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中國的底層文化是一個推卸文化
10月11日,著名文化學者馬未都在“傳承中國C4論壇暨2014年會”上提出,我們中國人的底層文化是非常可怕的,我們的文化是一個推卸文化,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就是推卸教育,有責任有問題有錯誤一定要找到一個推卸方,我推卸到他身上。
交警回應擬全面封殺電動車:廣州電動車禁行8年,已給充足緩沖期
廣州擬“禁售”電動自行車。交警方面回應說,廣州早在2006年就開始“禁行”電動自行車,已給充足的緩沖期。對于生產商質疑符合標準為什么不能銷售,交警回應:明知廣州禁行電動車,還要投放市場是對消費者不負責任。
國家統(tǒng)計局:房租已連漲57個月
10月14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變動。數據顯示:9月份,居住價格同比上漲1.6%。住房租金價格上漲2.6%,建房及裝修材料價格上漲0.8%,水、電、燃料價格上漲0.6%。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住房租金價格已經連漲57個月。
社科院副院長蔡昉: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這是社科院副院長蔡昉的最新說法。蔡昉指出,工資上漲現象是好事,它能改善收入分配,但是過快的上漲也意味著有過多的企業(yè)會變得困難。作為進步的一種機制,我們看到一部分承受不起高成本的企業(yè)已經垮掉了,可是另一方面,如果過快的話,的確會傷害我們的經濟,有點承受不起。因此,我們并不需要工資無限制上漲。
蔡昉提出,可以通過穩(wěn)定農民工就業(yè),提高勞動參與率、繼續(xù)實現資源重新配置而獲得全要素生產率。這樣就有了替代工資上漲的辦法,既讓農民工愿意出來就業(yè),又可以利用好公共政策。
沈顥:其實我很早就知道這種新聞敲詐行為涉嫌經濟犯罪。但這種模式在媒體圈內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是一種普遍的行為。
據上海市公安局證實,21世紀經濟報道發(fā)行人沈顥因涉嫌敲詐犯罪于9月25日被警方抓獲。沈顥承認,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網、理財周報利用其在財經界的廣泛影響力,與上海潤言、深圳鑫麒麟等公關公司相互勾結,指使下屬媒體記者通過各種途徑主動挖掘、采編擬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等的負面信息,并以發(fā)布負面報道為要挾,迫使200多家公司與其簽訂“合作”協(xié)議,收取高額“廣告費”。
李雪健談文藝怪象:創(chuàng)作者邊挨罵邊掙錢
15日上午,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李雪健談到影視圈怪相:一些演員經不起名利的自我膨脹,社會也提供了膨脹土壤。比如不管做了什么,粉絲都鼓掌。還有些作品,創(chuàng)作者一邊挨罵一邊掙著大錢。這樣有經濟效益了,但社會效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