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國力
跳傘驚魂安全著陸
奧格雷迪毫不猶豫地操縱著降落傘,向遠處的一片茂密的叢林飄落下去,他要借助叢林這個天然屏障做掩護。
降落傘在飛快地下降,4000米……3000米……突然,他發(fā)現(xiàn)前下方是一條白帶子似的公路,公路上有卡車在行駛,其中有一輛卡車上坐著一些全副武裝的士兵。奧格雷迪最擔心的就是聽見車上士兵的槍聲,因為現(xiàn)在他毫無還手之力,幾乎就是一個活靶子。好在這些士兵并沒有朝他開槍。降落傘落入?yún)擦种械哪且豢?,他用兩臂緊緊地護住了自己的臉部、頭部,無情的樹枝沒有傷害他。
雙腳一落地,奧格雷迪便立即脫開傘背帶,箭一般地向叢林深處飛奔。因為他知道,降落地點很快就會被塞軍包圍,必須在塞軍趕到之前離開這個危險的地區(qū)。
找了一片濃密的樹叢躲了進去,奧格雷迪伏下身子,趴在地上,仔細地觀察周圍的動靜。此刻他想起在飛行學校進行生存訓練時學到的知識:“當你不得不棄機跳傘,那么落地后你必須找一個極為隱蔽的地方躲起來。白天所要做的就是休息,保持體能,養(yǎng)精蓄銳。當太陽下山之后,你就可以去干你要做的事情?!爆F(xiàn)在他正按照這話去做。
這是意志、毅力與心理的多重考驗。奧格雷迪一動也不動地趴在叢林中,直到太陽落山,天空暗了下來。叢林中除了樹葉搖擺時發(fā)出的響聲,一切都平靜了下來。奧格雷迪翻身坐了起來,他開始檢查自己身上還有些什么裝具和物品。
不可或缺的應急救生物品
奧格雷迪最先想到的是救生電臺,這是與營救飛機進行聯(lián)絡的重要工具。他摸了摸左胸前的口袋,救生電臺完好地裝在里面。然后,他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檢查救生背心各部位的小兜。他先后找到了全球定位系統(tǒng)接收機(GPS系統(tǒng))、指南針、信號彈、信標機、燃火棒、急救包、吸水海綿和一些救生食品。他的腰間還掛著那把9毫米口徑的手槍。發(fā)現(xiàn)應急救生物品幾乎一樣不少地帶在身上,他的心稍稍平靜下來,他知道這些裝具和物品可以幫助他生存下去。
這時,奧格雷迪感到自己的肚子在咕咕地叫,他實在是又渴又餓,馬上把隨身帶的食物吃掉了一大半。天亮之前,奧格雷迪在叢林深處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洞穴,趕緊鉆了進去。洞穴的空間只能容納一個人,并且散發(fā)著陣陣涼氣,他不禁打了一個寒顫。那張“救生圖”派上了用場,奧格雷迪把它蓋在身上用來抵御寒冷。他知道,這個小小的洞穴將陪伴他度過一個漫長的白天。
從太空到海面的立體搜尋網(wǎng)
就在奧格雷迪身陷叢林的第一個夜晚,美軍下決心一定要把他營救回來。于是,一個精心策劃的營救方案誕生了。
美軍首先建立了一個從太空到海面的立體搜尋網(wǎng):太空中正在運行的兩顆間諜衛(wèi)星立刻投入到了尋找奧格雷迪的行動中去。它們沿著奧格雷迪墜機的航線,分別拍攝地面照片,然后把照片發(fā)回五角大樓,供營救人員分析;在空中,北約的飛機在電子干擾飛機的陪伴下,尋找可能出現(xiàn)的無線電信號;在海上,一個小型的艦隊做好了一切營救的準備。美國的諜報人員也出動了,他們從各種渠道打探有關奧格雷迪的消息。
可是,一連兩天沒有得到一點消息。就在這時,波黑的塞族領導人通過電視畫面給美軍帶來驚人的消息:被擊落的飛行員已被活捉,并當作人質(zhì)扣壓起來!美軍聽到這個消息,吃驚不小,但是并沒有放棄營救計劃,并且經(jīng)過詳細分析,得出結論:飛行員不在塞族人手中,他一定還活著,就在飛機墜落的那個地區(qū)。
吃螞蟻、喝雨水、制定秘密營救計劃
此時的奧格雷迪還在波黑的叢林中,經(jīng)受著生與死的考驗。除了要躲避塞族人的搜捕,他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食物和水。肌腸轆轆的奧格雷迪在叢林中享用了螞蟻“美餐”后,從救生背心的口袋中拿出了一塊有兩個手掌般大小的海綿,在空中不停地揮動,吸取空中的雨水,又從樹枝、樹葉、草葉上沾取雨水,他拼命地吸吮那塊海綿來解渴。(這里需要提醒大家,吃螞蟻是軍人在野戰(zhàn)條件下的一種生存手段,并非任何螞蟻都能食用,小讀者千萬不要盲目模仿,隨便抓螞蟻來吃?。?/p>
“吃飽喝足”之后,奧格雷迪拿出了跳傘后一直沒有使用過的發(fā)報機,調(diào)整好頻率,用莫爾斯電碼發(fā)出了一串電波,盼望隊友們能收到他發(fā)出的這些信號。
就在奧格雷迪咀嚼螞蟻的時候,一個秘密營救他的計劃在五角大樓形成了。這個營救計劃對于一個飛行員來說,實在是夠龐大的了。營救計劃涉及到陸、海、空和海軍陸戰(zhàn)隊4個軍兵種的協(xié)調(diào)配合。
雖然營救計劃制訂得非常周密,兵力的配備也很強大。但是,奧格雷迪此刻在哪里?怎樣才能和他取得聯(lián)系?這是營救工作最關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