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雙 潘彥平 曹寧 白述明 張庭凱 張君卿
摘要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白楊透翅蛾(Parathrene tabaniformis Rottenberg)是北京地區(qū)為害楊樹林網的重要蛀干害蟲。參照國內外對有害生物風險評價的分析方法,結合北京地區(qū)森林資源狀況和病蟲害發(fā)生發(fā)展情況,對其風險性進行了分析和評價。應用綜合分析法風險評估表明,光肩星天牛屬高度危險,桑天牛、白楊透翅蛾屬中度危險。
關鍵詞北京;森林有害生物;風險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S7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04-01000-02
作者簡介孫靜雙(1977- ),男,北京房山人,高級工程師,從事林木病蟲害研究、防治工作。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桑天牛(Apriona germari)、白楊透翅蛾(Parathrene tabaniformis Rottenberg)3種林業(yè)有害生物,均為北京地區(qū)楊樹重要的蛀干害蟲。楊樹防護林網在保持水土、調節(jié)氣候、防風固沙、木材生產和保障農業(yè)穩(wěn)產高產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有效地防范有害生物的傳播擴散,直接關系到北京市森林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對外貿易安全[1],為確定3種林業(yè)有害生物在北京市的危害性,筆者根據林業(yè)檢疫性有害生物危險性評定方法和評定指標,對其危險性進行綜合評價。
1定性分析
1.1有害生物的市內分布狀況北京市有林地面積1 046 096.37 hm2,其中以北京楊為主的楊樹達10余種,楊樹林面積達63 886.75 hm2。根據林業(yè)有害生物普查結果,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白楊透翅蛾在北京地區(qū)均有分布。2012年底,光肩星天牛主要分布在大興、房山、豐臺、昌平,發(fā)生面積480 hm2。桑天牛零星發(fā)生。白楊透翅蛾主要分布房山、昌平。
1.2潛在的經濟危害性蛀干害蟲不易被及時發(fā)現,種群增長穩(wěn)定,天敵控制弱,易遠距離被動擴散,控制難度大[2]。北京氣候干燥,水資源嚴重缺乏,造林難度相對較大,3種蛀干害蟲的侵入,使北京以楊樹為絕對優(yōu)勢的防護林網的健康和綜合效益受到威脅。光肩星天牛為害嚴重地區(qū),被害株率高達30%。桑天牛被害株率1%。白楊透翅蛾經常發(fā)生在廢棄苗圃,被害株率可達5.2%。因此,若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入侵和危害,北京各地的防護林、用材林可能有毀滅性的危險,將對經濟和生態(tài)造成巨大損失。
楊樹是主要工業(yè)原料樹種之一,各國對其進口檢疫和處理工作非常重視,如美國及歐洲各國要求進口原木必須剝皮,對具有樹皮或害蟲的木材一律予以熏蒸處理甚至限制進口季節(jié);許多國家均將天??坪οx列入了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并嚴禁傳入,如美國、埃及等國禁止所有林木蛀干害蟲入境,歐盟規(guī)定進口木材及木質包裝不得帶有直徑大于3 mm的蟲孔等[3-4]。
1.3寄主植物的經濟重要性這3種有害生物寄主主要是楊屬(Populus)植物,而楊樹是北京地區(qū)主要造林樹種。大面積人工造林除滿足木材需求外,主要功能還在于改善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安全,為社會經濟健康發(fā)展提供保障。
1.4傳播擴散的可能性光肩星天牛、桑天牛幼蟲都具有很強的抗逆性,在楊樹木材及其干燥木材中存活時間久,極易隨木材和木質包裝實現遠距離傳播。適生范圍很廣,北京及周邊地區(qū)均為適生區(qū)。除成蟲期外,整個生活史大部分時間都在枝干內度過,在侵害初期疫情往往不易被發(fā)現;藥劑難以接觸蟲體,防治難度極大。白楊透翅蛾主要隨苗木遠距離傳播。
上述3種有害生物由于其生活史絕大多數時間在樹干內部,隱蔽性強,目前尚無良好的藥劑和施藥方式,防治成效不理想。北京地區(qū)楊樹栽培面積大、分布范圍廣,苗木及木材調運普遍,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白楊透翅蛾傳播擴散的潛在危險性很大,且一旦傳入新區(qū)并定殖,一般難以根治。
2定量分析
2.1有害生物危險性分析指標體系的建立按照林業(yè)有害生物的分布、潛在危害性、受害寄主重要性、傳播和蔓延的可能性和防治難易程度,結合北京市森林資源、生活經濟狀況等建立綜合的評價指標體系并給予指標賦分(表1)。
根據定性分析和各評判標準,對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白楊透翅蛾按3、2、1、0四個等級打分(表1)。
2.2危險性綜合評價值的計算按照有害生物危險性定量分析計算公式,分別進行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白楊透翅蛾各風險性R值的計算(R=5p1·p2·p3·p4·p5),p1為表內賦值,p2=0.7p21+0.2p22+0.05p23+0.05p24,p3=Max(p31,p32,p33)p4=0.2p41+0.1p42+0.1p43+0.35p44+0.25p45,p5=0.25p51+0.5p52+0.25p53。并將R值按2.5~3.0為特別危險,2.0~2.4為高度危險,1.5~1.9為中度危險,1.0~1.4為低度危險進行分級[5-6](表2)。
3結論與建議
(1)林業(yè)有害生物風險性分析結果表明,在北京地區(qū)光肩星天牛屬于高度危險,桑天牛、白楊透翅蛾屬于中度危險。
(2)加強監(jiān)測和檢疫,控制擴散蔓延傳播。在發(fā)生地周圍建立健全監(jiān)測網絡,嚴密監(jiān)控桑天牛、白楊透翅蛾,特別光肩星天牛的發(fā)生發(fā)展動向,為及時治理提供可靠、詳實的依據。強化木材、大苗木調運過程的檢疫力度,杜絕疫木外流;及時清除疫木,嚴格采取劈剝、解板、粉碎或燒毀等措施進行處理和滅蟲。
(3)有害生物風險性分析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分析的可靠性和系統(tǒng)性取決于對該有害生物相關信息的掌握和了解程度。由于各有害生物的生物學、生態(tài)學、檢疫和防治技術等方面的復雜性,使其信息有許多不確定性、模糊性,難免給有害生物的風險性定量分析和綜合評價增加難度[1]。為此,應加大科研攻關的力度,系統(tǒng)地收集疫情數據,建立疫情數據庫和公開透明與科學的風險性評估體系,定期對可能影響北京市森林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社會經濟安全的有害生物開展分析與評價,提出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
參考文獻
[1] 黃海勇,黃吉勇.松材線蟲等5種有害生物在貴州省的風險分析[J].中國森林病蟲,2005,24(6):14-16.
[2] 駱有慶,劉榮光,劉乃生.楊樹天牛災害可持續(xù)控制策略與技術[J].中國森林病蟲,2002,21(1):33.
[3] 張力.重慶市黃斑星天牛風險性分析[J].植物醫(yī)生,2005,18(5):23-24.
[4] 閆衛(wèi)明,柴洲泮,葛紅霞.黃斑星天牛風險性分析[J].甘肅科技,2005,21(1):170-171,158.
[5] 蔣青,梁憶冰,王乃揚,等.有害生物危險性評價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植物檢疫,1995,9(4):208-211.
[6] 宋玉雙,楊安龍,何嫩江,等.森林有害生物紅脂大小蠹的危險性分析 [J].森林病蟲通訊,2000,19(6):34-37.
(上接第999頁)
[2] 江洪.草履蚧的重要天敵——紅環(huán)瓢蟲的初步研究[J].昆蟲天敵,1980(1):17-23.
[3] 張軍靈,王小紀,高存勞,等.紅環(huán)瓢蟲生物學習性及對草履蚧林間控制技術[J].陜西林業(yè)科技,2002 (3):35-37,66.
[4] 虞國躍,王建紅,任桂芳.三種紅瓢蟲的識別及雄性外生殖器的描述[J].昆蟲天敵,2006,28(2):49-54.
[5] 王金鳳,李素艷.木槿蚜蟲的克星——紅點唇瓢蟲異色瓢蟲紅環(huán)瓢蟲和七星瓢蟲[J].河北林業(yè)科技,1999(4):24.
[6] 郭加忠,郭同斌,王虎誠,等.紅環(huán)瓢蟲的生物學與應用技術研究進展[J].江蘇林業(yè)科技,2010,37(4):50-54.安徽農業(yè)科學,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4,42(4):100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