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曾維芳
“課堂教學評價表”設計應科學嚴謹
■博主:曾維芳
教師每次聽課都會拿到一張“課堂教學評價表”,需要他們課后依照表上的要求進行評價和打分。但“評價表”上的“評價標準”卻讓他們變得無所適從。因為這些“標準”很難與聽課時的感受對應起來,也使原本認為很“科學”的“標準”開始變得模糊及抽象。
事實上,評價是一件十分科學嚴謹?shù)氖?,“評價表”的設計也應該是科學嚴謹?shù)模哂幸欢ǖ膶I(yè)性,需要相關的設計理論作指導。但從目前情況看,與此相關的研究很少。一般的學校更不會花很大力氣去研制一張評價表,其結果往往是一張表只體現(xiàn)一個人的智慧。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實踐的理性解釋,理應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需要對評價內容作系統(tǒng)思考。依照不同的教學理論設計的“評價表”應該是各不相同的。設計者要根據(jù)學校的需求設計適合校情的評價表。針對不同的觀察對象,課堂教學評價表的觀察角度和評價內容也是不同的。教學評價中給教師一定的選擇性,更利于教師特長的發(fā)揮,更利于教師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也利于評課者更客觀更有針對性地評課。教學評價表需要一定的開放性,這里涉及到好課的標準問題。實際上,即便經(jīng)過人們反復推敲出臺一個被很多人認可的標準,但一旦用這樣的標準去對照某一優(yōu)質課時,卻發(fā)現(xiàn)其標準很難一一落實。由于這些標準是把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目標進行細分,再分別加以評判,當這樣一個精細化的評課標準面對整體的、豐富的、變幻的課堂情境時,其中所顯露出的不足是必然的。所以,在評課時要給評課者一定的自主評判的空間。
(博客鏈接:http://taoli.jyb.cn/ home.php?mod=space&uid=1774718&do=blo g&id=851597)
教育微博圈
@林少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應把學習成績作為唯一衡量標準,還應該有讓孩子放松玩耍等內容。過于單調乏味的生活,只能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如易怒、厭學、感情脆弱、多有攻擊性等。
@劉暢:一所學校如果真的在實現(xiàn)教師幸福地教和學生快樂地學上有所作為,那么,通過這些教師和學生以及他們所聯(lián)系著的成千上萬個家庭,形成好學校的口碑是自然而然的事。
@蘇威: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在于抓住兒童的上進心。如果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yǎng)出好的品質。
@黃碧芬:教師的職業(yè)使命是育人教書,是幫助學生盡可能成為一個有利于自我發(fā)展同時有益于社會和諧發(fā)展的人。這規(guī)范了老師應有更充分的對孩子及其發(fā)展現(xiàn)實和需求的尊重和理解,有更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和優(yōu)雅清晰的表達方式。
@唐曾磊:如果家長從孩子小學開始,就做孩子學習的拐棍——代替孩子學習,那么孩子逐漸長大的時候,一定不能自主學習。所以,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習慣,是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李吉林:一個語文老師不僅是要孩子學好語文,還得給他們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
@魯子俞:文學是濃縮的生活。讓兒童欣賞文學、親近文學,不一定是培養(yǎng)未來的作家,甚至也不是為了培養(yǎng)未來的文學愛好者,而是為了心靈的成長。
@魏林:種莊稼,首先要知道各種作物的生長發(fā)育特點,才能適時適量地施肥澆水;治病,要了解每個病人的具體病情,才能對癥下藥;教師,必須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確定教育的方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