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響 陳偉
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主要為負責心臟心肌供血的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造成管腔狹窄,甚或堵塞,使心臟的血液供應不足,甚至完全斷絕,致使心肌營養(yǎng)缺乏乃至壞死,產生一系列嚴重的臨床癥狀。眾所周知,防患于未然比治療更重要。在生活中,越及早采用科學營養(yǎng)的膳食,人們的健康狀況就會越好。對冠心病患者來說,絕對不能忘記營養(yǎng)在延緩、逆轉疾病方面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一、量體裁衣,靈活設計
在總治療原則框架不變的前提下,讓患者從思想上充分認識飲食干預的重要性,結合時令選擇食物,根據(jù)性別、身高、體重、活動強度、病情進展,計算營養(yǎng)素的攝入量。
堅持食物多樣化、膳食營養(yǎng)全面的理念,在熱量控制范圍內,做到膳食營養(yǎng)平衡。建議每日飲食內容包括糧谷類、蔬菜、水果、豆類等植物性食物,以及適量肉類、蛋類、乳類等動物性食物,并按比例合理搭配。
冠心病患者飲食應密切注意三大產熱營養(yǎng)素占總熱量的比例。
1.適量碳水化合物攝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碳水化合物供給量以占總熱量的50%~60%為宜。
提供一份熱量相同的主食熱量交換份:
粳米25克,秈米25克。小米25克,面粉25克,莜麥25克,燕麥片25克,蕎麥面25克,玉米火+查25克,綠豆25克,紅薯100克,土豆110克,山藥150克,藕150克,鮮玉米200克。
2.適量蛋白質攝入:蛋白質攝入量可占全天總熱量的15%~20%,適當減少動物蛋白質攝入,增加植物蛋白質攝入,兩者比例為1:1。
提供一份含蛋白質10克的食物交換份:
牛肉50克,雞蛋70克,雞肉90克,鴨蛋110克,對蝦100克,河蝦110克,帶魚110克,鯉魚120克。海蟹140克。
3.限制脂肪及膽固醇攝入:脂肪攝入量限制在總熱量的25%以下,以植物油為主,植物油與動物油比例不低于2:1。
膽固醇限制在300毫克/日以下。若原有高脂血癥,動物油比例還應適當下調,膽固醇嚴格限制在200毫克/日以下。冠心病患者食物中膽固醇含量最好控制在300毫克,日以內。
提供一份等量脂肪的食物交換份僅供參考:
植物油10克,芝麻醬15克,核桃仁15克,花生15克,葵花子30克。
二、烹調技巧很重要
1.植物油如何科學烹調:好油還要好烹調,不良的烹調方法可使好油危害人體健康。
不良烹調方法的代表是烹調溫度過高。熱油溫(90℃)烹調,才是科學的烹調方式。
2.烹調習慣很重要:冠心病患者膳食應提倡低油、低鹽的烹調方法,忌吃油炸、油煎食物,由于限制了食用油量,烹調菜肴可采用燉、煨、蒸、煮、熬、拌的烹調方法。
3.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葉酸食物的正確烹調方法
菠菜和胡蘿卜:菠菜中富含葉酸,有研究表明,服用葉酸可以降低25%患心臟病的風險。而胡蘿卜中的胡蘿卜素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保持血管暢通從而防止腦卒中。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會阻礙鈣的吸收,食用前最好用沸水焯一下。胡蘿卜需用油炒,才能使脂溶性的維生素A易被人體吸收。
黃豆:黃豆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體內脂肪及膽固醇代謝,保持心血管通暢。食用時,除將黃豆加工成豆?jié){、豆腐、豆豉外,還可做成黃豆米飯。煮黃豆米飯時,先將黃豆用熱水泡4小時以上,再換水加米烹煮,這樣可以將黃豆中容易產生氣體的多糖體溶解,以免造成腹脹。
綠茶:營養(yǎng)成分極其豐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茶多酚。研究發(fā)現(xiàn),茶多酚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具有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和血脂、防治血栓等作用。由于茶多酚不耐高溫,不可用沸水沖泡,溫水沖泡更能發(fā)揮其保健功能。
三、合理三餐,定時定量
合理安排一日二三餐的時間及食量,進餐定時定量,可根據(jù)病情、勞動強度和生活習慣進行適當調整。
早餐要天天吃。早晨起床后半小時至1小時進餐比較適宜。早餐可以選擇饅頭、面包、麥片、面條、豆包、粥等谷類食物,適量的含優(yōu)質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或大豆制品),還有新鮮蔬菜和水果等.確保營養(yǎng)充足。
午餐要吃好??砂淳鉅I養(yǎng)的原則從肉、禽、豆類及其制品、蔬菜、主食中挑選搭配。
晚餐要適量。晚餐如果過多進食,血液中的氨基酸濃度會過高,從而加重疾病。
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在胃內停留的時間較短,而含蛋白質和脂肪多的食物停留時間長?;旌鲜澄锏呐趴諘r間是4~5小時,因此三餐間隔以4~6個小時為宜。
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有益于健康
膳食纖維素是指食物中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多碳水化合物木質素,分為可溶性纖維和不溶性纖維。
膳食纖維對身體的健康非常重要。它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可減少患心臟病的概率。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纖維都具此功能。唯有水溶性纖維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而非水溶性纖維則在緩解便秘、預防痔瘡與直腸癌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功效。
水溶性纖維在腸道中與含有大量膽固醇成分的膽汁結合,增加糞便中膽堿、膽鹽的排泄,促進肝臟中更多膽固醇代謝轉為膽酸,以彌補所損失的膽堿,使得體內的膽固醇含量降低,并可以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總膽固醇中的比例,有助于心臟病的預防。
植物纖維對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攝入一定量的植物纖維,可降低膽汁和血中膽固醇濃度,對防治動脈硬化有良好的作用;植物纖維在腸內不被吸收,但能促進腸道蠕動,特別是植物纖維中的果膠,在吸水后體積膨脹,有利于糞便排出,防止便秘,從而可防止心絞痛及心肌梗死的發(fā)生。含植物纖維多的食物有米糠、麩皮、玉米皮、海藻類、蔬菜、瓜果等。一般平均每日進食500克蔬菜(如芹菜、韭菜、卷心菜、大白菜、蘿卜等)和200克水果即能滿足人體的需要。
五、合理使用烹調油
多種植物油交替食用是重要原則。因為任何一種植物油均有其營養(yǎng)優(yōu)勢,有的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茶油等),有的富含必需脂肪酸(如亞麻籽油等),有的耐高溫能力更強(如花生油等),交替食用既可滿足營養(yǎng)需要,又同時避免長期單一食用某種油脂帶來營養(yǎng)失衡的隱患。
1.動物油:包括牛油、羊油、雞油、鴨油等。動物油中所含的部分營養(yǎng)素是我們人體必需的,它們中有的參與形成人體的組織結構,有的參與代謝過程,有的可以調節(jié)人體的生理生化反應。
2.植物油:花生、瓜子、核桃、杏仁、開心果、松子等,均含有較多量的油。植物油因其取材不同,營養(yǎng)價值、口味也有所差別。如花生油含有40%單不飽和脂肪酸、40%亞油酸和少量α-亞麻酸,因為單不飽和脂肪酸比較穩(wěn)定,不易過氧化,所以花生油更適合用來炒菜。同時它的口感也比較好,能增加食物的美味度。值得一提的是,花生油中鋅的含量也是食用油類中最高的,鋅是兒童發(fā)育成長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ㄗ佑秃胸S富的亞油酸,有顯著降低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預防冠心病的作用。但是亞油酸耐熱性很差,很容易過氧化,因此,葵花子油更適合低溫烹飪,不宜用來煎炸食物。如果過多食入植物油也會造成油脂超標。
3.減少吃油的訣竅
(1)多用煮、燉、氽、蒸、拌、鹵等少油的烹調方法,不用油炸、油煎等烹調方法。
(2)用各種調味品代替油脂,既獲得美味,又贏得健康。
(3)少吃奶油類食物。
(4)多使用不粘鍋、微波爐等,這樣可少用一些滑鍋油,從而減少用油量。
六、充足的礦物質、維生素及其他
近些年來,微量元素與冠心病的關系越來越得到重視。
1.鉻、錳:這兩種元素參與人體內許多重要代謝,這兩種元素缺乏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2.碘:碘被認為有防止脂類在動脈壁沉積的作用。
3.鈉、鎘:鈉、鎘被認為與高血壓有關,因而可間接影響動脈粥樣硬化。
4.鋅:鋅有對抗鎘的作用,鋅/鎘比值越高越好。全谷類、堅果、茶葉等鋅/鎘比值較高。
5.硒:硒可以降低某些人群心臟病和癌癥的發(fā)病率,保護心肌的健康。有研究證明,硒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小麥、小米及大豆中富含硒。
6.鈣:鈣能維持有規(guī)律的心跳,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l生。含鈣豐富的食物有奶制品和大豆制品。另外,芝麻醬、干果、綠葉蔬菜中含鈣量也較高。
7.銅:銅能維持正常的造血功能,促進結締組織的形成,維護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參與人體內的抗氧化過程,對膽固醇代謝、葡萄糖代謝、心臟功能和免疫反應都有一定的影響。銅的食物來源有動物肝腎、貝類、魚、豆類、禽肉、堅果、巧克力等。
8.鎂:鎂是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主要催化劑,也是血液中鈣離子的阻滯劑,它具有阻斷血液中過多的鈣引起心肌痙攣的作用。鎂主要存在于深綠色的蔬菜、全谷類、堅果類食品中,谷物中的小米、燕麥、大麥、小麥含鎂豐富。
9.鈉與鉀:鈉攝取過多是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血中的鈉離子會使血液流動緩慢,血黏度增加,從而影響心臟血液循環(huán)。而高血壓與心臟病關系密切。鈉攝取過多會造成鉀的大量流失。人們吃精制的食物,也會導致鉀的缺乏,心臟病經常與血中的鉀含量過低或過高有關。即使短期內缺鉀與鎂,也會使心臟停止跳動,引發(fā)心臟病。蔬菜(土豆、紅薯、蘆筍等)、水果(香蕉、紅棗、蘋果等)、牛肉等富含鉀。
維生素和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的關系。
1.維生素C.它的一大作用是軟化血管,使血管富有彈性,防止動脈硬化,它是血漿中最好的抗氧化劑。它主要來源于蔬菜、水果。
2.B族維生素
①葉酸:研究證明,B族維生素中的葉酸與心臟病存在著聯(lián)系。葉酸能控制血液中高半胱氨酸的含量,而高半胱氨酸是導致心臟疾病的重要危險物質,這就是葉酸維持心臟健康的途徑之一。谷類和谷類制品都有很高的葉酸含量,此外,菠菜、花椰菜、橘子和草莓等蔬菜、水果也富含葉酸。
②維生素B12用作降低血脂和防治冠心病藥物的輔助成分。植物中不含維生素B12,肉類中含量較多,人的腸道微生物可以合成。
③維生素B1;參與戊糖、脂肪和膽固醇的合成,維持肌肉、心肌的正常功能。動物內臟及糧谷類、干果、堅果中含量較豐富。
④維生素B6:生物體在維生素B6在的情況下,能將亞油酸轉變?yōu)槎嗖伙柡椭舅?,防止心臟病的發(fā)生。其在瘦肉、蛋黃、葵花子及蔬菜中含量較多。
⑤煙酸:它是另一種B族維生素物質。它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這種脂蛋白能保護血管。家禽類、魚、瘦肉、堅果和蛋類都富含這種物質。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補充煙酸。對于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的人,補充過多煙酸反而有害于人體健康。因為煙酸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如臉紅、皮膚瘙癢、惡心和嘔吐等。
3.維生素E:具備抗氧化、抗衰老、抗凝血作用。植物油中的大豆油、玉米油、麥胚油中含量豐富。
膽堿、生物類黃酮、谷胱甘肽也與冠心病有一定關系。
①膽堿:膽堿的缺乏會阻礙卵磷脂的合成,使膽固醇在全身動脈中淤積,進而促發(fā)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膽堿具有預防脂肪肝的作用。它在花椰菜、花生油、奶類、肉類中含量豐富。
②生物類黃酮:有研究證明,生物類黃酮能夠預防老年性心臟病。它可以幫助減緩血液中血小板凝結的趨勢,使心臟動脈血管及毛細血管變得更加強健,使疾病不易發(fā)作。它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
③谷胱甘肽:它是細胞內最有效的抗氧化劑,并存在于每個細胞內。易患冠心病的患者細胞中的谷胱甘肽含量低于健康人水平。當你服用這種營養(yǎng)物質后,就能改善身體的整體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狀況。
總之,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科學飲食調理與營養(yǎng)治療,是整個醫(yī)療護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合理飲食有助于疾病的穩(wěn)定和康復,飽餐不利于病情,甚至會導致嚴重不良后果。為了減輕心臟負荷,防止發(fā)生意外,冠心病患者除按醫(yī)囑正規(guī)服藥治療外,還要學點有關冠心病的飲食保健知識,做到情緒穩(wěn)定,生活規(guī)律,適當鍛煉,少食多餐,切忌飽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