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同
今年8月初,楊小婷的漢繡作品《少女》,被法國維諾列博物館以100萬元的價格買走收藏,在業(yè)內(nèi)引起轟動。
漢繡起源于兩千年前的戰(zhàn)國楚繡,是楚國貴族使用的絲繡品。漢繡線條古樸,用色鮮明,喜用金銀絲線,再加上楚人的巫術圖騰,使?jié)h繡作品美感中透出一種神秘。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漢繡完好地傳承了下來。2008年,漢繡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2013年比爾·蓋茨在出席博鰲論壇期間,看到楊小婷專門為他創(chuàng)作的漢繡雙面肖像后,如獲至寶。更令他驚訝的是,這位“非遺”領袖——“漢繡”的帶頭人不是垂垂老者,而是一位年輕的時尚美女。
23歲成刺繡界“霹靂嬌娃”
如果不是和漢繡結緣,今天的楊小婷可能是一位鋼琴師、芭蕾舞者,亦或畫家,因為這些都是她的專長。
楊小婷出生于武漢一個書香門第,家人一心希望楊小婷成為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人,無奈她獨愛刺繡。
1994年,楊小婷16歲,開始真正有了一些自己的作品。接著她又到汕頭工藝美術學校,開始系統(tǒng)研習刺繡。1998年,湖北省最具權威的漢繡老前輩愿意收楊小婷為關門弟子,這是無數(shù)刺繡人夢寐以求的機會。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楊小婷拒絕了。楊小婷的拒絕是有原因的,她心中一直有個結,這個結就是神秘的“游針繡”。漢繡有45種針法,最古老的當屬游針繡??上б蚰甏眠h,游針繡早已失傳,其作品更是“芳蹤難覓”。
漢繡理論大師任本榮曾跟楊小婷提起過這種絕技,“游針繡如小鳥在天空飛,如魚兒在水中游,自由自在不受任何局限,一切只為作品主題服務。”這對于學習多年刺繡的楊小婷來說,太具有誘惑力了:這是怎樣一種技法,做出來又是什么樣的呢?
無獨有偶,一次楊小婷在電視上看到了蘇繡大師顧雯霞的專訪,看到她繡的作品鮮活而逼真,尤其走針的手法和游針繡的描述頗為類似,楊小婷激動得從沙發(fā)上跳了起來。她想:能否結合蘇繡、湘繡的藝術精華,在沿襲漢繡傳統(tǒng)風格的基礎上,獨創(chuàng)出屬于自己風格的游針繡呢?
她帶著一個小旅行箱踏上了前往蘇州的旅程。輾轉多日,楊小婷才找到了顧雯霞,不巧的是,對方此時正要赴國外考察。楊小婷游蕩在蘇州街頭,興許是上天的眷顧,她結識了肖像繡民間大師王秀琴——她的亂針繡法很特別。她懇求王秀琴收她為徒。王秀琴見過很多想來學刺繡、沒有耐心就走了的人,她以為楊小婷就是其中的一個。但是,楊小婷堅持:“不學好亂針繡我決不會離開?!蓖跣闱俦黄湔\心打動,收她為徒。
4個月后,楊小婷的《君士坦丁堡女郎》完成,蘇繡大師王祖識看到這幅繡像,脫口而出:“這女孩不簡單!”加上之前作品的積累,以及用亂針繡繡的一些人物圖,楊小婷竟擁有了近40幅作品。
2000年,楊小婷舉辦了人生中第一個刺繡個人展,她那些精致的作品吸引了更多普通人的注意,一時間十分轟動。人們一方面驚嘆于她作品的美艷,一方面驚訝于作者的年輕,年僅23歲的楊小婷自此一舉成名。復活游針繡,肖像作品震驚比爾·蓋茨,蜂擁而來的曝光率,讓楊小婷有些飄飄然,但很快她就冷靜下來潛入謐境。
游針繡依然是個謎。楊小婷決定舍棄業(yè)已深諳的亂針繡,繼續(xù)探索,她嘗試用很粗的布和線繡制一些風景。圖案繡好后,不少老師和繡友都覺得,很像寶應刺繡,好奇心驅使她又前往揚州的寶應。
在那里,楊小婷認識了大華刺繡研究所所長朱軍成,朱成軍繡制的風景作品大多粗針大線,用色大膽,遠看和油畫非常接近,楊小婷頓時有了找到知音的感覺。她說:“漢繡用線粗獷,用色大膽,和寶應刺繡有共通之處;再加上楚人信巫術,對鬼神和圖騰崇拜,所以在漢繡過程中,喜用金線銀線,做出來的成品大氣奢華,裝飾性強?!?/p>
在和同行不斷的交流中,楊小婷也進行了大膽摸索。從2000年開始,經(jīng)過幾年的摸索,楊小婷的刺繡形成風格,繡成了40幅作品,國內(nèi)很多漢繡專家在看完她的作品后,認為這些就是失傳已久的游針繡。
楊小婷的第一幅游針繡作品是自己的自畫像,繡像上,楊小婷戴著白色的帽子,抱著一只小狗,遠觀有油畫的質感,形的美、色的美兼具;近看則是絲線相互交叉、糾纏,相互輝映。
楊小婷花了6年時間,終于復活了漢繡已經(jīng)失傳的針法游針繡。該針法極大增強了繡品的輪廓感和動感,這種絕技也是漢繡區(qū)別于四大名繡的地方之一。憑借著深厚的油畫功底,她創(chuàng)作的游針繡作品如油畫般傳神。她花費10個月時間創(chuàng)作的7米長卷《三峽覽勝》,運用恣意舞動的針線,將山水云霧的飄逸之美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2006年,楊小婷舉辦了個人的第二次漢繡展,將游針繡的成果公之于眾,引起巨大轟動!對此楊小婷坦言:“這次復活游針繡,有還原,也有創(chuàng)新。還原的是理論的部分,創(chuàng)新在作品的表現(xiàn)力上。”楊小婷說,漢繡起源于兩千年前的戰(zhàn)國楚繡,為當時楚國貴族使用的絲繡品。在歷史長河中,漢繡有過鼎盛與輝煌:曾榮獲南洋賽會一等金牌獎和巴拿馬博覽會金質金牌殊榮,漢繡由此名揚中外,并與蘇繡、湘繡等一起被列為中國的十大名繡。
2008年,漢繡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這更讓楊小婷驚喜異常。
“衣畫而裳繡”,刺繡原本便附麗于服飾。2012年6月6日,在湖北省首屆非遺設計比賽頒獎儀式上,最年輕的工藝美術大師楊小婷展示的50套《秀繡——系列漢繡服飾》,以雍容華貴的晚禮服、富麗堂皇的漢繡飾,征服了全場,一舉奪得特別獎。
2013年4月8日,在出席博鰲論壇期間,有關領導人接見了微軟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并向其贈送了他本人的漢繡肖像。比爾·蓋茨接過作品不由大吃一驚,只見繡面上的自己溫文儒雅,面帶微笑,戴著咖啡色金邊眼鏡,一頭棕色頭發(fā)富有光澤。“真是惟妙惟肖。這禮物太珍貴了,我非常喜歡?!彼d奮地說。
這幅作品,是楊小婷根據(jù)網(wǎng)絡上比爾·蓋茨的照片創(chuàng)作的。楊小婷說:“照片上有他的簽名,應該是本人比較鐘愛的一幅。”有別于一般繡品只能正面欣賞,這幅作品正反兩面都是相同圖案。楊小婷介紹,這是她第一次挑戰(zhàn)雙面人物繡像,目前全世界繡過這種雙面人物肖像的不超過5人。
得知比爾·蓋茨非常喜歡這幅作品,楊小婷也很欣慰,漢繡能受到世界名人的喜愛,說明這門古老的工藝還是很有發(fā)展前景的。
一件作品賣百萬
漢繡為楊小婷帶來了生活的樂趣,也讓她成為刺繡界大名鼎鼎的人物,這背后多虧了丈夫的默默支持。楊小婷的老公王保華是位高級工程師,兩人相識源于1997年的一次偶遇。王保華追了楊小婷5年,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好。在蘇州學習亂針繡期間,不到20歲的她幾次往返于武漢和蘇州之間,王保華不管有多忙,都全程陪伴。
楊小婷的漢繡研究室坐落在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的曇華林融園。她給自己的住所取名“紅繡軒”,自號“紅繡軒主”。曇華林南倚花園山,北靠螃蟹岬;青瓦小院,依山而建;民居錯落,互為參差;梧桐小院,麻石幽徑;會讓人一洗浮躁都市的浮躁情。目前曇華林中6家著名繡坊,均出自她的高徒之手。有趣的是,楊小婷的高徒年齡都比她大,最大的已65歲。截至目前,她的弟子們共收了200多名學生,甚至包括法國、烏克蘭等外籍人士。更令人驚嘆的是,她的高徒們的作品每件最低幾萬元,高的幾十萬元,在市場上仍非常搶手?!袄C坊集中入駐曇華林漢繡基地后,產(chǎn)生了集群效應。來自國內(nèi)外的游客來到曇華林,有機會欣賞精美的漢繡作品,目睹繡娘飛針走線的精湛技藝?!苯衲曛挥?5歲的她,像是從民國電視劇中走出來的優(yōu)雅名媛。憑借大膽的創(chuàng)意,楊小婷讓古老的漢繡藝術,回歸到服飾的本源上,使沉寂的刺繡成為“流動的風景”。去年她在歐洲藝術節(jié)上參展,50套晚禮服分為3個系列——《龍鳳呈祥》《龍飛鳳舞》《水墨中國》,整體充滿浪漫、唯美的楚文化氣息。此次漢繡服飾的主調(diào)是龍與鳳,同時在飾面上多用金、銀刺繡裝飾,突出楚人豪放、華貴、典雅、夸張的個性特征。
“盤金夾繡”是主要的繡制手法,適合渲染熱烈歡慶的氣氛。其絲線包金裹銀,分層破色、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裝飾花紋繁縟豐滿、金碧輝煌、艷而不俗、氣魄渾厚,具有濃郁的楚文化地域特色和民族韻味。其中的《龍鳳呈祥》系列,多采用該針法。
“吳氏編花”強調(diào)低調(diào)的奢華,呈現(xiàn)于雅致的晚禮服上。該技法在晚清民國時期曾興盛一時,之后逐漸凋落。它用粗針大線鋪滿繡面,再用絲線在上面編花,層層編織、錯落有致,線層至少10層以上。繡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葉,葉上還可出枝,立體感十足。《水墨中國》的繡法是失傳已久的游針繡,令西方藝術家驚嘆不已。
楊小婷說:“漢繡也不應該只是歷史某一個時期的風格,藝術都是隨著時代發(fā)展而進步的,比如音樂、電影、服飾,而我的漢繡,絕不會停滯不前、進入墳墓?!?/p>
現(xiàn)在每天晚上8點到12點,都是楊小婷的工作時間。她說自己非常享受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幾乎不用出門,每日自然醒,但晚上會專注創(chuàng)作。
2014年8月初,楊小婷的漢繡作品《少女》,被法國維諾列博物館以100萬元的價格買走收藏,在業(yè)內(nèi)引起轟動。這幅作品人物面若桃花,略帶微笑,栩栩如生。“漢繡靠手工千針萬線而成,每一件繡品里,都飽含著作者的個性情感和審美情趣,具有形神和靈氣。”楊小婷認為,漢繡的文化內(nèi)涵和藝術價值,決定它必須走高端路線,才能在服裝界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