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忠林 劉德輝
【題目一】
圖1 示意1 月、7 月北半球緯向風的平均風向及風速(單位:m/s)隨緯度和高度的變化。讀圖回答1 ~2 題。
1.圖中風向和風速季節(jié)變化最大的點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地理現(xiàn)象與圖中風向、風速緯度分布規(guī)律相似的是:
A.氣溫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勢起伏 D.洋流分布
解析:第1題,考查地理圖表的判讀能力。本題圖表閱讀的關鍵是要找到①②③④各地1月和7月的對應點。圖示①地緯度約為60°N,7月風向為西風,風速為10m/s,1月風向為西風,風速為5~10m/s;②地緯度約為20°N,7月風向為東風,風速為5m/s,1月風向為西風,風速為10~15m/s;③地約為5°N,7月風向為東風,風速為5m/s,1月風速0m/s;④地約為50°N,7月風向為西風,風速為15~20m/s,1月風向為西風,風速為20m/s;通過比較,②地的風向和風速變化最大。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
第2題,圖示反映北半球風速和風向隨緯度的變化。選項中與風速、風向變化密切相關的是洋流分布,洋流形成的主要動力是大氣水平運動。低緯度地區(qū)主要為東風,洋流向西流;②地風向隨季節(jié)發(fā)生變化,所以形成季風洋流;中緯度地區(qū)為西風,形成西風漂流。所以本題選擇D選項。
參考答案:1.B 2.D
陶忠林/江蘇省啟東市匯龍中學(226200)
【題目二】
圖2為某時北半球某緯線上不同經度的太陽高度圖。讀圖回答1~5題。
1.此刻,北京時間為:
A.3:20 B.9:20 C.15:20 D.21:20
2.此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
A.0° B.5°N C.15°N D.23°26′N
3.6月22日,該緯線上的最小太陽高度為:
A.6°34′ B.8°26′ C.21°26′ D.21°34′
4.此日,下列現(xiàn)象可能發(fā)生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時針方向運動
B.北京日出方向為東偏北
C.甲、乙兩地太陽高度最大值為15°
D.巴西高原呈現(xiàn)草類茂盛的景象
5.此日某時刻,該緯線上甲、乙兩地的太陽高度均為15°,則甲、乙兩地之間最短地面距離是:
A.1 650km B.3 330km C.4 950km D.6 600km
解析:該組試題以同一緯線上的太陽高度分布為切入點,考查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經緯網的計算和區(qū)域定位等,進而考核考生解讀信息、調用知識、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該組試題,文字信息較少,“解題”信息呈現(xiàn)在“圖”上,對考生的讀圖能力要求較高,整體來看試題有難度。
第1題:該緯線上,110°W經線經過正午位置,地方時為12點,則70°E地方時為0點,120°E經線地方時為北京時間3:20。
第2題:圖中顯示該緯線所有經度太陽高度都在0°以上,并且正好出現(xiàn)極晝,假設該緯度為α,此時直射點緯度為β,并且位于北半球,則α+β=90°,該緯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為30°,則30°=90°-(α-β),計算出α=75°N,β=15°N。
第3題:該緯線為75°N,當直射點位于15°N時,正好出現(xiàn)極晝,最大太陽高度為30°,最小太陽高度為0°。隨著直射點北移,該地持續(xù)為極晝,但太陽高度全天在0°以上,太陽高度增加數(shù)值為太陽直射點距離15°N的緯度差,直到夏至日太陽最高,最大太陽高度即正午太陽高度為30°+(23°26′-15°)=38°26′,此時的最小太陽高度為0°+(23°26′-15°)=8°26′。之后太陽高度開始減小,減小的數(shù)值為太陽直射點移動的緯度范圍,直到直射點到達15°N,該地極晝結束。
第4題:此日,75°N緯線正好出現(xiàn)極晝,直射點位于15°N,北半球為夏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順時針方向運動;北京日出為東北方向;甲、乙兩地都位于75°N緯線上,只是經度不同,正午太陽高度即最大太陽高度相同,都是30°;巴西高原屬于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此時為干季,草類枯黃。
第5題:本題考查的是球面兩地最短距離的知識,兩地最短距離是經過地心和地表兩地的平面與地表交線的劣弧長度。甲、乙兩地都位于75°N緯線圈上,此刻太陽高度相同,正好位于該緯線圈正對面的兩個點上,兩地之間最短地面距離是經過北極點的經線段,跨30個緯度,長度為111km×30=3 330km。
參考答案:1.A 2.C 3.B 4.B 5.B
劉德輝/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第一中學(0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