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格魯吉亞,你可能會想到斯大林的故鄉(xiāng),想到茅盾那篇《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蛟S,記憶中關(guān)于格魯吉亞的部分并不多。筆者近年來與這個素有“上帝后花園”之稱的美麗國度多有交往,頗感其“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希望通過以下幾個片段揭開她的神秘面紗。
等我卸任后,一定要在美國賣格魯吉亞紅酒,安享晚年。
——美國前總統(tǒng)羅斯福
黑海醉人的暖風(fēng)、高加索山國宜人的氣候、肥沃的土壤……格魯吉亞擁有適宜葡萄生長的一切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這片不到7萬平方公里、稱不上廣袤無垠的土地上,葡萄種類卻超過500種,其中適宜釀酒的有30多種。據(jù)考證,陶缶釀造葡萄酒的工藝在這里已有6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有學(xué)者據(jù)此提出格魯吉亞是葡萄酒發(fā)源地之一。這一切讓格魯吉亞人深以為豪。斯大林曾用格魯吉亞葡萄酒款待到訪的美國前總統(tǒng)羅斯福,后者贊不絕口,稱卸任后“要在美國賣格魯吉亞紅酒,安享晚年?!?/p>
在格魯吉亞,家家戶戶都有釀酒的習(xí)俗,當(dāng)?shù)厝私】甸L壽與此不無關(guān)系。事實上,葡萄酒早已超越佐餐品的意義,融入了格魯吉亞的民族文化,成為格魯吉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當(dāng)?shù)氐慕烫醚b飾中,處處可見葡萄藤的圖案。據(jù)說連格魯吉亞的文字也是從藤蘿的彎曲中汲取了靈感。置身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街頭,目光所及的不少樓房的陽臺上布滿了青色的葡萄藤,折射出城市居民對它的喜愛。在這里的一些飯店,藏酒地窖開放供游客參觀,成為當(dāng)?shù)芈糜蔚囊淮筇厣?/p>
近年來,格魯吉亞葡萄酒屢次在國際大賽中斬獲大獎。在2012年11月香港舉行的國際葡萄酒和烈酒比賽中,格魯吉亞葡萄酒獲得一個特別獎、兩個金獎、一個銀獎和13個銅獎。格魯吉亞葡萄酒外銷量也在逐年增長,除銷往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等鄰近國家外,中國已成為格魯吉亞葡萄酒富有潛力的新市場。
(從高加索)回來你就成為詩人了。
——俄國詩人萊蒙托夫
格魯吉亞以其依山傍海、美酒飄香和熱情好客吸引了眾多詩人和藝術(shù)家,更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俄國大文豪普希金、萊蒙托夫、托爾斯泰,法國作家大仲馬,挪威作家哈姆森等都曾在這里生活,對這個高加索山國有著特殊的情懷。詩人葉甫圖申科盛贊格魯吉亞是“俄羅斯繆斯的第二個搖籃”。詩人葉賽寧直言“格魯吉亞把我迷住了”。美國著名舞蹈家鄧肯曾多次到第比利斯旅游,“有著美麗黑眼睛的當(dāng)?shù)厝嗣?、芳淳馥郁的葡萄酒和層巒疊嶂的郊野”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帶給藝術(shù)家們獨特享受的還有第比利斯的天然溫泉。這里被譽為溫泉之鄉(xiāng),泉療、泥療、藥療聞名遐邇。相傳在五世紀的時候,格魯吉亞當(dāng)時的國王瓦赫唐外出打獵時射中一只山雞,但去尋找獵物的獵鷹卻一去不返,國王于是親自去找尋,最終在一個幽靜的地方找到了獵物和獵鷹,但它們都掉進了極熱的溫泉中。國王認為此地非同尋常,將其命名第比利斯(格語“溫?zé)帷敝猓?,隨后遷都至此,并建起多處溫泉浴池。法國作家大仲馬在回憶高加索之行時,稱第比利斯的溫泉給了他難以忘懷的愉悅。普希金在游記中寫道:“有生以來,無論在俄羅斯還是在土耳其,我從未感受過任何像第比利斯這樣奢華的溫泉,……讓我感到如釋重負,這種感覺實在令人驚訝?!?/p>
今天,格魯吉亞憑借其獨特的風(fēng)光和豐富的礦泉資源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僅2013年就接待外國游客200多萬人次,這也成為了當(dāng)?shù)刎S厚的經(jīng)濟收入來源。
不速之客皆是上帝的使者。
——格魯吉亞民諺
格魯吉亞地處歐亞連接帶,受到東西方文明的雙重影響,并形成自身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在這里,復(fù)調(diào)聲唱和男子足尖舞享譽世界,四世紀時形成的古格語書寫體系舉世無雙。大音樂家柴可夫斯基稱贊格魯吉亞充滿了藝術(shù)細胞。俄國詩人阿赫瑪托娃曾說,“如果格魯吉亞人現(xiàn)在沒有歌唱,那就是準備五分鐘之后歌唱?!?013年8月,在北京舉辦了“格魯吉亞文化日”活動,舞臺上格魯吉亞男子手持短劍激烈交鋒,女子婀娜多姿飄逸出場,兩者對比鮮明而又相得益彰,藝術(shù)效果令人嘆為觀止。
格魯吉亞人民在捍衛(wèi)獨特傳統(tǒng)的同時,也歡迎外來宗教文化,崇尚包容自由。位于第比利斯市區(qū)的老城街道狹窄,卻同時并存建有基督教堂、猶太教堂和清真寺,不同信仰的居民和睦相處可見一斑。今天,屹立在第比利斯圣山上的“祖國母親”雕像一手托捧美酒,一手緊握寶劍,這正是格魯吉亞人民愛憎分明,既熱情好客又堅決捍衛(wèi)自身利益的鮮明寫照。
中格間有著深厚的傳統(tǒng)友誼,古絲綢之路將兩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兩國加強合作有著堅實的民意基礎(chǔ)。
——中國駐格魯吉亞大使岳斌
十九世紀末,廣東人劉峻周遠涉重洋,來到格魯吉亞黑海沿岸城市巴統(tǒng)種植茶樹。他培育出的茶葉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優(yōu),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劉茶”。與“劉茶”一同播撒下的還有中格友誼的種子。如今在格魯吉亞不僅建有孔子學(xué)院,更有多所學(xué)校開設(shè)了漢語課程,人們學(xué)習(xí)漢語的熱情空前高漲,漢語志愿者教師在這里頗受尊重和歡迎。與劉峻周當(dāng)年不同的是,今天我們前往格魯吉亞不用再遠涉千山萬水,輾轉(zhuǎn)他國。2011年6月,中國新疆烏魯木齊至第比利斯航線開通,極大方便了兩國民眾往來。在全球化大發(fā)展的今天,相信中格友誼之花在兩國人民的呵護和澆灌下一定會綻放出新的光彩。(本文照片由格魯吉亞攝影師Ramaz Bluashvili拍攝,由作者提供)
(作者為國際問題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