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綺璇
步入春季的第一場小雨,把天映襯得灰蒙蒙的。
雨不是很大,入春時節(jié),這樣的雨卻更有一番韻味,淡淡地勾勒出朦朧的霧氣。
玻璃窗中,臺燈投出暗白色的光,直射在面前的書頁上。
幾聲嬰兒般的啼哭將我從書中驚醒,那聲音似近似遠,卻很是清晰。我忽地感到詫異,鄰居家也沒有剛出生的孩子,又哪來嬰兒的啼哭呢。
我走到窗前,尋聲望去,院子里的車庫前,一只小貓蜷縮在角落里。那是一只白貓,只是身上的泥水太多,已經(jīng)很難辨認了。
我突然想起別人說的,有些貓的叫聲,與嬰兒無異。
地面潮濕,不停地有雨滴打在地面上。小貓的身子又往里縮了縮,可能是冷,也可能是不習慣這潮濕的環(huán)境??墒窃倏s到哪里去呢。
一聲一聲,嗚咽的、嬰兒般的啼哭在整個小區(qū)內(nèi)回響。路上行人很少,即便有行人,在經(jīng)過它的時候也只是匆匆路過,連看也不看一眼。
我開始為這只小貓祈禱,祈禱有一個好心人,看見它,發(fā)現(xiàn)它,領回家。
雨漸漸停了,烏云漸漸散去。
第一個駐足的是一個農(nóng)民工,停下來看兩眼它,便匆匆地走了。
第二個駐足的是一個院子里的老奶奶,她的手里拿著一個白色塑料盒,里面裝著吃剩下的魚肉、魚骨頭。放到了小貓面前,輕輕地搖了搖頭,然后走了。
小貓慢慢地起身,走到塑料盒前,輕輕地嗅了嗅,用爪子拔了拔,然后將頭埋到塑料盒子里。
第三個駐足的是一個初中女學生,她半蹲在小貓面前,用手摸了摸它的頭,然后背著書包一蹦一跳地走了。
之后,來的是幾個小孩子,邊吵邊鬧地往這邊跑,不知道誰喊了一句:“看,小花貓。”
咯咯的笑聲傳來,他們圍到一起不知道說了什么。
幾個調(diào)皮的小男孩在路邊撿起石子朝小貓打去,可能是在比誰能打中那只可憐的小家伙。
石子打地聲,小貓的號叫聲,孩子們的不知世事的笑聲,混雜在一起。
小貓在石子的擊打下倉皇地逃竄,白色的塑料盒被打翻,魚骨、魚肉撒了一地,濺起水花。
小貓一瘸一拐地逃離這個地方。
房檐上的水滴滴落,匯聚到一起,像眼淚一樣,一滴一滴,直擊我的心里。
【點評】
這是作者的一篇隨筆。作者有敏捷的才思,善于觀察生活,把握每個瞬息。文中,這一場冷雨“直擊到我的心里”,也同時撞擊著讀者的心扉。“冷漠”,這是一個時代性的問題。人們在物欲中輾轉,猛然回頭,驚覺自己的“冷”。作者的慚怍無疑會傳遞給每個人,這便是“小”中表現(xiàn)出的“大意義”!
(指導教師 時長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