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平邑縣人民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山東 臨沂 273300)
構建護理防控體系對白血病患者化療期間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
吳愛麗
(山東省平邑縣人民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山東 臨沂 273300)
目的 探討白血病患者化療期間的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80 例白血病化療病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 40 例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40例除接受常規(guī)護理外,再進行構建護理防控體系的護理干預措施,分別在干預前、干預1周后,對兩組住院患者進行生活質量與舒適度的評估和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 治療前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前的舒適度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的舒適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38,P<0.05)。觀察組護理后滿意度為 95.00%;對照組護理后滿意度為 60.00%,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對白血病化療患者進行構建護理防控體系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護理質量。
白血??;化療;護理防控體系;生活質量
白血病是一種惡性的造血組織疾病,患者造血組織無限增生的無核細胞會侵入血液并吸附正常細胞的細胞核,嚴重威脅患者生命[1]。目前對于白血病的治療多以化療為主,但是白血病化療期會有多種并發(fā)癥發(fā)生,加重患者的病情,影響患者的康復[2],極大地影響了患者的生活。隨著對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日益重視,構建護理防控體系逐漸建立,并成為提高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內(nèi)容。近年來對護理防控體系的研究有一定的進展,尤其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因素與應對措施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認識。臨床發(fā)現(xiàn)白血病化療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并且多采用化學療法,化療藥物會進一步損害人體的免疫功能,影響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質量[3],因此對此類患者采取護理防控體系具有重要意義。筆者經(jīng)過兩年的臨床觀察,取得了滿意的結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山東省平邑縣人民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進行治療的白血病患者8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30~76歲,平均(59.69 ±12.44)歲;化療療程7~24 d,平均(14.5±2.4)d。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2~76歲,平均(58.30±12.33)歲;化療療程7~26 d,平均(15.1±2.6)d。兩組患者均無其他干擾性疾病,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理分期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入選患者均已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2個周期的化療。以21 d為1個周期,連用2個周期[4]。對照組患者給予化療相關的護理措施。觀察組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建立護理團隊,針對患者的不同并發(fā)癥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疾病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護理策略,護理的方法包括對患者宣教和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患者自我調節(jié),非藥物性干預以及藥物干預。在宣教過程中應當著重強調生活質量受到影響是進行抗腫瘤治療的患者通常要經(jīng)歷的一個過程,并不一定意味著疾病的進展。非藥物干預主要包括運動、體力恢復治療、營養(yǎng)咨詢及心理社會干預。在這些方法中,運動在增加機體功能方面已得到廣泛的經(jīng)驗和支持。適當?shù)幕顒尤缟⒉降饶軠p輕疲乏。鍛煉對疲乏有效的理由在于:因活動減少而引起活動能力下降,就必須用更多的能力來勝任日常生活活動,有氧鍛煉已被證明對緩解疲乏有積極效果。鍛煉方法多樣,包括:適當?shù)挠醒蹂憻挘缟⒉?,打太極拳,做體操、家庭步行器,騎自行車等。行化療的白血病患者多數(shù)會因各方面壓力有焦慮的表現(xiàn)。對此的護理方法為:經(jīng)常主動和患者溝通,積極的關心和安慰患者并教授各種臨床注意事項,將治療和護理方法、目的告知患者,并及時把患者康復情況讓患者知曉,讓患者看到自己的病情正在一點點好轉。另外向患者講解恢復良好的病例,增加患者對抗病魔的信心,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5]。在進行護理干預時,應做好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持以真誠的態(tài)度,給予患者幫助和安慰。并對患者進行耐心的講解,包括疾病痊愈信息,手術醫(yī)師技術等,以緩解患者不安、焦慮等負面心理。尊重、保護患者隱私,關心、體貼患者。進行每項操作時,均應保持動作輕柔、穩(wěn)妥,并做到體貼入微,對患者及患者家屬做好解釋工作。對提高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藥物包括:促紅細胞生成素(當存在貧血時)、精神刺激性藥物、選擇性的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和低劑量的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另外,教會患者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量多餐,選擇富有營養(yǎng)的飲食,忌酒類和含咖啡因的食物),必要時采取胃腸外營養(yǎng)。
1.3 評價方法
生活質量評價標準采用EORTC QLQ-C30(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生命治療核心量表)?;颊呤孢m度比較采用Kolcaba簡化的舒適狀況量表評價患者接入手術后0、1、2、3 h的舒適度,總分<60分為低度舒適,60~90分為中度舒適度,>90分為高度舒適[6]。滿意度獲取通過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滿分100分,其中80~100分為滿意;60~79為基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20.0版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百分率表示,組間檢驗分析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注:*表示與對照組治療前比較P>0.05,#表示與治療前和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對照組(n=40)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日?;顒?15.25±2.54 19.34±2.17 15.38±2.43 15.21±3.22社會家庭生活 14.22±1.66 18.34±1.87 14.94±1.73 14.14±1.64情緒方面 15.52±2.75 19.66±3.36 15.96±2.84 14.64±2.26活動能力 11.24±3.77 15.85±4.98 11.29±3.96 10.86±3.38其他附加關注 14.24±4.37 17.24±4.45 14.74±4.34 13.74±3.96總積分 69.52±5.94* 88.68±6.46# 69.62±5.96 66.64±5.47項目 觀察組(n=40)
2.2 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
患者舒適度比較采用Kolcaba簡化的舒適狀況量表評價患者的舒適度,總分<60分為低度舒適,60~90分為中度舒適度,>90分為高度舒適。觀察組患者干預前的舒適度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的舒適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38,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表[()分]
表2 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表[()分]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0 60.43±7.35 82.92±1.42對照組 40 61.37±6.43 66.4±2.50 P ->0.05 <0.05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滿意度為95.00%;對照組護理后滿意度為60.00%,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白血病患者化療期間,由于疾病本身已經(jīng)化療藥物等因素導致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生活舒適度受到嚴重影響。盡管癌癥患者生活質量差的出現(xiàn)率高,但由于以往對患者舒適度的重視不足,不適的原因大多被簡單地歸因于化放療的不良反應,還常被認為是癌癥及治療中不可避免的伴隨癥狀[7]。近年來對化療期間生活質量的護理雖有了新的研究和認識,如一項研究表明,有52%的經(jīng)歷化療的患者未告之醫(yī)師自己的不適癥狀,即使少數(shù)患者有告知,醫(yī)師給予的建議往往是多休息及睡覺[8]。已知過分的制動會導致功能減退,過多休息不利于生活質量的提高。另外,化療患者常有的睡眠障礙,實非睡眠時間不夠,而是睡眠的質量差。只有通過構建起針對性的護理體系,才能從根源上改變化療患者的生活質量。
根據(jù)影響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發(fā)生因素,總結出一系列的干預措施,所謂防控體系是指醫(yī)護人員能夠通過努力實現(xiàn)的規(guī)范化干預措施。防控體系干預主要包括運動、體力恢復治療、營養(yǎng)咨詢及心理社會干預。在這些方法中,運動在增加機體功能方面已得到廣泛的經(jīng)驗和支持。運動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包括住所周圍的漫步、使用器械等。鍛煉要根據(jù)情況量力而行,做到適度,一日曝十日寒最無益[9]。社會心理干預亦取得了許多經(jīng)驗方面的支持,比如讓患者融入某個群體或享受家庭搬的溫暖,或患者個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機構組織宣教均對緩解期癥狀有所幫助[10]。
對于護理人員而言,構建護理體系首先應做好自身準備工作。對患者化療的進行,做全面的了解,包括化療方案、化療時間、化療過程中出現(xiàn)并發(fā)癥等,應重視護理人員的化療前準備,重視化療期間并發(fā)癥觀察,制定護理措施,制定護理計劃。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全面的了解,針對性、有計劃、系統(tǒng)的,制定護理干預措施,進行對癥施護,可協(xié)助患者保持舒服的體位,如臥位、半臥位等[11],對其注意力進行分散,如與患者交談,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等。
通過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干預前的舒適度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的舒適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38,P<0.05)。治療前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后滿意度為95.00%;對照組護理后滿意度為60.00%,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針對采取有體系化的護理措施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了護理質量。
[1] 韓冬梅,李靜,姜宏春,等.白血病病人化療的全方位護理效果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6):842-844.
[2] 蘇文瓊.預見性護理在急性白血病化療并發(fā)癥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8):70-71.
[3] 文朝陽.癌癥患者與疲勞[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0):767-768.
[4] 方積乾.生活質量測定方法及應用[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0:49-53.
[5] Zhu H,Zhou Z,Xue Q,et al.Treatment modality selection and prognosis of early stage smallcelllung cancer: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a single cancer institute[J]. Eur J Cancer Care (Engl),2013, 7(6):1022-1025.
[6] Toyokawa G,Takenoyama M,Ichinose Y,et al. Do mutations of the 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 gene exist in small-celllung cancer [J]. J Thorac Oncol,2013,8(11):103-105.
[7] 李艷輝.白血病化療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2,7(24):202-203.
[8] 薛秀娟,許翠萍,楊雪瑩,等.癌因性疲乏測評工具及評價指標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9):859-860.
[9] 楊小平,王維利,張淼.腫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可控性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1):1039-1041.
[10] Brahmer JR,Tykodi SS,Chow LQ,et al. Safety and activity of anti-PD-L1 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J]. N Engl J Med,2012,366(26):55-65.
[11] 胡婷婷,陳嘉莉,許章英,等.護理干預對癌因性疲乏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6):509-510.
R473.73
:B
:1671-8194(2014)30-0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