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
摘 要:新聞策劃是新聞領域的新名詞,它是媒體新聞制作水平的重要體現(xiàn)。做好新聞事件的新聞策劃尤其是重大事件新聞策劃具有總要的意義,它既可以引導重大事件的社會輿論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也有利于媒體在社會中樹立權威性和更好的滿足受眾需求。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huán)境下,要做好重大事件新聞報道,新聞策劃人員要必須用超越思維突破“雷同”,同時具備應變能力以及探究有價值的報道源。
關鍵詞:重大事件;新聞策劃;作用和對策
引言
新聞策劃是指對已發(fā)生或即將發(fā)生的新聞事件進行有目的和有準備的報道,通過對新聞事件深入的分析、構思、醞釀和調整,從眾多的報道方案中選擇最佳的報道方案,已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新聞策劃體現(xiàn)了媒體新聞制作水平[1]。尤其是重大事件的新聞策劃,更是對新聞媒體新聞制作水平的全面考查。新聞媒體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占據(jù)一席之地,更需要提升對重大事件的新聞策劃能力。筆者結合自身的實踐經(jīng)驗淺談如何做好重大事件的新聞策劃。
1.新聞策劃的意義
1.1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
在報道社會上已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前,做好明確、完善的新聞策劃有助于順利地報道事件。尤其是一些繁冗復雜的重大事件,它涉及諸多厲害關系,新聞工作者在把握各方面關系上存在很大的難度。而通過前期的新聞策劃可以幫助新聞工作者理順事件,掌握事件的本源,從而達到順利報道新聞事件的目的。此外,好的新聞策劃也有利于傳播重大新聞事件本身。例如2012年眾多中科院院士聯(lián)名公開反對“中式卷煙”項目入圍國家科技進步獎,此事件經(jīng)過新聞報道后,立即引起強烈的輿論反映。與此同時,眾多國家相關部門也針對此事件紛紛表態(tài)。
1.2樹立媒體的權威性
在我國新聞事業(yè)發(fā)展初期,對新聞報道就提出過精確和系統(tǒng)的要求,依據(jù)當前的報道標準,精確和系統(tǒng)的對事件進行報道就是全面、客觀的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而全面客觀正是報道重大新聞事件的關鍵,全面客觀的新聞報道可以探究事件背后的真想,從而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這種階段性的報道目的對新聞發(fā)展脈絡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2]。然而當前社會有報紙、電視和網(wǎng)絡等眾多新聞工具,通過新聞策劃得到精確和系統(tǒng)的報道有利于搶占主流媒體的位置,尤其是對重大事件的報道,有目的和有準備的計劃去發(fā)掘事件背后的真相,避免新聞報道停留于事件的表面。而媒體報道重大事件中也可以滿足自身的新聞欲望,通過對事件合理的分析解釋以及正確的引導,可以在報道重大事件中建立自己的權威。例如《人民日報》“中國質量萬里行”、“地球上的紅飄帶”等等,都是成功的新聞策劃的體現(xiàn)。電子媒體也是如此,電力媒體專業(yè)化進程也需要新聞策劃,如央視的《焦點訪談》、《新聞縱橫》和《實話實說》欄目。
1.3滿足受眾需求
好的新聞策劃必然是得到受眾群體認可的策劃,因此在實施新聞策劃前首先要針對受眾的需求進行充分得分析和研究,了解受眾的需求、愛好和關系。也只有了解受眾的真實想法和實際欲求才能做好新聞策劃,挖掘有價值的新聞,引起受眾的關注,達到擴大的傳播效果。否則,新聞策劃如閉門造車,脫離實際。滿足受眾的需求要求新聞策劃人員需要在思想上達成一致,達到及了解事件的過去以及現(xiàn)狀,甚至預測事件未來發(fā)展態(tài)勢的目的,滿足受眾,服務受眾。
2.做好重大事件新聞策劃的思考
2.1用超越思維突破“雷同”
隨著新聞傳播工具的發(fā)展,新聞資源的共享程度越高,使新聞媒體難以通過“我有你無”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競爭力[3]。而“你有我有”的狀況也導致新聞報道的“雷同”性也越來越高,新聞媒體之間無孰優(yōu)孰劣之分,也無法拉開自身與其它媒體之間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要做好做強,新聞媒體就必須在思維上超越其它新聞媒體,在新聞策劃是要積極運用創(chuàng)造性超前性的思維。例如1996年央視創(chuàng)辦的《新聞調查》和《實話實說》欄目以及香港鳳凰衛(wèi)視開播的中文臺,從當前的角度來看,央視的兩個欄目與香港鳳凰衛(wèi)視中文臺就是運用創(chuàng)新和超越思維。央視的《新聞調查》和《實話實說》欄目在報道時注重事實而贏得觀眾的認可,香港鳳凰衛(wèi)視中文臺的快捷性和評論性強,重視重大事件的直播,其影響力和權威性也在逐漸提升。這兩個案例成功的經(jīng)驗啟示在對重大事件進行新聞策劃時要注重運用超前思維來突破“雷同”的局面。
2.2探究有價值的報道源
無論是要求新聞策劃人具備應變能力以及在新聞策劃過程中運用超前意識,它們的最終歸宿都在于探究有價值的報道源。這一點要求媒體在策劃重大新聞事件報道中的過程和采訪中要發(fā)現(xiàn)與政策、當前形勢與事實相符的新聞事實,發(fā)獨家新聞,才能得到受眾的認可和喜愛[4]。新聞事實符合政策、當前形勢與事實要求新聞策劃人明確客觀事實存在的空間和時間。然而新聞事實的空間和時間較為模糊,策劃者和采訪者需要去不斷的摸索和認識。反言之,要做好重大事件新聞報道,需要記者、編輯和領導的認識達成一致。即重大事件新聞策劃不是一個與外界獨立的想法或突然的思想火花,而是與策劃同步進行的系統(tǒng)工程。重大事件新聞策劃有許多與之配套的創(chuàng)意和設計,并與創(chuàng)意和設計組合成一系列方案,任何淺嘗輒止、半途而廢的都不可能贏得重大新聞事件和新聞事實報道最終的成功[5]。
2.3具備應變能力
在新聞策劃中運用超前思維則需要新聞策劃者具備較好的應變能力去發(fā)現(xiàn)具有價值的報道源,這是由重大事件新聞策劃的現(xiàn)實決定的。重大事件新聞策劃對許多媒體都是一個新的探索領域,新聞策劃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都不充分。而我國市場經(jīng)濟卻處于快速發(fā)展和完善的時期,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導致新聞傳媒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新聞媒體需要從新聞策劃的廣度和深度上才能得到突破,而廣度和深度則需要策劃人利用自身的應變能力去探究有價值的報道源[6]。例如“連線四川災區(qū)報道”這一新聞策劃,該新聞策劃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如采訪對象不確定,記者能否順利完成采訪任務等等。在面對復雜多變的情況下,策劃人要具備處變不驚和隨機應變的能力,依據(jù)實際情況積極變動新聞策劃方案,及時修正和完善已有的新聞策劃方案,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將新聞報道的主動權攥在手中,達到最好的效果。而現(xiàn)場采訪記者也結合前期新聞策劃的宗旨和現(xiàn)場情況進行采訪,最終在復雜多變的情況下完成“連線四川災區(qū)報道”這一新聞策劃。
3.結語
重大新聞策劃具有很強的實踐色彩,其在新聞傳播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并成為新聞報道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雖然重大事件新聞策劃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不強,但是隨著策劃實踐的豐富,其理論和實踐基礎也會日趨完善,新聞策劃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大。任何新聞媒介都需要充分認識到新聞策劃的作用,深入研究重大事件的新聞規(guī)律,遵循規(guī)律并按照規(guī)律做好新聞策劃工作,發(fā)揮新聞策劃在報道重大事件中的作用,獲得新聞策劃的最大效益。(作者單位:亳州市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 曾青生.小舞臺也能上演大劇目——專業(yè)頻道如何做好重大事件報道[J].聲屏世界,2009,(07).
[2] 劉先宏.化危為機 共創(chuàng)和諧——開縣做好重大突發(fā)事件新聞宣傳報道工作的做法與啟示[J].新聞導刊,2007,(01).
[3] 趙屾.以專業(yè)精神開辟獨家視角——淺談如何做好重大行業(yè)新聞的報道策劃[J].新聞愛好者(理論版),2007,(03).
[4] 夏克彬.如何做好重大事件的報道[J].新聞天地(下半月刊),2010,(11).
[5] 王丹.感受新聞策劃的力量——對如何做好新聞策劃的幾點思考[J].商業(yè)經(jīng)濟,2012,(10).
[6] 夏麗霞.做好重大新聞策劃的三部曲——以《新安晚報》“朱清時之困”策劃為例[J].新聞世界,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