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任,在民國那一代學者大師中,喜歡玩兒是出了名的。他特別珍惜平常過日子的滋味,教育孩子的過程也充滿了開心、快樂。
兩個女兒幼年時,趙元任經(jīng)常和她們嬉戲玩耍,根據(jù)游戲場景隨口編成歌兒,譜成曲兒,鬧著唱著,玩得不亦樂乎。
趙元任對女兒音樂素養(yǎng)的培育自有一套理論。趙家大女兒如蘭八個月大,趙元任彈琴時就把她的小床放在鋼琴旁邊。父親開開心心地彈,孩子無意識地咿咿呀呀哼,父女倆很快就沉浸在愉悅的鋼琴聲中??墒怯幸淮危缣m忽然不哼了,小臉漲得通紅,可趙元任卻堅持不讓別人動孩子,一定得等他把這段音樂彈完。等到趙元任彈完了那首曲子,抱起孩子,才發(fā)現(xiàn)孩子一屁股的“金黃便便”。夫人楊步偉看見后,又好氣又好笑,指責先生為什么不早告訴自己。趙元任認為一個孩子的音樂教育,要早打好基礎(chǔ),不可以把整段的樂曲中斷。
除了音樂,趙元任每晚都喜歡摟抱著女兒讀英文小說,一天讀一段。他喜歡天文,就帶女兒拿著手電筒去看夜空中的星星。二女兒趙新那七八歲時得了肺炎,因為沒有消炎藥,只能用一種很燙的膏藥來敷,而且要敷很長時間。孩子小,不肯敷膏藥,趙元任陪孩子一邊玩,一邊背九九乘法表,說背完就可以摘藥膏。時間一長,玩耍中就把乘法表背得滾瓜爛熟。
就連趙家最小女兒的名字也是在嬉戲中得來的。生完最后一個孩子,趙元任把取名字的事交給不滿兩歲的三女兒趙來思,問她給妹妹取個啥名,來思看看墻上的對聯(lián),只認識其中的兩個字“小”和“中”,來思指著字說“小”“中”。就這樣,小女兒就叫趙小中。
在輕松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中,四個如花似玉的女兒漸漸長大,學業(yè)上個個出類拔萃。長女趙如蘭,在哈佛學音樂與語音學,是哈佛大學有史以來第一位華裔女教授。次女趙新那,學化學,也是哈佛畢業(yè),回國后在長沙礦冶學院工作。三女趙來思,學數(shù)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yè),在康奈爾大學任教。四女趙小中,學物理,畢業(yè)于康奈爾大學,任職于麻省理工學院。
作為趙元任夫婦一生的朋友,韋蓮司總結(jié)得最清楚,她說:“說到孩子,我總覺得世間最忽略的資源就是嬉戲,要能夠在社會上撐得住,沒有比嬉戲更重要了。不是指聲色犬馬,或神經(jīng)兮兮的尋樂,而是真正輕松忘我地讓想象力奔馳,表現(xiàn)自己另外的一面。趙元任無論在任何困境都不會令人覺得他可憐,因為他能隨時以嬉戲的心態(tài)從中獲得樂趣?!?/p>
編輯 吳忞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