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西游記》的心學美學研究

      2014-04-29 03:17:41房玉柱馬慧娜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14年1期
      關鍵詞:西游記

      房玉柱 馬慧娜

      摘 要:從心學角度研究《西游記》是近年興起的一個思潮,且已得到學術界的公認。心學美學是陸王心學興起后在美學領域的表現(xiàn),重在強調審美主體的內心體驗?!段饔斡洝纷哉Q生之日起,人們就開始了從心學美學角度研究它。心猿意馬、真假美猴王、六賊無蹤、烏巢禪師的《多心經(jīng)》、唐僧三徒弟的名字的含義、“緊箍咒”等,都傳達了心學美學思想,西天取經(jīng)的過程是致良知、發(fā)現(xiàn)本心的過程。心體之美是心學美學的特征,就是抑制自己的欲望追求德性之美,但這種思潮客觀上卻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西游記》正是這個時代的產(chǎn)物。

      關鍵詞:《西游記》 心學美學 心體之美

      近年來,關于《西游記》與心學的關系已經(jīng)成為大家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袁行霈所編的《中國文學史》中明確了《西游記》與心學的關系,認為《西游記》“在神幻、詼諧之中蘊含著哲理。這個哲理就是被明代個性思潮沖擊改造過了的心學。因而作家主觀上想通過塑造孫悟空的藝術形象來宣揚‘明心見性,維護封建社會的正常秩序,但客觀倒是張揚了人的自我價值和對于人性美的追求”①。本文擬從心學美學的角度研究一下《西游記》。

      一、心學美學何以可能

      宋明理學有兩大流派,一是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理學派,二是以陸九淵、王陽明為代表的心學派。理學派主張性即理,心學派主張心即理。理學派以《大學》統(tǒng)御《論語》《孟子》《中庸》《易傳》,心學派主要從《孟子》闡發(fā)而來。理學派從外在尋找道德形而上學何以可能的根據(jù),心學派從內在尋找道德形而上學何以可能的根據(jù),二者方式不同,但目的相同,都是擔心人欲橫流會危及天理。何謂天理?天理就是關于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的一套家庭倫理和政治倫理。人欲就是人對于聲、色、味方面的欲望,正常的衣食住行的欲望屬于天理,饑則食,渴則飲,是天理,而追求山珍海味、酒池肉林就是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并不等于禁欲,不要人的欲望。

      牟宗三在《心體和性體》一書中提出了“心體”和“性體”的概念,牟宗三說:“此中‘性體一觀念居關鍵之地位,最為突出。西方無此觀念,故一方道德與宗教不能一,一方道德與形而上學亦不能一。”②性體是宋明理學的主要命題,是不同于西方哲學的一個概念,所謂“性體”就是道德創(chuàng)造之實體,是孟子所說的本性即性也?!靶捏w”是與“性體”相對的一個概念,這里的“心”就是孟子所說的“道德本心”,不是血肉之“心”,也不是心理學的“心”,是一種內在固有的、超越的、自發(fā)、自律、自定方向的道德本心,“心即是體,故曰心體”③。心體是心而性,性體是性而心,客觀的叫性,主觀的叫心。這樣看來,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理學派偏重性體,以陸九淵、王陽明為代表的心學派偏重心體。從美學的角度來看,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理學派的美學特征是性體之美,以陸九淵、王陽明為代表的心學派的美學特征是心體之美,心體之美如堯舜,是自身內部煥發(fā)出的一種人格之美,性體之美如湯武,是在外在的先天根據(jù)的激勵下,煥發(fā)出的一種人格美。

      何謂心學美學?心學美學就是通過個體的內在體驗達到圣人的“至樂”境界,從而發(fā)現(xiàn)美。心學美學強調主體性,對于審美主體自身的能動性很重視。陸九淵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象山全集》卷三十六)王陽明進一步發(fā)展了陸九淵的觀點,王陽明說:“心即理也。天下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④王陽明的目的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而心學美學產(chǎn)生的客觀后果卻是他始料未及的。心學美學盛行的結果是產(chǎn)生了以《西游記》為代表的下層的思想解放運動的作品和以《牡丹亭》為代表的上層思想解放運動的作品。《西游記》是對自由精神的頌揚,《牡丹亭》是一部至情之作。李澤厚說:“《西游記》的基礎是長久流傳的民間故事,在吳承恩筆下加工后,成了不朽的浪漫作品。七十二變的神通,永遠戰(zhàn)斗的勇敢,機智靈活,翻江攪海,踢天打仙,幽默開朗的猴子已經(jīng)成為充滿民族特性的獨創(chuàng)形象,它是中國兒童文學的永恒典范,將來很可能要在世界兒童文學里散發(fā)出重要影響。此外如愚笨而善良、自私而可愛的豬八戒,也始終是人們所嘲笑而又喜歡的浪漫主義的藝術形象?!段饔斡洝返挠哪腥匀怀錆M了智慧的美?!雹荨段饔斡洝烦錆M了喜劇色彩,孫悟空是審美的對象,豬八戒則是藝術審丑的對象。洋洋灑灑一百回《西游記》,是求放心之喻,只有正心誠意,才能使自己在道德上達到圣賢的境界。九九八十一難是踐行去惡存善的過程,是脫胎換骨、求得新生的過程。在《西游記》中,隨時可見心學美學的影子,傳達了一種審美的境界。

      二、《西游記》與心學美學關系研究的梳理

      關于《西游記》與心學美學的關系,很早就有,如在百回本《西游記》中,明萬歷二十年(1592)的世德堂本算是最早的刊本,篇首載有陳元之的《刊西游記序》和可能是出自華天洞主人的夾批。陳元之的序的主要內容為:“其《敘》以為孫,猻也;以為心之神。馬,馬也;以為意之馳。八戒,其所戒也;以為肝氣之木。沙,流沙;以為腎氣之水。三藏,藏神、藏聲、藏氣之三藏;以為郛郭之主。魔,以為口耳鼻舌身意顛倒幻想之障。故魔以心生,亦以心攝。是故攝心以攝魔,攝魔以還理。還理以歸之太初,即心無可攝。此其以為道之成耳。此其書直寓言者哉!”華天洞主人的夾批,只有六十七字,但意義重大。例如,《西游記》第一回中的夾批有兩個,孫悟空渡海求仙,向樵夫問路,樵夫說:“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雹迠A批云:“靈臺方寸,心也?!薄靶痹孪褚还矗窍褚稽c,也是心也。言學仙不必在遠,只在此心。”可見,靈臺、方寸是心的別稱,孫悟空求道就是求心,皆是心學之喻。

      托名李卓吾評本的《西游記》,更是從心學美學角度對《西游記》點評的高峰,此本可和金圣嘆評《水滸》、毛綜綱評《三國演義》、張竹坡評《金瓶梅》以及脂硯齋評《紅樓夢》相媲美。此外,托名李贄的評本,其實是葉晝所為。葉晝,字文通,對《水滸傳》《三國志》《幽閨記》《紅拂記》《琵琶記》《西廂記》《明珠記》等都有評著。關于葉晝的生平,留下的資料很少。他因為李贄在思想界威望很高,故托名李贄加以評點。在托名李贄的評點本的《西游記》的《評點西游記序》和第十三回總批中有這樣的話,“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一部《西游記》,只是如此,別無些子剩卻矣”。而到了清代,由于心學衰微,出現(xiàn)了張書坤的《新說西游記總評》,他認為“《西游》一書,自始至終,皆言誠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學,并無半字涉于仙佛淫邪之事,上追洙泗之余風,下本程朱之正派”。他還說:“《西游記》是把《大學》誠意正心,克己明德之要,竭力備細,寫了一盡,明顯易見,確然可據(jù)。不過借取經(jīng)一事,以寓其意耳?!边@是清代陸王心學衰微,程朱理學回流的表現(xiàn),但是從理學美學角度理解《西游記》未免有點牽強。

      20世紀初,胡適、魯迅對《西游記》的主題進行了論述。胡適認為,《西游記》被道士、和尚、秀才弄壞了,他說:“道士說,這部書是一部金丹妙訣。和尚說,這部書是禪門心法。秀才說,這部書是一部正心誠意的理學書。這些解說都是《西游記》的大仇敵?!雹咚麍詻Q反對“把一部《西游記》罩上了儒釋道三教的袍子”⑧,認為《西游記》并沒有什么微言大義,“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神話小說;他并沒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⑨。他認為《西游記》是一部滑稽小說,沒有什么意義??梢?,胡適對《西游記》和心學美學的關系有一定的認識,只不過不贊成而已。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西游記》的版本源流和《西游記》的評本進行了論述,他也認為《西游記》是一部游戲之作,他說:“故作者雖儒生,此書則實出于游戲,亦非語道,故全書僅偶見五行生克之常談,尤未學佛,故末回至有荒唐無稽之經(jīng)目,特緣混同之教,流行來久,故其著作,乃釋迦與老君同流,真性與元神雜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雖宜附會而已?!雹庠诖嘶A上,魯迅先生引用了謝肇■的一段話,“《西游記》漫衍虛誕,而其縱橫變化,以猿為心之神,以豬為意之馳,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于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服,至死靡他,蓋亦求放心之喻也,非浪作也。”這段話,是勉求大旨的結果??梢?,魯迅對《西游記》心學美學的關系有一定程度的認可,但對《西游記》評價不高。

      1949年建國以后,由于階級斗爭學說的盛行,許多人認為孫悟空是農(nóng)民起義領袖的代表,是封建等級秩序的反抗者。這樣解釋《西游記》的主旨時,會出現(xiàn)矛盾,前七回大鬧天宮屬于反抗封建秩序,后九十三回取經(jīng)故事則是向神佛投降,這樣的解釋極大地抹殺了孫悟空這一經(jīng)典形象的意義。因此,有人提出了《西游記》是“心學”之喻的看法,這樣就解決了《西游記》主題的矛盾。而袁行霈先生的《中國文學史》以高校教材的形式結束了這一爭論,使《西游記》與心學美學的關系得到了學術界的公認。

      三、《西游記》中心學美學的表現(xiàn)

      《西游記》與心學美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以下將一一論述。

      心猿意馬傳達了心學美學思想。在《西游記》中用心猿稱呼孫悟空,有時還用“心主”“心性”“元神”等來指孫悟空。“心”指意識,《孟子·告子上》說:“心之官則思?!??輥?輯?訛“心猿”就是有意識的猿猴,是心學美學象征之猿,主要表現(xiàn)在《西游記》的回目中,如“八卦爐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心猿歸正,六賊無蹤”;“邪魔侵正法,意馬憶心猿”;“魔王巧算困心猿,大圣騰那騙寶貝”;“外道弄強施威欺正性,心猿獲寶伏邪魔”;“心猿正處諸緣伏,劈破旁門見月明”;“心猿遭火敗,木母被魔擒”;“外道欺正法,心猿顯圣滅諸邪”;“心猿空用千般計,水火無功難煉魔”;“法性西來逢女國,心猿定計脫煙花”;“神狂誅草寇,道昧放心猿”;“心猿鉆透陰陽竅,魔王還歸大道真”;“姹女育陽求配偶,心猿護主識妖邪”;“心猿識得丹頭,姹女還歸本性”;“心猿妒木母,魔主計吞禪”;“禪到玉華施法會,心猿木母授門人”等。“意馬”指的是小白龍,小白龍本是西海龍王之子,因觸犯天條,被貶鷹愁澗。“意馬”就是有意識的馬,在中國文化中,龍和馬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有一個成語叫做“龍馬精神”,《西游記》只是將龍馬做了一個形象化的描述,是龍化馬。對于“心”“意”和良知的關系,王陽明是這樣說的:“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虛靈明覺,即所謂本然之良知也。其虛靈明覺之良知感而動者,謂之意?!??輥?輰?訛小說在寫了心猿歸正之后,接著就寫了意馬收韁,心猿意馬收心之后,才可踏上去西天取經(jīng)的

      征途。

      有二心難取真經(jīng),《西游記》中有一回目寫到“二心攪亂大乾坤”,由于師徒不睦,于是出現(xiàn)了另外一個和孫悟空一模一樣的六耳獼猴,“也是黃發(fā)金箍,金睛火眼;身穿也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中也拿一條兒金箍鐵棒;足下也踏一雙麂皮靴;也是這等毛臉雷公嘴。朔腮別土星,查耳額顱頭闊,獠牙向外生”?輥?輱?訛。六耳獼猴神通廣大,本領和孫悟空差不多,天上地下無人能識,最后到如來佛那兒,才被識破。六耳獼猴可謂是孫悟空“心魔”的外在表現(xiàn),真悟空打死了假悟空,正是天理戰(zhàn)勝了人欲,善戰(zhàn)勝了惡、美戰(zhàn)勝了丑。小說中,除真假美猴王外,還有真假唐僧、真假公主、真假八戒、真假沙僧,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最終真心戰(zhàn)勝了外邪,元神戰(zhàn)勝了心魔。

      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輥?輲?訛《西游記》也闡釋了王陽明這一思想。孫悟空在被唐僧從五行山下救出來之后,打死了六個強盜,這六個強盜“一個喚做眼看喜,一個喚做耳聽怒,一個喚做鼻嗅愛,一個喚做舌嘗思,一個喚做意見欲,一個喚做身本憂”?輥?輳?訛。這“六賊”就是佛教認為的六大私欲“眼耳鼻舌身意”,在佛教中又稱六根。這“六賊”就是人們的“心中賊”,破除了“心中賊”,則山中賊就可破,天理就可以維護,封建的倫理秩序就可以繼續(xù)存在。

      當西天途中遇到困難時,孫悟空告誡唐僧誦念烏巢禪師的《多心經(jīng)》,從而去除“心中魔”。孫悟空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輥?輴?訛此四句頌子雖是佛家語,卻與心學美學相通,似乎涵蓋了王陽明心學美學的核心思想。作者借唐僧之口點明了這四句頌子的含義,唐僧說:“徒弟,我豈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經(jīng)萬典,也只是修心。”?輥?輵?訛可見,只有正心誠意才能取真經(jīng),成正果。

      王陽明主張工夫論。正如《大學》所說“致知在格物”,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如同攻城拔寨,通過長期積累就可成功。因此,西天途中的九九八十一難就是種種欲望的表現(xiàn),克服九九八十一難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發(fā)現(xiàn)人的良知的過程,是對人的良知的考驗。這些考驗既有妖魔的考驗,又有人間昏君的考驗,還有自然環(huán)境的考驗。這些災難許多是由于自己的欲望導致,由于孫悟空的炫耀之心,導致廣智、廣謀火燒觀音院;由于孫悟空的自私引來黑熊怪救火而導致袈裟丟失;在“四圣試心”中,由于豬八戒的色欲未消,而導致被吊在樹上;由于八戒貪心,穿了納錦背心而被太上老君的青牛所擒獲。在比丘國,當妖怪要唐僧的心做藥餌時,由孫悟空變化的唐僧,掏出了“慳貪心、名利心、嫉妒心、計較心、好勝心、望高心、侮慢心、殺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謹慎心、邪妄心、無名陰暗之心、種種不善之心”?輥?輶?訛等多種多樣的心,其實這些心都是不善的心,是“格”的對象。

      對于成圣成賢的方式,王陽明認為,不同的人應該從不同的路徑成就他,正所謂“圣人教人不是個束縛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從狂處成就他,狷者便從狷處成就他,人之才氣如何同得”?輥?輷?訛。孫悟空是狂者就從狂處成就他。孫悟空生性高傲,保護群猴利益,對唐僧孝敬有加,敢于同惡勢力做斗爭,藐視一切現(xiàn)實的權威,罵如來是妖精的外甥,罵觀音一世無夫,對山神土地呼來喝去。他平生只拜四個人,一是菩提祖師,二是唐僧,三是如來,四是觀音,見了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只唱個喏。孫悟空雖是狂者,但由于有善根,故可成佛。而唐僧、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都是狷者,則從狷處成就他。唐僧一心向佛,具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和“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執(zhí)著精神。豬八戒是情欲的象征,貪吃、好色、愛打小報告,還藏私房錢,動不動就要分行李、散伙走人,但也吃苦耐勞,即使被擒也不失氣魄。沙僧是一個苦行僧,跟唐僧只圖有個好結果,他是在真心地贖罪。而白龍馬甘于做唐僧的坐騎,西行途中任勞任怨。在王陽明的眼里,狂者和狷者都可成圣成賢。

      唐僧的三個徒弟都有一個“悟”字,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都表達了心學美學的含義。“悟者,洗心滌慮脫離塵世也?!薄拔颉本褪且孔约簝刃娜ンw驗,而不是外在的東西?!翱铡薄澳堋薄皟簟倍际欠鸺矣谜Z,重在滌除心中魔,類似于老子的“滌除玄鑒”和莊子的“心齋”“坐忘”?!办o故了卻動,空故納萬境”,有無相生、虛實相生,從而完成一種道德的修養(yǎng)。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其實“空”和“虛”也是一種美,就像畫畫時的白底色、戲曲中的虛假動作等,在戲曲中,沒有真船但卻似碧波蕩漾。

      緊箍咒又名“定心真言”,也傳達了心學美學的思想。觀音菩薩有三種符咒,即“緊、禁、金”也。緊箍咒給了孫悟空,禁箍咒給了黑熊怪,金箍咒給了紅孩兒。這三個都神通廣大,野性難服,而且罪孽深重,但每個人都有善根,最終成了正果。孫悟空由美猴王變?yōu)槎窇?zhàn)勝佛,黑熊怪由黑熊精變?yōu)槁滟ど降氖厣酱笊?,紅孩兒由圣嬰大王變?yōu)樯曝斖?。這里皈依佛教,相當于儒家的成圣成賢,在《西游記》里,妖怪一般都有好的結果。

      綜上所述,《西游記》和心學美學關系密切,表現(xiàn)了人性美和奇幻美,是心學美學的一種形象化的表達。心學美學是一種制欲之美,通過制約人的欲望而追求一種德性之美,是一種人格美,如康德所言,擁有德性才配享幸福。心體之美就是通過自己內心的體驗,抑制人的欲望,從而探索美、發(fā)現(xiàn)美。人的欲望過于強大就會沖決天理,危害人間秩序,這是王陽明要考慮的,也是《西游記》的作者要考慮的。而心學美學發(fā)展的結果卻是對人的“情欲”的肯定,客觀上導致了晚明思想解放思潮的出現(xiàn),《西游記》正是這個時代的產(chǎn)物。

      ?譹?訛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第129頁。

      ?譺?訛?譻?訛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第32頁,第36頁。

      ?譼?訛?輥?輰?訛?輥?輷?訛 (明)王陽明:《傳習錄注疏》,鄧艾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8頁,第104頁,第219頁。

      ?譽?訛 李澤厚:《美的歷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9年版,第203頁。

      ?譾?訛?輥?輱?訛?輥?輳?訛?輥?輴?訛?輥?輵?訛?輥?輶?訛 (明)吳承恩:《西游記》,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0年版,第11頁,第680頁,第166頁,第991頁,第991頁,第924頁。

      ?譿?訛?讀?訛?讁?訛 胡適:《中國章回小說考證·〈西游記〉考證》,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256頁,第256頁,第256頁。

      ?輥?輮?訛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117頁。

      ?輥?輯?訛 《孟子譯注》,楊伯俊譯注,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249頁。

      ?輥?輲?訛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與楊仕德薛尚謙》(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88頁。

      參考文獻:

      [1]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上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 (明)吳承恩.西游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4] (明)王陽明撰,鄧艾民注.傳習錄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 李澤厚.美的歷程[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9.

      [6] 胡適.中國章回小說考證[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7]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8] 楊伯俊譯注.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0.

      [9]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作 者:房玉柱,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2011級在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美學;馬慧娜,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保定學院中文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西比較文論。

      編 輯:趙 斌 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歡
      西游記
      《西游記》校釋補苴三則
      閩西游記
      海峽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 08:08:24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8年4期)2018-12-05 04:05:50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8年3期)2018-12-05 03:50:20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8年1期)2018-12-05 03:25:06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7年9期)2018-01-25 20:12:14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7年10期)2018-01-25 18:42:55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7年4期)2017-06-30 08:39:17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甘洛县| 永德县| 仙桃市| 临城县| 石楼县| 丰城市| 临沂市| 襄城县| 贺兰县| 晋宁县| 武山县| 沧源| 茶陵县| 大荔县| 瑞丽市| 韩城市| 林芝县| 昌都县| 沅江市| 沾益县| 乡城县| 澎湖县| 广灵县| 旅游| 拉萨市| 汨罗市| 宣恩县| 郁南县| 江津市| 慈溪市| 阿克陶县| 红原县| 霍山县| 恭城| 舞钢市| 余姚市| 中宁县| 即墨市| 临洮县| 酉阳|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