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忠
與亂象頻生的內(nèi)地藝術品拍賣市場相比,香港的藝術品市場可謂別有一番景象。自2011年春拍高潮之后,這兩年來內(nèi)地藝術品拍賣市場冷風頻吹,各拍賣公司的成交總額和成交價顯著下降。2013年秋拍大幕落下,受香港蘇富比秋拍4件過億藝術品的影響,內(nèi)地藝術品秋拍行情雖有所回暖,但與前兩年高潮時期相比,仍不甚理想。細數(shù)2013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重鎮(zhèn),不是北京、上海這些冠以“文化之都”名片的城市,而是最先唱響今年春拍和秋拍大戲的香港。
香港現(xiàn)在已成為全球藝術品拍賣關注的重點,除了傳統(tǒng)的世界拍賣業(yè)巨頭蘇富比、佳士得每年在此舉辦春季、秋季拍賣會外,近兩年來,內(nèi)地著名的拍賣業(yè)巨頭中國嘉德、北京保利等也紛紛搶灘香港市場,香港拍賣行業(yè)可謂風景這邊獨好。盡管這些年來香港藝術品拍賣和內(nèi)地一樣,也有“天價”的傳統(tǒng)和情結(jié),但是,這么多年來,卻鮮有負面新聞流傳,“假拍”、“流拍”、“有價無市”之類的鬧劇在這里幾近絕跡——香港拍賣業(yè)具有很深的“拍賣底蘊”和藝術品市場誠信指數(shù)及規(guī)范指數(shù),對“信譽”和“品牌”十分重視,這是內(nèi)地拍賣行業(yè)難以比擬的?;仨ツ晗愀鬯囆g品市場拍賣行情,可用“拍賣業(yè)巨頭高調(diào)亮相,藝術品市場逐步回暖”來高度概括。
一、中國嘉德旗開得勝
中國嘉德繼2012年香港首拍獲得成功后,于2013年4月4日至5日再度登陸香港市場舉行春季拍賣,中國嘉德旗開得勝,表現(xiàn)不俗,成交總額達2.93億港元,超過拍前估價的五成多。2013年10月5日至6日,中國嘉德再度在香港舉行秋季拍賣會,業(yè)績更上一層樓,成交總額以5.1億元港元圓滿收官。
嘉德香港春拍:在中國書畫專場中,呈獻了300余件中國水墨畫作品及25件香港水墨畫作,張大千的設色金箋《乙巳潑彩》以2702萬港元成交,吳湖帆的手卷繪畫《媚秋堂尋詩圖》以920萬港元成交。在明清古典家具精品專場中,一件清康熙黃花梨獨板架幾案以2357萬港元成交。在瓷器工藝品專場中,一件清雍正青花黃地纏枝花卉紋扁壺以621萬港元成交,一件清嘉慶“敷春堂寶”交龍鈕玉璽以575萬港元拍出。
嘉德香港秋拍:在“大觀——香港之夜”專場中,呈現(xiàn)了9件古代書畫精品,其中宋理宗《楷書淺沙流水聯(lián)句》冊頁,以4255萬港元拔得全場頭籌,清宮廷繪畫中的傳世佳作,張為邦《下元靈佑圖》以3335萬港元成交,南宋楊皇后楊妹子《楷書清涼境界七絕》以2357.5萬港元成交;在近現(xiàn)代書畫專場中,傅抱石的《琵琶行》以2415萬港元成交;在瓷器工藝品部分,倍受關注的清乾隆“自強不息”蹲龍鈕碧玉璽,以1725萬港元高價易主,一件清乾隆青花釉里紅“匡廬圖”燈籠瓶以1150萬港元成交;在油畫專場中,趙無極的《18.10.98》以2415萬港元奪魁。
點評:每一年的香港藝術品春拍行情歷來被看作是一年中拍賣市場的風向標,對國內(nèi)藝術品拍賣市場走向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自從2011年春拍國內(nèi)藝術品行情從高位調(diào)整以來,香港之于內(nèi)地拍賣市場的風向標作用也受到很大的考驗。香港作為世界第三大藝術中心,良好的藝術氛圍一直對世界各地藝術品收藏者有著很強的吸引力。這兩年來香港的藝術品行情雖也有所回落,但幅度相比內(nèi)地要小得多,中國嘉德能在2013年香港春拍市場旗開得勝,在秋拍市場更上一層樓,說明了香港藝術品市場仍具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Α?/p>
二、北京保利錦上添花
緊接著,北京保利于2013年4月6日至7日在香港舉行春季拍賣,表現(xiàn)更勝中國嘉德,成交總額達6.4億港元,北京保利錦上添花,令人贊嘆。2013年10月5日至6日,北京保利再度在香港舉辦秋季拍賣會,僅兩天時間成交總額就達到9.89億港元,真是可喜可賀!
保利香港春拍:在近現(xiàn)代書畫專場中,傅抱石的《風雨歸舟》以1725萬港元成交,徐悲鴻的《奔馬》和《雙喜圖》分別以1265萬港元和1046.5萬港元易主;在古代書畫專場中,尤倫斯舊藏明代仇英《春江圖》以1380萬港元成交。在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專場中,曾梵志的《毛澤東沁園春·雪》以1725萬港元高價成交,吳冠中的《西雙版納村寨》以1495萬港元落槌。在古董珍玩專場中,一件清乾隆粉彩御題詩芍藥花口瓶以1955萬港元成交。
保利香港秋拍:在中國藝術重要專場中,清代畫家董邦達的《西湖十景冊》以3000萬港元高價成交,陸燦的《為穆大展繪攝山玩松圖》以2100萬港元成交,傅抱石《風雨歸舟圖》以1000萬港元成交;在近現(xiàn)代書畫專場中,張大千的《觀音大士》以1265萬港元成交,齊白石的《太平》以635萬港元成交;在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專場中,吳冠中的《野菊》和《江南小鎮(zhèn)》成交價均為1000萬港元。在珠寶及鐘表方面,一件御前賽寶頸鏈陳世英作品19世紀琉璃英雄瓶以遠高估價的460萬港元成交。
點評:近年來,因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當下全球藝術界都在普遍轉(zhuǎn)型,舊的標準覆滅,新的標準尚未建立起來,傳統(tǒng)的藝術壟斷機制被打破——這對香港市場而言是個很大的利好,香港這種思潮集萃、又能被國際化資源眷顧的城市,是最有可能在這次“洗牌”中異軍突起的。事實也真是如此,香港如今已漸成國際拍賣業(yè)的寵兒,中國嘉德、北京保利搶灘香港藝術品市場并占得一席之地,尤其是北京保利秋拍,僅兩天時間就取得9.894億港元的成交業(yè)績,為日后內(nèi)地更多有實力的拍賣公司進軍香港藝術品市場豎立了標桿。
三、香港蘇富比出手不凡
2013年4月3日至8日,香港蘇富比舉行春季拍賣會,雖然中國嘉德和北京保利也同時在香港舉行拍賣活動,但絲毫沒影響蘇富比良好的成交業(yè)績,成交總額達到21.8億港元,充分體現(xiàn)了蘇富比在拍賣領域過人的實力。尤其是2013年10月4日至8日香港蘇富比的秋季拍賣會,在全球藝術品市場尚未完全回暖的情況下,竟出人意料地創(chuàng)出了總成交額高達41.9億港元佳績,這個成績刷新了國際拍賣行在亞洲市場的最高成交紀錄。
蘇富比香港春拍:在中國書畫專場上,有五件拍品以破千萬港元拍出。其中,張大千的工筆仕女作品《蕃姬醉舞圖》以2300萬港元成交、傅抱石的《韶山》以1804萬港元成交、張大千的《瑞奧道中》以1144萬港元成交;在20世紀中國藝術專場中,趙無極的《10.03.83》(雙聯(lián)作)以3700萬港元的高價成交。在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中,一件清康熙御制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以7404萬港元成交,一件清雍正粉彩“蟠桃獻壽”圖圓蓋盒以4300萬港元成交。在珍貴名表拍賣專場中,一臺百達翡麗“喜鵲聚寶鳥巢”座鐘以1804港元的天價成交;在珍藏鼻煙壺專場中,一件清乾隆御制料胎畫琺瑯“花籃式”鼻煙壺以268萬港元拍出。
蘇富比香港秋拍:在蘇富比秋拍中,4件億元藏品的出現(xiàn)成為最大亮點。在香港蘇富比四十周年晚間拍賣專場,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拍出1.8億港元,并刷新當代亞洲藝術品的拍賣紀錄,趙無極的《15.01.82 (三聯(lián)作)》以8524萬港元成交,刷新本人作品最高紀錄。在中國書畫專場中,張大千的《丹山春曉》以3450萬港元成交。在中國瓷器專場中,一件十分完美的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紋,以1.41億港元成交。在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中,一尊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竟奇跡般地拍出2.36億港元的天價,一尊唐朝夾纻乾漆佛頭像以4025萬港元成交。在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專場上,此前倍受矚目的118.28卡拉橢圓形D色無瑕Type IIa鉆石不負眾望,以2.3868億萬港元成交,創(chuàng)白鉆世界拍賣紀錄。
點評:今年香港蘇富比秋拍業(yè)績之所以大幅超越預期,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藝術品市場前幾年資本的不理性行為,導致拍賣行情大幅回調(diào),目前市場正處于逐步回歸理性的過程中,外圍資金有進入市場的跡象,藝術品的價值再度受到認定,尤其是一些傳承有序的名家精品;另一方面是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后,國民積聚了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在樓市限購、股市不振的情況下,無法找到合適的投資渠道,有些人開始嘗試進入藝術品市場,一些20世紀的著名藝術家,在國際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可視為市場硬通貨,能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蘇富比秋拍4件過億拍品的出現(xiàn)雖然為藝術品市場的轉(zhuǎn)強又添加了一些砝碼,但投資者仍須冷靜對待,因為僅憑香港蘇富比一家的驕人業(yè)績,尚不能說明整個藝術品市場已徹底回暖,明年的市場向何處發(fā)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四、香港佳士得傲視群雄
2013年5月25日至29日,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傲視群雄,拍賣會取得空前成功,成交總額高達32億港元,其中中國書畫部分成交額就達10.1億港元,這也是佳士得拍賣歷史上中國書畫部分第二次超過10億港元的成交佳績。2013年11月23日至27日,香港佳士得再度舉行秋季拍賣會,成交總額更是高達38.2億港元,其中“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分成交額為12.81億港元,成交率高達96%,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一倍,并創(chuàng)下佳士得夜拍最高成交紀錄,其驕人的業(yè)績令人刮目相看。
佳士得香港春拍:在中國古代書畫專場中,明代畫家周臣的20米長卷《長江萬里圖》以5139萬港元的高價成交。在現(xiàn)代書畫專場中,張大千創(chuàng)作于1947年的四屏通景《荷塘野趣》以8051萬港元拔得頭籌。在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中,常玉1929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簾前雙姝》以4467萬港元落槌,趙無極油畫《水之音》以3291萬港元成交。在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中,一對清乾隆紫地粉彩龍紋夔耳瓶拍得4255萬港元,一對清代御制紫檀雕獸面紋長條桌拍得3795萬港元。在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拍賣專場中,75.36克拉水滴形鉆石吊墜項鏈最終拍得8611萬港元,創(chuàng)造水滴形鉆石世界拍賣紀錄。
佳士得香港秋拍:在中國古代書畫專場中,清代董邦達畫作《石梁瀑布》以3260萬港元成交。在近現(xiàn)代書畫專場中,最大的亮點為李可染的《井岡山》,以8412萬港元的高價成交,張大千的潑彩巨制《闊浦晴嵐》以4156萬成交。在“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分,有多件作品超過最高估價成交,其中曾梵志1992年創(chuàng)作的《協(xié)和醫(yī)院系列之三》以1.1億港元成交,成為今年秋拍作品兩度破億的當代藝術家,朱德群的《無題》以7068萬港元成交,創(chuàng)藝術家最高成交紀錄,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羅中立1980年創(chuàng)作的早期油畫《春蠶》拍出4300萬港元,創(chuàng)下其作品拍賣最高紀錄。在瓷器拍賣專場中,一件清代康熙年間的青花萬壽尊作為壓軸之作以6452萬港元成交,一件明青花輪花紋綬帶耳葫蘆式扁瓶以2812萬港元拍出。在珠寶專場中,由Etcetera設計的緬甸天然鴿血紅紅寶石項鏈以4940萬港元的成交價,創(chuàng)下紅寶石項鏈世界拍賣紀錄及當代珠寶設計師Edmond Chin的世界拍賣紀錄。
點評:雖說今年蘇富比秋拍41.9億港元的成交總額略高于佳士得秋拍的38.2億港元。但佳士得春秋兩季70.2億港元的總成交額仍明顯高于蘇富比的63.7億港元,佳士得依然占據(jù)著香港拍賣業(yè)老大的位置。香港佳士得之所以能傲視群雄,取得如此驕人的佳績,除了佳士得本身的品牌效應外,香港拍賣業(yè)對“信譽”的重視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或許可以從香港的“國際性”定位中找到答案。香港是一個國際性城市,它有著龐大的國際買家、賣家和藏家隊伍,有背倚內(nèi)地、輻射亞太的國際性地緣優(yōu)勢,中國嘉德、北京保利等內(nèi)地實力拍賣公司紛紛進軍香港市場,諸多來自內(nèi)地的買家踴躍競投,諸多高品質(zhì)特別是傳承有序的拍品倍受青睞,就充分印證了香港藝術品市場前景是非常美好的。
當本文即將完稿時,內(nèi)地秋拍市場又是捷報頻傳。中國嘉德2013北京秋季拍賣會落下帷幕,成交總額高達23.48億元人民幣。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上,著名畫家黃胄的水墨巨幅精品《歡騰的草原》拍出了1.288億元人民幣的天價,成為2013年內(nèi)地首件過億的藝術品。展望2014年香港和內(nèi)地藝術品市場行情,雖說還存在著各種不確定因素,但拍賣市場整體回暖的趨勢已基本確立,香港蘇富比、佳士得驕人的成交業(yè)績對內(nèi)地拍賣行業(yè)的影響是巨大的。2014年藝術品市場行情一定比過去的2013年更精彩,投資收藏者獲利的機會也將更多。
(責編:石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