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3 月25 日,俄羅斯彈道導彈核潛艇K—51 在“小星星”進行維修后,被運出造船廠。
它的存在大幅提升了俄羅斯海軍實力
在俄羅斯苦寒的亞格拉半島上,有一座神秘的“軍工城”北德文斯克。俄羅斯技術實力最強的艦艇裝備后勤中心——“小星星”船舶維修中心就坐落在此?!靶⌒切恰庇?946 年10 月創(chuàng)建,當年代號第893 兵工廠,它的存在曾是蘇聯(lián)最高機密。60 多年來,它為蘇聯(lián)及如今的俄羅斯海軍維護和升級各類艦艇,其中尤以核潛艇的修理和改裝著稱。
繁忙的“小星星”
今年初夏以來,“小星星”迎來“業(yè)務旺季”。依照國防部訂貨合同安排,來自俄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的兩艘971 型(北約名為“阿庫拉—2 級”)攻擊核潛艇已經(jīng)進場接受大修和改裝。其中“豹”號(K—328)的升級工作已在船臺車間實施,另一艘“狼”號(K—461)也進入工廠碼頭。9 月中旬,工廠還接到了太平洋艦隊“布拉茨克”號和“薩馬拉”號潛艇的維修任務。在升級改裝971 型核潛艇的同時,“小星星”還要負責維修其他型號第二代和第三代戰(zhàn)略導彈核潛艇。據(jù)俄羅斯《消息報》報道,俄海軍決定讓沉寂多時的949A 型鈦合金核潛艇恢復戰(zhàn)斗力,并試圖將其升級到與美國最新式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相當?shù)乃健_@批鈦合金潛艇始建于上世紀80 年代,與鋼制潛艇相比雖然造價高昂,但更為堅固,下潛深度達600 米,且不會被磁性水雷發(fā)現(xiàn)。蘇聯(lián)解體后,經(jīng)費緊張的俄海軍無力支撐鈦制潛艇的運行費用,只好將其擱置。如今,俄海軍總司令奇爾科夫決定讓鈦合金核潛艇復出,他說:“這并非心血來潮,我們發(fā)現(xiàn)修繕并重新使用鈦合金潛艇,比起直接報廢要合算得多?!倍砗\姽灿? 艘鈦合金潛艇。俄國防部與“小星星”簽署的改裝核潛艇合同,主要涉及更換核燃料及電子設備、機械部分進行檢修、配備新式巡航導彈。倘若一切順利,2 至3 年內(nèi),這些經(jīng)過現(xiàn)代化改造的核潛艇將全部服役。
曾維修“航母殺手”
說起“小星星”的歷史,還得從俄國海軍發(fā)源地說起。北德文斯克雖然地處北極,但那里從16 世紀中葉起就成為俄羅斯的外貿(mào)港,是俄羅斯與西歐通商的門戶,海軍造船業(yè)和修船業(yè)也非常興盛。1946 年7 月9 日,蘇聯(lián)部長會議下發(fā)第0234 號決議,確定在白海岸邊建設第893 兵工廠,主要負責海軍巡洋艦和潛艇的維修和改造,這就是“小星星”的前身。經(jīng)過多年發(fā)展,“小星星”開發(fā)出多種油輪、快艇、拖船、干貨船、石油鉆探平臺等,俄羅斯向中國輸送石油的管線設備基本由“小星星”包干。當然,“小星星”最擅長的還是軍用艦船維修和升級,多年來,“小星星”共維修和改造了115 艘潛艇和37 艘軍艦,維修和升級過83 艘各型核潛艇,不久前,它還對印度“基洛”級潛艇進行了現(xiàn)代化改造。2007 年,俄總統(tǒng)普京簽署命令,將“小星星”與“北歐海豹”修船廠、國防部所屬的幾個修船廠、“螺旋槳”科研生產(chǎn)聯(lián)合體整體并入北方船舶集團,“小星星”由此揭開新的歷史篇章。目前,“小星星”正準備建設可用于建造航母的10 萬噸級船塢。該廠總設計師弗羅洛夫透露,設計中的船塢體積為58.8 萬立方米,除安裝1500 噸的龍門吊車之外,還將鋪設可以直達航母建造車間的交通設施,以便造出來的大型航母從船臺下來后,可直接運到該船塢進行后期處理。據(jù)俄羅斯《生意人報》披露,2008年秋,“小星星”獲得了獨立維護“ 航母殺手”——“現(xiàn)代”級驅逐艦的認證,而世界上只有俄羅斯海軍和中國海軍擁有這種驅逐艦,它們均是其重點服務客戶。實際上,從上世紀90 年代起,“小星星”就與中國有關單位展開合作了。1999—2004 年,“小星星”為中國船舶研究單位提供“現(xiàn)代”系列驅逐艦培訓設備的供貨、安裝和調試工作,以及對專業(yè)人才進行培養(yǎng)。同時,該廠還為中國、印度、阿爾及利亞、越南等訂購的“基洛”級常規(guī)潛艇提供柴油機技術修理及零部件長期供貨服務,但這種服務不是“小星星”直接面對客戶,而是由俄國營武器出口公司全權代理。
比造新潛艇還難
說起核潛艇維修與改裝,原“小星星”車間主任瓦列里·科羅廖夫(化名)的感受是“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他說:“水面艦艇的內(nèi)部設備集成度是以平方米來計算,而核潛艇內(nèi)的空間有限,只能以平方厘米計算,正因為太多管線設備集中于狹小的空間,因此維修與改裝簡直比新造一艘潛艇還難?!?011年12月29日,俄羅斯“德爾塔”級戰(zhàn)略導彈核潛艇“葉卡捷琳堡”號在摩爾曼斯克發(fā)生火災。據(jù)悉,起火時這艘核潛艇正在修理廠進行維修,火災起自潛艇周邊的木質腳手架,并蔓延至潛艇外殼,過火面積達150 平方米。俄國防部官員說,火勢未蔓延至潛艇內(nèi)部,且在火災發(fā)生前,潛艇內(nèi)的核反應堆已經(jīng)關閉,艇上配有16 枚彈道導彈和魚雷發(fā)射裝置。去年,該潛艇交付“小星星”維修,任務包括改進燃氣渦輪動力裝置,安裝消音瓦和聲吶系統(tǒng)等。維修首先要移除艇艏的巡航導彈和魚雷(艇舯部的戰(zhàn)略核導彈之前便已取走)。這個過程很漫長,因為這些彈藥得從533 毫米魚雷發(fā)射管中小心翼翼地退出,然后送入專門的庫房,改裝工程完工后還得重新裝填回去。不僅如此,艇內(nèi)的反應堆也要進行工序復雜的停堆程序,防止輻射危害。接下來,工人要拆除艇內(nèi)的幾乎所有雷達電子設備,對艇艏進行改裝,換裝新型數(shù)字化聲吶。核潛艇改裝過程中,最讓人頭疼的莫過于拆除不再需要的內(nèi)部線纜,并根據(jù)新安裝設備的需要,對所有線纜和管道重新敷設。以“葉卡捷琳堡”號為例,新敷設線纜的長度竟然達100 多公里。當維修升級工作完成后,要先測試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然后是全艇系統(tǒng)、通信和導航設備等,之后到船臺進行脫磁處理,最后出海試航。有意思的是,因為很多水兵抱怨蘇聯(lián)時代設計的核潛艇“許多地方違背人性”,比如休息艙室非常狹窄,只有一個小柜,沒有桌子;吸煙室過小,造成煙霧無法及時排出,等等。“葉卡捷琳堡”號在改裝過程中特意配備了比較舒適的電子抽水馬桶,水兵休息室也換成了單獨的床鋪。艇的數(shù)量比俄軍核潛艇多,技術也先進。要迅速彌補這些缺陷,俄海軍除了加快新艇下水速度,仍需挖掘現(xiàn)有核潛艇“潛力”,保持抗衡的基本實力。俄前黑海艦隊司令科羅莫洛夫認為,“小星星”的改裝功能將使俄海軍受益無窮。它很清楚俄式潛艇的技術脈絡和改裝要點,因此施工起來得心應手。比如,在研制955 型導彈核潛艇時,由于配套的潛地導彈研發(fā)屢屢受挫,已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是二號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的建造陷入停頓。為了節(jié)省資金,“小星星”提議把蘇聯(lián)解體后遺棄的多艘“半拉子”971 型攻擊核潛艇和949A 型巡航導彈核潛艇分段“廢物利用”,最終融合成今天令人生畏的“超級海底怪獸”。由此可見,核潛艇改裝往往能“事半功倍”。
編輯/ 黃瀅 美編/ 徐雪梅 圖編/ 傅聰編審/ 吳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