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丹丹
摘 要:曾經(jīng)讀到中國教師報杜郎口中學教師李保國的《讓課堂火起來》一文的一個觀點:“教師保持良好的心情是讓課堂火起來的首要因素”深深觸動了我。不禁開始反問自己:多少次我把本不該屬于課堂的情緒展示在學生面前,硬生生的毀了一節(jié)課呢? 不僅如此,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踢貓效應”。即: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一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系鏈條依次傳遞。而學校教育正是一個大環(huán)境,教師是其中的一份子。他們情緒的好壞勢必會對他們的教學工作以及教學對象產生影響。
關鍵詞:踢貓效應;教師;心情;影響;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306-01
有這樣一個故事,某公司董事長為了重整公司一切事務,許諾自己將早到晚回。但有一次,他看報太入迷以至忘了時間,為了不遲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駕駛,結果被警察開了罰單,最后還是誤了時間。這位老董憤怒之極,回到辦公室時,為了轉移別人的注意,他將銷售經(jīng)理叫到辦公室訓斥一番。銷售經(jīng)理挨訓之后,氣急敗壞地走出老董辦公室,將秘書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并對他挑剔一番。秘書無緣無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氣,就故意找接線員的茬。接線員無可奈何垂頭喪氣何地回到家,對著自己的兒子大發(fā)雷霆。兒子莫名其妙地被父親痛斥之后,也很惱火,便將自己家里的貓狠狠地踢了一腳。這個故事非常明顯的講述了壞心情對人們生活工作影響以及向弱者的依次傳遞。當踏進教室的第一步時,教師的情緒就決定著一節(jié)課的課堂氛圍,也決定著學生在這節(jié)課的學習狀態(tài),最終決定著整個課堂的效果。
一、教師心情影響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
教學態(tài)度是指教師對待教學工作的較穩(wěn)定而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內在反應傾向。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學態(tài)度,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而教師的良好教學態(tài)度與其心情是分不開的。尊重學生,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信任學生,想方設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勵他們成長。教師熱愛自己所教學科。他能夠虛心好學,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業(yè)務能力,力求使自己成為所教學科的專家,樹立正確的教學態(tài)度。
二、教師的心情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方的智力活動,同時也是一種充滿情感的交流過程、心靈碰撞過程。課堂上,教師的喜怒哀樂總是感染著學生,不同的情緒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效果。心理學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緒,能使學生積極思考,記憶迅速,有利智力活動的進行;而情緒不佳時,如焦慮、懼怕、反感等,思維則遲鈍,記憶困難,不利于智力活動。而教師若具有好心情,就能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用自己良好的情緒感染學生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的重要手段。這種感染作用,一是表現(xiàn)為“以情育情”。二是“以情動人”。
三、教師心情影響教育學生的效果
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情感豐富、朝氣蓬勃的青年學生,他們思維活躍,善于思考,特級教師魏書生說:“人在發(fā)脾氣、憤怒時,是智能較低下的時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斷和荒唐的決定,要做好工作,為了集體,為了國家,也是為了學生,更是為了自己,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少發(fā)或不發(fā)脾氣。”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從育人的角度出發(fā),喜怒哀樂要掌握分寸,要善于控制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善于識別、體察和感受學生的情緒并作出相應的反應,即使面臨突如其來的偶發(fā)事件,教師也要注意保持自己情緒的穩(wěn)定性。尤其當教師面對的是后進生時,教師的寬容、熱情、善于與學生溝通、富有同情心等良好的情緒特征,再加上教師公正公平的態(tài)度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往往會使后進生獲得克服缺點的勇氣和信心。而有的教師不能用發(fā)展的、動態(tài)的眼光看待學生,把嚴厲的訓斥,尖酸刻薄的諷刺挖苦甚至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語言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方法,從而大大降低了教育的效果。
四、心情影響師生關系和課堂教學氣氛
民主、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發(fā)揮角色作用,更好地作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保證之一。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師生有更多的愉悅感,教師樂于教,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學生的內心世界向教師的教育敞開,并迅速地與教師的教學產生一種心理上、情感上的共鳴,進而形成“親其師、信其道”心理效應。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教學氣氛不僅有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學生良好個性發(fā)展和促進心理健康,而學生良好的個性及健康的心理又能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
人們在生活中難免遇到不順心的事。教師的情緒特征有著多方面的深遠影響,所以不利于教學的情緒一定要擯棄于課堂之外。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員來到劇院的時候“應當把自己個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劇院之外”。在某種意義上說,教師也是演員,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遠遠超過演員對觀眾的影響。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運用自己良好的性格感染學生,同時努力克服自身性格中不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征。長久的保持好心情,打造火熱課堂,更會收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程 功.論情感在課堂教學中的功能,2006
[2] 康春榮.教師性格的情緒特征對學生的影響,2001
[3] 李伯黍.燕國材《教育心理學》,華東師大出版社,1994
[4] 張志勇《情感教育論》.北京師大出版社,2004
[5] 張德秀《教育心理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