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友唐
冼星海在延安四次指揮《黃河大合唱》
★文/李友唐
《黃河大合唱》詞作者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張光年,湖北光化人?!饵S河大合唱》是同曲作者冼星海的第四次合作。他1929年加人中國共產(chǎn)黨。光未然比冼星海(1905年生)小8歲。1937年,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冼星海在演劇二隊。他們二人在兩年間三次合作,寫出《新中國》《新時代的歌手》《戲劇抗戰(zhàn)》《紀念五一》等優(yōu)秀歌曲。
1939年春天,光未然率領抗敵演劇三隊,在晉西骨折,送延安的邊區(qū)醫(yī)院治療。冼星海I938年11月來到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教作曲、指揮,并擔任音樂系主任。他聽說老朋友受傷來延安,急忙到醫(yī)院看望。他們談好再來一次合作。光未然曾陸續(xù)寫成長詩《黃河吟》。冼星海的提議,觸發(fā)了他的靈感:就寫黃河。
當時,光未然左臂腫脹,行動不便。他把演劇三隊的胡志濤叫來,他口述了5天,8首共4 0 0行的《黃河大合唱》歌詞完成了。歌詞寫完后,193 9年3月11日晚,光未然把冼星海請來,并有魯藝和演劇三隊的七八個專業(yè)人員參加。朗誦一結束,大家都鼓掌稱好。
從3月26日起,冼星海投入緊張的譜曲工作。每天早上光未然派田沖去魯藝取回前一天寫出的部分,由演劇三隊試唱并提意見.第二天,去冼星海那里取稿時,再把意見反饋過去?!饵S河船夫曲》《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是一次完成的;《黃河頌》《黃河怨》多次修改!經(jīng)過6天日夜奮戰(zhàn),《黃河大合唱》誕生了。
冼星海指揮演出了4次。(一)19 3 9年4月13日,演劇三隊和魯藝聯(lián)合在陜北公學禮堂首次公演。合唱隊、樂隊各5 0人。合唱隊以三隊為主,樂隊以魯藝為主,冼星海擔任指導和指揮。因排練時間倉促,演劇三隊女聲領唱跑了調。他在日記中寫:“第三隊女聲唱走音,給觀眾不好的印象。整個曲子,他們覺得宏偉。”
(二)5月11日,為紀念魯藝成立一周年演出。合唱隊擴大至百人,女隊員進行了化妝。毛澤東、劉少奇、陳云等中央領導人親臨觀看。高懸的幾盞汽燈把禮堂照得雪亮。演出結束,毛澤東帶頭起立鼓掌說:“好!好!”
(三) 6月28日,延安舉行“歡迎周恩來、秦邦憲回延安大會,冼星海指揮獻演《黃河大合唱》。周恩來給冼星海題詞稱贊:“為抗戰(zhàn)發(fā)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
(四)1940年2月26日,在中央大禮堂歡迎國民政府軍委政治部三廳電影隊,合唱隊增加到500人,場面十分壯觀。演出結束,電影隊隊長應云衛(wèi)上去抱住冼星海,連聲說:“偉大!感動!偉大!感動!”
不久,冼星海奉黨的派遣,同攝影家吳印咸一起,攜帶延安拍攝的紀實片《延安與八路軍》,于1940年5月4日去蘇聯(lián)制作(當時延安無此條件)。不久,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他身患多種疾病,吃盡苦頭,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年40歲。
毛澤東說:《黃河大合唱》百聽不厭!毛澤東為他題寫悼詞:“人民的音樂家”。周恩來稱《黃河大合唱》是抗戰(zhàn)的怒吼、大眾的呼聲。從193 9年起,全國出版幾十種版本的《黃河大合唱》?!饵S河大合唱》是中國現(xiàn)代音樂的傳世經(jīng)典,是一座高大的豐碑,將永遠在中華大地上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