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的一天,外孫軒軒感覺視力有些模糊。經(jīng)診斷,他患的是假性近視,原因很簡單,是過度上網(wǎng)所致。如今學校“減負”,家庭作業(yè)布置少,給孩子們玩樂的時間大大增加。電腦上網(wǎng)、手機游戲這些高科技的 “玩具”又特別吸引“90后”“00后”的眼球,他們成天“玩屏(看屏、觸屏和刷屏)”,豈能不損傷眼睛?
為了減少軒軒的觀屏時間,我想起了自己童年時期喜歡的風箏、孔明鎖、七巧板、九連環(huán)等玩具,我要用它們嘗試改變軒軒的習慣。一個星期日的早晨,我與軒軒帶上風箏來到公園。我倆相互配合,迎著春風放飛風箏。眺望飛揚的風箏,軒軒雀躍起來。我邊放風箏,邊講述有關(guān)風箏的掌故。他饒有興趣地聽著,放完風箏回家,他將我說的有關(guān)風箏的情況,寫進了作文《放風箏》,我大為高興。
之后,我拿出收藏多年的七巧板、華容道、孔明鎖、九連環(huán)等益智類玩具。這些玩具造型并不復雜,卻暗藏玄機,它們與幾何學、拓撲學、圖論、運籌學等數(shù)學原理相聯(lián)系,擺弄起來既費盡心思,又其樂無窮。軒軒用七巧板拼出多種圖案,樂得眉開眼笑,心花怒放。“鬼魅”“兇殘”的九連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其套在一個長柄中,拆解需要經(jīng)過341個步驟,玩這個不僅需要智慧,還要有耐心。在我的指導下,軒軒玩得如癡如醉。最讓他感到新奇和開心的是誕生于西漢的皮影。這些采用皮革制成,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顏色制成的玩具確實令人著迷。我一邊操縱皮影,一邊唱著《豬八戒吃西瓜》的歌。一會兒,我又念《人參娃娃》里的道白,軒軒笑得前俯后仰,手舞足蹈。趁熱打鐵,我指導他跟我玩耍,不幾日他便有點上癮了。
引導軒軒親近老玩具,可讓他從“玩屏”中解放出來,也使他的智力與身體素質(zhì)大幅度提高。今年2月,經(jīng)再次體檢,他雙眼視力恢復到了1.1和1.3。另一方面,陪著他玩老玩具,也點燃了我的懷舊熱情。再說了,形形色色的老玩具伴著華夏子孫從歷史深處走來,有不少至今依然可以伴隨著孩子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