囑她:“你先帶我最重要的東西回重慶,千萬別拆開,我去美國見父母,最多三個月就回來。”
他背上行李去了美國,蔣雪梅則帶著黑包回到重慶老家——離城區(qū)近三小時車程的天府鎮(zhèn)五井村。
村里沒電話,為能和余積廉保持聯(lián)系,蔣雪梅花3668元裝了電話。一個月后,在美國的余積廉聯(lián)系上她。
說好的歸期一天天接近,電話里甜言蜜語,余積廉卻遲遲不提回來的事:“我媽擔心我去你那里,會被野人吃了,家人不了解重慶鄉(xiāng)村,以為還是未開化的荒蠻之地。我會努力說服他們?!?/p>
蔣雪梅生悶氣:“這不胡說嗎!”村里起了不少風言風語,最怕聽到別人說她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你快看看,余積廉給你的包裹里裝了什么?”家人們提及她帶回來的大黑包,“別被他坑了!”
“還是等他回來吧。”蔣雪梅試著去相信,至少,他每天都打越洋電話叫她起床,跟她說明家人態(tài)度的轉變,沒說完的情話,也都寫在信里寄了回來。但心里也打著鼓:“他真的肯放棄那么好的條件回來嗎?”
第三幕:放棄美國綠卡來耕田
(1997年底 從美國到重慶)
1997年底,蔣雪梅終于盼回了他。當他提著全部身家出現(xiàn)在機場時,她興奮地一把抱住他:“我沒信錯人!”
汽車在坑洼的路上顛簸了3個多小時,才從機場開到天府鎮(zhèn)。蔣雪梅攙著他下車,他腿腳酸軟地踩在了爛泥里?!袄掀?,這怎么走??!”在城市居住了50多年的余積廉,看著剛下過雨的地上滿是爛泥,缸口大的坑里是積水,碗口大、瓶口大的坑綿延得像月球表面,他們一步一陷走回村里。
“就像在拍民國初期的農(nóng)村戲?!庇喾e廉一下從黃金屋跌至貧民窟。
沒有收入來源,余積廉便跟著蔣雪梅耕田種地。他老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吆喝:“原來茄子不是長在樹上的!”蔣雪梅斜睨著他打趣:“老公,小聲點,別讓別人知道你五十多歲白長了?!彼灰詾槿唬骸拔乙郧翱蓻]做過這個,都吃現(xiàn)成的,一頓能花幾萬元?!?/p>
她嘿嘿笑地應著,知道回不到他從前的生活,便盡量在其他方面滿足他。他愛喝咖啡,可鎮(zhèn)上沒有,她就托人進城帶。一包速溶咖啡分四次喝,每次沖一整盅水,放涼后裝進礦泉水瓶里,味道淡得像感冒沖劑。他喝上一口,吧唧嘴,竟比高級咖啡館里50元一杯的咖啡有味兒,果然是有情飲水飽!
不過也有他受不了的,每次蹲在臭氣熏天的豬圈里,他就特別懷念香港的馬桶。有時正方便著,豬突然伸出頭叫個不停,他嚇一跳,大聲咆哮:“Oh!No!老婆,豬會不會咬我屁股啊?”蔣雪梅聽著他間插英文的港腔普通話,笑得咯咯響。
她一直扮演著最貼心的伴侶、最好的觀眾,仰視著他,他做什么她都覺得有趣。這是曾經(jīng)燈紅酒綠的奢華生活里最或缺也是他最需要的部分。
在她的幫助下,余積廉很快適應了新的人生角色。1998年底,兩人領取了結婚證。
第四幕:文藝中年和現(xiàn)實青年的平淡生活
(1998年至今 重慶北碚區(qū)天府鎮(zhèn))
婚后一年,余積廉見關系穩(wěn)定下來,便叫來蔣雪梅打開封存已久的黑包。這是彼此的心結,蔣雪梅從來沒提,但他知道她也好奇。
攝影機、電影海報和明星的合照……蔣雪梅看得一愣一愣。余積廉吞吞吐吐解釋:“我以前是導演,怕你嫌我花心不跟我,所以騙了你?!?/p>
蔣雪梅早做好心理準備,本猜想包里是犯罪證據(jù),聽他解釋完便樂了:“一個男人為我放棄了所有,我還有什么可計較的。”
放下心里的大石頭,兩口子在天府鎮(zhèn)中學門口開了面館,把家搬到面館旁一幢樓房里。早上打完拳,余積廉便到面館幫她張羅生意。
他哪里會做事,第一次上灶就碰破了頭。蔣雪梅心疼地給他敷藥,主動攬下主廚的重活,“他一個搞文藝的做不來粗活,誰擅長什么就做什么。”
他喜歡睡懶覺,她凌晨三四點獨自起床,張羅生意;他愛畫國畫,她得空便幫著研墨,對他的畫作贊不絕口,還陪他踏青尋找靈感……“這樣的老婆還有什么可挑剔的!”余積廉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把畫作拿去拍賣,幫她分擔生活壓力。
年華彈指老,十幾年的時光在平淡的幸福中一晃而過。
年輕美貌的她變成了體態(tài)發(fā)胖的大媽,但他仍寵著她,陪她賣著小面,稱她為“小姐”,聽她咳嗽兩聲都忙不迭地把藥遞到手上。
“十多年來,我們都沒紅過臉,因為都記著對方的付出和包容。”蔣雪梅慶幸自己沒有選錯。
第五幕:20年沒離開過一丈
(2013年10月 《中國夢想秀》節(jié)目現(xiàn)場)
盡管余積廉樂于過現(xiàn)在平淡的生活,但蔣雪梅清楚,他的心從未離開電影。
剛開始,他管開電視為開機拍攝,過了好久才肯改過來。
閑暇時,老反復看以前拍的電影。也習慣跟蔣雪梅討論劇本,把路人分成正反兩派,“序場我都想好了,山道、朝陽……”
3年前,余積廉開始籌劃收山之作《踏雪尋梅》,蔣雪梅把所有家務都攬下來,還當起影片的制片人。缺錢,就抵押了兩人的拆遷房,投入多年的積蓄和賣畫收入;缺演員,就陪他去學校找學表演的學生或表演愛好者。
有好幾次,家里實在拿不出錢了,蔣雪梅躲到廁所里哭,“不想影響他拍戲的心情。”哭完后,又賠笑臉挨家挨戶地籌錢,硬是籌齊了500萬元。為節(jié)約開支,她還全家總動員:姨爹管道具,表姐妹煮飯保后勤……
拍攝制作耗費了近兩年。2013年10月,影片前期的宣傳引起《中國夢選秀》欄目組的關注,余積廉夫婦帶著電影登上了舞臺。
電影的布景、服飾和妝容,都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武俠片的水平,沒有明星,也沒有渲染氣氛的音樂。可聽完他們的故事,周立波感動不已:“我們年輕時有人愛,會懂得什么是美,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像余老兩口子那么恩愛,能很自豪地說‘20年來沒離開過一丈’,我覺得這就是幸福!”余積廉合作多次的知名導演、UME的老板吳思遠當即表示:“我可以幫你上片?!?/p>
他們的故事感染著更多人,在愛情不斷與金錢、名利和社會地位較量的現(xiàn)實社會里,人們渴望不顧一切愛一場,卻往往怯于實踐,于是才表示“這才是真愛”、“我又相信愛情了”。
如今,《踏雪尋梅》正進入審片階段。在不到40平方米的家里,余積廉為記者播放了電影的宣傳片。蔣雪梅臉上全是仰慕,緊握他的手站得筆直,幫他解說劇情,當他的翻譯——這是持續(xù)20年的仰望姿態(tài)。73歲的他亦習慣不去聽懂旁人的語言,只為能停在她的一丈之內(nèi),隨時說著“I lov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