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精度數字高程模型項目通過驗收
本刊訊 記者趙倩報道,2014年1月19日,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召開“山西省高精度數字高程模型項目”驗收會。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張寶玉、紀檢組長王喜瑞、總經濟師王秀珍及相關處室負責人出席驗收會。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總工胥燕嬰、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調研員王權、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高級工程師陳軍、河北省地理信息局高級工程師曹立、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總工秦炎平、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高級工程師沈俊崢、太原理工大學教授張錦等專家組成的驗收組對項目進行了驗收。
會上,與會專家聽取了項目實施單位山西省測繪工程院的項目工作報告和技術報告,審閱了相關文檔資料,觀看了項目應用成果演示,經現場質詢和討論,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該項目利用機載雷達數據獲取及處理技術,生產了覆蓋全省15.6萬平方公里3m× 3m格網的數字高程模型(DEM)及數字地表模型(DSM)數據,完成了項目規(guī)定全部任務;通過均勻分布于全省范圍內的3269個檢查點進行檢測,最大高程誤差-0.78米,中誤差±0.15米,符合項目設計的精度指標要求;首次在國內采用LiDAR機載激光掃描系統(tǒng)進行了全省范圍、復雜地形的大規(guī)模生產作業(yè),技術路線先進;建立了大區(qū)域機載激光掃描生產技術體系,形成了高效、高精度、高一致性的數字高程模型的生產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基礎地理信息的快速獲取、處理水平,為豐富和加快更新山西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提供了技術支撐。
據了解,該項目從2009年9月立項,投資5000余萬元。有2個創(chuàng)新點,一是針對測區(qū)每航帶激光點云數據的視準軸誤差改正;二是航帶平差在激光點數據處理中的應用。目前建設成果已在山西省數字城市建設、地理國情普查、基礎測繪生產得到了很好應用,將在城鎮(zhèn)化建設、資源開發(fā)、國土規(guī)劃、水利建設、林業(yè)調查、地面沉降和塌陷檢測等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為全省資源性經濟轉型提供測繪地理信息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