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武
摘 要:本文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分析比較,對輔導員的概念做了新的詮釋。同時,從理論和實際出發(fā),探索得知高校輔導員素質主要包括思想道政治素質、個人學識素養(yǎng)以及個人業(yè)務能力等三個方面。
關鍵詞:輔導員;素質;構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149-01
近年來,中央和教育部連續(xù)頒發(fā)的政策文件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的輔導員隊伍建設做出了相應規(guī)定,對高校輔導員的素質提出了基本要求。輔導員工作在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線,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以高校輔導員素質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比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二、輔導員素質的概念
“素質”是現(xiàn)代心理學領域中的一個基本概念。不同學者對“素質”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加以了界定?!八刭|”三個屬性:
1、素質是人的深層次的內在特性,是人的身心組織結構整體的要素
2、素質與具體的工作聯(lián)系在一起
3、素質表現(xiàn)在人的行為中,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可見
高校輔導員素質是從事學生工作所必須具備的較穩(wěn)定的思想、政治、品德、知識、能力、心理等各基本特質的總和,是用以完成工作而具備的基本條件。
三、輔導員素質的要求
近年來,中央和教育部連續(xù)頒發(fā)的政策文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的輔導員隊伍建設做出了規(guī)定,對高校輔導員的素質提出了基本要求。要求高校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和思想作風好,理論功底扎實,學歷層次高,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具有較強組織管理能力,善于聯(lián)系實際,結構合理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教育部明確指出高校輔導員必須“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除此之外,高校輔導員應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群眾工作能力以及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同時,還要加強了政治理論及其他科目的學習;新時期新的教育對象,“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特點也為輔導員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輔導員素質的構成。
1、思想政治素質
政治素養(yǎng)主要包括: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否正確,關系到黨和國家的興衰成敗,它是高校輔導員政治本色的根本標志;堅定不移的政治立場。,對高校輔導員而言,堅定不移的政治立場就是其言行必須堅定地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站在維護黨和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的立場上;鮮明的政治觀點。鮮明的政治觀點就是要在重大的原則問題上旗幟鮮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并將其用于指導我們的實踐;較強的政治敏銳性。政治敏銳性是指高校輔導員能夠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把握趨勢,并據(jù)此采取相應的態(tài)度和對策。道德素養(yǎng)主要包括:作為普通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即遵守社會公德,講職業(yè)道德,愛家庭美德;作為輔導員的特殊道德要求,首先是道德境界的高層次性,其次是道德行為的模范性。道德層次越高,道德行為的感染力越強,道德行為的示范效應就越大,可以說道德行為的模范性是道德層次的外化。
2、個人學識素養(yǎng)
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說,要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崗位賦予的工作,就必須掌握廣博的知識、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輔導員個人學識素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政治素養(yǎng)、專業(yè)知識以及綜合知識等三個方面。政治素養(yǎng)包括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用正確的思想教育引導學生,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的指導地位,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裝學生頭腦;善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幫助學生分析、解釋客觀事物,辨別是非真?zhèn)?;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懂教育,按教育規(guī)律辦事等。專業(yè)知識主要包括,包括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tǒng)經驗、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歷史以及心理學、教育學、倫理學、管理學、行為科學等。輔導員專業(yè)知識的廣博,將有助于工作的開展。綜合知識主要包括必要的文化和科學技術知識,例如邏輯學、語言學、文學藝術、市場經濟理論等。只有如此,高校輔導員才能適應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特點,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3、個人業(yè)務能力
交往能力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它主要體現(xiàn)在輔導員的工作圍繞著與學生的交往中,是一項具有社會性質的工作,具體表現(xiàn)為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主要表現(xiàn)為具有組織調動本單位和本部門的力量的能力;具有出謀策劃,協(xié)助領導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具有協(xié)調黨政組織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具有組織群眾性的宣傳隊伍,運用群眾的智慧來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高校輔導員每天與學生交往,在實踐中擁有豐富的學生工作經驗。高校輔導員擁有得天獨厚的實踐資源,在此基礎上,更應該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整理自身經驗,研究學生工作和思政工作,將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因此要具一定的科研能力。此外,作為培養(yǎng)和造就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高校輔導員,應與時俱進,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輔導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主要表現(xiàn)為能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敢于并善于接受各種挑戰(zhàn),自覺地追求新知。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2006.
[2] 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2005.
[3]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4.
[4]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