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廣
我們都知道,興趣就是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是一種對所做事情熱切而執(zhí)著的追求。興趣能夠讓人提出很多問題,并驅動人去積極地尋求問題的答案或解決的方法,從而推動實際問題的解決,并在此過程中使人體驗到情緒上的滿足。但是,學習是一種艱苦復雜的腦力活動,如果沒有興趣的支撐,學生長年累月地學習,將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而如果學生對學習感興趣的話,將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我們的教育就變得簡單了。那么,我們應如何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呢?以下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做法。
一、明確學習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崇高的理想、明確的學習目標是培養(yǎng)興趣的源泉。學習目標,是指為什么學習該學科,最后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因此,在學習之初,我總會向學生介紹一些關于本軟件的用途,并展示成品作品以及前屆學生的作品,使學生從整體上有一個宏觀把握,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愛”上這門課程。如我讓學生練習打字,而打字是一個硬功夫,短時間內,一般看不到進步,需要學生進行長期的艱苦練習才能見成效。針對這項技術的特點,我給學生制定了周目標和月目標,并在練習的過程中,舉行小組比賽。這樣,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練習打字的興趣和熱情。
二、學習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做任何事情,學習任何內容,都應該遵循由淺至深、由易至難的過程,這也是我們認識事物的基本規(guī)律。同樣的道理,我們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要按照這個規(guī)律。因此,在學習之初,教師給學生確定的目標不能太高,應從通過努力學生就能達到的目標開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不斷的努力下,實現一個個小目標。學生在不斷地體會成功的喜悅的同時,自然也就提高了學習的興趣。相反,如果教師將學生的學習目標定得太高,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后,還是不能成功,那么,就會導致一些學生對學習的放棄。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成功感,以培養(yǎng)直接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每一次小的進步,并予以充分肯定,對于進步明顯的學生要在全班進行表揚,樹立模范形象,這樣有助于產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覺就會建立起直接興趣。
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可以確立穩(wěn)定的學習興趣
學以致用,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一是能鞏固所學知識,二是能修正所學知識,三是能帶來自我成功的喜悅情緒,而這種喜悅情緒是建立穩(wěn)定持久的興趣所必需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項目教學法,以任務引領的方式,通過完成一個個小任務,讓學生最終完成大的項目,做到舉一反三、心中有數、學有所用。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使一個人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究。有了興趣,那么自己所從事的學問或工作就不再是枯燥和乏味的,它會讓您沉醉其間,樂此不疲。可是,興趣不是天生就有,但可以通過后天積極引導使其產生。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能主動地去學習,學習起來才能事半功倍。
(河北省冀州市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