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轉好
【摘要】 靦腆羞澀的農村中學生不敢說英語,無處說英語,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水平狀況低下得令人擔憂。但是面對當前的教育形式,農村孩子的 “啞巴英語”學習方式,已嚴重阻礙了他們的“求學之路”,且極不適應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所以,在農村的英語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有效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并獲得真實生活中英語交流信息的能力,是我們英語教師要研究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 口語與交際現(xiàn)狀 英語交際能力 分組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4)03-077-01
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向我們英語教師明確提出了強調學習過程,重視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的課程基本理念,并提出了教師要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建議。然而,觀察現(xiàn)今的初中英語課堂(特別是遠郊或農村的英語課堂),大多沿用的是以語法翻譯法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熟知語法、詞匯和語言材料,卻難以用得體的語言來直接表達思想和交流。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巧妙運用分組學習策略和優(yōu)化設計小組學習任務來提高農村中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一、農村地區(qū)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現(xiàn)狀
大多數(shù)農村地區(qū)的中學生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xiàn)象: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忽視了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比較重視書面上的表達,卻往往忽略了口頭的表達;學生的閱讀和聽力理解能力發(fā)展相對較好,但口語交際能力發(fā)展十分滯后。
造成這樣的現(xiàn)狀,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為:傳統(tǒng)應試的教育模式,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和過于大班額教學。
二、提高農村初中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對策
大班集體教學,由于學生人數(shù)較多,不利于口語教學交流的展開。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劃大班教學為小組教學。我通過細心觀察和研究農村初中英語課堂實例和聯(lián)系自己平時的教學實際,提出初步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和想法,如下:
(一)合理分組,創(chuàng)設良好小組合作氛圍
科學合理地分好學習小組,是小組合作學習成功的前提。教師可依據(jù)學生的能力、性格、性別等將學生分組,這樣有助于打破不同類型學生之間的障礙。以我校初二(四)班為例,班級人數(shù)46人,6-7人一個小組,共分為7小組。在分組時,首先確定好組長,組長的人選是學習比較優(yōu)秀的、表達能力比較強的,這樣可以保證小組內的簡單問題能在小組內解決。然后是確定最需幫助的學生,坐在組長的邊上,這樣可以隨時接受幫助。接著確定次優(yōu)秀和次需要幫助的學生,最后是中等的兩個學生。這樣的組合,可以讓一個小組內都包含了各個層次的學生,便于小組交流時分工合作,便于組與組之間的競爭。
(二)小組合作口語交際能力練習貫穿教學始終
將小組合作學習貫穿于教學始終,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讓他們成為合作學習的研究者和合作者,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可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景,讓農村學生在多種小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愛上說英語,提高自身的英語交際能力。
1. Daily report & Free talk
每次上新課前給學生三分鐘的時間進行說的活動?;顒拥男问接蓪W生自己選擇,學生通過daily report: Say me, Say you, Say the weather, Say sth.等話題,將身邊的人和事講給同學們聽,使他們在理解和被理解中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學生發(fā)言順序以小組依次派人發(fā)言為序,讓每位同學都有上臺說的機會。
2、Role-play conversation
角色扮演可以使害羞膽怯的,缺乏自信心的農村學生開口說話并逐漸克服缺乏自信心的心理障礙。在小組模擬演練中,要求每個小組盡量使用課文中的語言知識點及關鍵詞匯。例如在2014年3月27日由珠海市斗門區(qū)教研室組織的一次公開課中,外教老師Jana Hoobler 在設計“Unit5 How do you like pandas?”中2d的Role-play conversation時,處理得十分得當完美。外教老師Jana并不是要求學生將原文的conversation重現(xiàn),而是向每組學生分發(fā)新奇有趣的動物圖片,巧妙運用真實的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根據(jù)原對話重新編出適合農村學生的conversation,如下:
A: Your is !
B: I think its .
A: Do you like it?
B: Yes, I do./ No, I dont.
A: Why?
B: Because .
學生根據(jù)黑板上展示的由外教教師精心設計的對話模式,利用手上可愛有趣的圖片進行角色扮演操練,輕松而享受,早已丟掉了害羞與膽怯。
3. 畫面解說
建議課堂上可以圍繞所給的題目或范圍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還應鼓勵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并大膽說出來,教師最好是引導學生運用5個“W”和1個“H”,(What, Who, Why, When, Where和How)來自由發(fā)揮想象。此外,教學中可采用同伴互練,小組討論,競賽,等多種教學形式,使學生真正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堂中,成為口語交際的主體。
4.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語言家海默斯說: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交際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在全年級,乃至全校舉行英語文化節(jié),舉行英語角,英語手抄報,英語歌曲大賽和英語演講比賽等等和英語相關的校園活動,借這些比賽訓練學生口語,逐漸提高學生英語交際的信心和能力。
四、結束語
小組互動形式相對于大班課堂更利于學生自主、互動地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課堂交流的機會。幾個小組同時活動,語言練習、語言使用的高頻率使教學任務與目標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得到最大效益的實現(xiàn)。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必須要持之以恒。只要教師運用好分組學習的組織策略和設計好小組學習任務,給予學生一個寬松愉快的交際氛圍和舞臺,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會獲得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