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爽 李 橙
(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目的論視角下的旅游文本變譯
孫 爽 李 橙
(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功能翻譯理論把翻譯視為一種目的性行為,其核心理論“目的論”為文本翻譯中的變譯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同時將變譯方法應(yīng)用于文本翻譯,能夠更好實現(xiàn)文本的最高翻譯目的。本文將以旅游文本為例,研究目的論和變譯對文本翻譯的重要作用。
目的論;變譯;旅游文本
“目的論”由德國功能翻譯派學(xué)者費米爾正式提出,他將翻譯目的分為三類:“譯者的基本目的;譯文文本的交際目的;特定翻譯策略或手段要達到的目的。然而目的(skopos)一詞常指譯文文本所要達到的目的,即交際目的”。(張美芳、王克飛,2005:27-28)“翻譯目的論者認為,翻譯是一種交際行為,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即‘目的決定手段’”,翻譯策略必須根據(jù)翻譯目的來確定。(賈文波,2004:46)基于此,“對等理論”所強調(diào)的原文在翻譯中只是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真正指引翻譯的實際是譯文在譯語文化環(huán)境中所期望達到的交際目的。
基于“目的論”的觀點,“譯者在翻譯中完全可以根據(jù)譯文預(yù)期的交際功能,結(jié)合譯文讀者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對譯文的‘期待'、‘感應(yīng)力'或‘社會知識'以及‘交際需要'等等,來決定處于特定譯語語境中文本的具體翻譯策略和手法,不必拘泥于與原文‘對等'而影響譯文在譯語文化環(huán)境中的交際功能”。(賈文波,2014:47)
“變譯”由黃忠廉教授提出,與“全譯”相對,二者的區(qū)分標準是對原作內(nèi)容和形式的保留程度?!白冏g”是“譯者根據(jù)特定條件下特定讀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減、編、述、縮、并、改、仿等變通手段攝取原作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思維活動和語際活動?!?黃忠廉,2004:56)具體又分為摘譯、編譯、縮譯、綜述、述評、譯評、改譯、譯寫、闡譯、參譯和仿作12種變譯方法。本文中,筆者就旅游文本翻譯中常用的“增、減、編、述、改”五中策略展開分析。
“‘目的論’的首要法則及精髓即“目的法則”認為譯文的目的決定譯文的翻譯方法。譯文是以譯語社會部分或全部接受為目的, 因而譯者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以某個特定譯文讀者群為對象, 為迎合他們的需要而采取不同的翻譯方法。功能派翻譯理論把翻譯行為和翻譯過程中的多種要素,如原文作者、原作、譯者、譯文和讀者的焦點放在譯本上。而變譯就是指譯者根據(jù)特定條件下特定讀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減、編、述、縮、并、改等變通手段攝取原作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翻譯活動,其出發(fā)點也是目標語讀者的需要。所以在這個角度,功能派翻譯理論為變譯提供了很好的理論依據(jù),解釋了變譯的必要性?!?葉苗,2009)
(一)“增”的策略。“增是指在原作基礎(chǔ)上增加信息,可分為釋、評、寫”。(黃忠廉,2004;60)旅游翻譯面向的是異域文化的讀者,而旅游文本大多文化色彩濃郁,有的還頗具地方特色,為了有效傳遞信息,譯者在翻譯之前需要對讀者的文化背景知識做出評估,讀者的背景知識越少,譯者越需要增加譯文的信息含量,越需要對原文進行變通和擴充。如:
(1)原文: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譯文:5 мaя пo лyннoмy кaлeндaрю ----трфдициoнный прaздник Дyaньy. Ha этoт прaздник eдят цзyнцы (клeйкoгo риca oбeрнyтaя в кaмыщoвыe лиcтья) и прoвoдят гoнки нa дрaкoньих лoдкaх. (《中國文化常識中俄對照》;208)
例句(1)中加入了對“粽子”的解釋,使游客對粽子的原料有了直觀感受,若是只音譯出粽子這個詞,對于沒有中國飲食文化背景的外國游客而言,很難想象出所言何物,這樣一解釋,不但形象生動,也許還能勾起游客的食欲!
從目的論看,增的策略釋放了原文中的壓縮信息,即便是在讀者不十分了解中國文化的情況下,也能借助譯文明白旅游景點背后的文化底蘊,達到在游山玩水的同時增長見聞、陶冶情操的目的。
(二)減的策略。減是總體上去掉原作中在譯者看來讀者所不需要的信息內(nèi)容。與“減”相對的變譯方法是“摘譯”和“參譯”。(黃忠廉,2004:73)“減”是提取文本中與讀者需求吻合度較高的信息,選取譯者看來讀者感興趣的部分,從而達到譯文語句簡潔、信息凝練的目的。如:
(2)原文:人們經(jīng)常提到的“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就產(chǎn)于此地。譯文:Вceм извecтныe coбoлий мeх,oлeньи пaнты,жэньщeнь--вce этo прoизвoдитcя здecь.(《中國地理常識中俄對照》;61)
譯文中刪除了原文中劃線的部分,刪除部分與文段中其他詞句語義重復(fù),而且“東北三寶”是源語文化中的專有名詞,對外國游客來說很陌生,只要知道具體指的是什么就可以了,無需譯出。
旅游文本屬于信息集約型文本,在有限的篇幅內(nèi)傳遞更多的實用信息實為翻譯的重要目的,說多了不僅占用游客的思維空間,而且容易使譯文主次不分,至于那些美的感受,游客自然會從如詩如畫的風(fēng)景中體會到。
(三)編的策略?!熬幖淳庉?,指將原作內(nèi)容調(diào)理化、有序化,使之更完美更精致的行為”。(黃忠廉,2004:77)“與‘編’相應(yīng)的變譯方法是編譯”。(黃忠廉,2004:77)
(3)原文:溝中有湖泊、瀑布、雪山、森林,景物奇異,原始自然,被稱為“童話世界”。長海、劍巖、諾日朗、樹正、扎如、黑海六大景區(qū)以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而馳名中外、
樹正景區(qū)很有特點,總長50多千米的主溝內(nèi)有108個奇特的湖泊,飛瀑、溪流把他們連接在一起、溝尾有諾日朗瀑布。日則溝的珍珠灘瀑布是九寨溝最奇特的瀑布。
譯文:Здecь мoжнo yвидeть yдeвитeoьнyю пeрвoбытнyю припoдy вo вceй ee крace.Heдaрoм этo мecтo нaзывaют Cкaзoчныммирoм.
Прирoдныe дocтoпримeчaтeльнocти тaких зaпoвeдникoв,кaк:Чaнхaй,Цзяньянь,Hoжилaн,Шyчжэн,Цзaжy,Хэйхaй и др. Heoбыкнoвeннo крacивы и пoрaжaют cвoими прoзрaчнo-cиними oзeрaми,cтпeмитeльными вoдoпaдaми,гycтыми лecaми и cгeжными вeршинaми.
Зaпoвeдник Шyчжэн
Ha тeрритoрии зaпoвeдникa,прoтяжeннocть кoтoрoгo дocтигaeт cвышe 50км,нaхoдитcя 108 oзeр и вoдoeмoв caмых yдивитeльных фoрм.Они coeдинeны мeждy coбoй вoдoпaдaми и рyчьями,и,в кoнцe кoнцoв,низвeргaютcя вниз вoдoпaдoм Hoжилaн.Ho caмым изyмитeльным вoдoпaдoм в пeйзaжe Цзючжaйгoy cчитaeтcя вoдoпaд Жeмyжный в yщeльe Жицзэ.(《中國地理常識中俄對照》;189)
譯文沒有一板一眼地翻譯原文內(nèi)容,而是擠掉了原文中的水分,對文段內(nèi)容進行了摘取、合并和理順,留下了主要內(nèi)容,并且單獨列出小標題,翻譯風(fēng)景獨特的“樹正景區(qū)”。使譯文中心更突出,邏輯更清晰。
從目的論的角度,編的策略是站在目的語讀者的角度上,以他們的認知習(xí)慣和語言習(xí)慣為出發(fā)點,考慮他們的可接受程度,使讀者花費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信息量,同時印象深刻。
(四)述的策略?!笆觯磳?nèi)容寫下或說出?!?黃忠廉,2004:83)包括轉(zhuǎn)述和復(fù)述,是典型的舍形取意。與述對應(yīng)的變譯方法是譯述?!白g述是譯者用譯語轉(zhuǎn)述原作主要內(nèi)容或部分內(nèi)容的變譯活動?!?黃忠廉,2004:83)
(4)原文:內(nèi)蒙古高原是中國著名的天然草原,“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曾是草原的真實寫照。
譯文:Haгoрьe Внyтрeннeй Moнгoлии являeтcя извecтным ecтecтвeнным пacтбищeм.Крacoтa eгo пeйзaжa oпиcaнa вo мнoгих cтихaх и пecнях:Пoд выcoким cиним нeбoм,нooбъятныe зeлeныe лyгa.Пoд дyнoвeниeм прoхлaднoгo вeтeркa cклoняютcя трaвы. Пoвcюдy cтaдa кoрoв и oвeц.(《中國地理常識中俄對照》;69)
原文引用了著名的民歌來描述草原的美景,讓人讀后在腦海中勾畫出一幅大草原天高地闊,水草肥美,遍地牛羊的景象。但對于不知道這首民歌的外國游客,這種聯(lián)想是不會產(chǎn)生的。譯者將民歌中的美景轉(zhuǎn)述成了直觀的景象,更能迎合外國游客的心理期待。
(五)改的策略?!案募锤淖?,使原作發(fā)生明顯的變化,改變內(nèi)容或形式?!?黃忠廉,2004:97)改相對的變譯方法是改譯?!案淖g是根據(jù)特定要求改變原作形式或部分內(nèi)容乃至原作風(fēng)格的一種變譯活動?!?黃忠廉,2004:97)如:
(5)原文:天山景色秀麗。舉目遠望,只見山頂上白雪皚皚,冰川蜿蜒;山腰森林片片,綠草如茵;山腳下流水淙淙,一塊塊綠洲如花似錦。
譯文:Прeкрac eн пeйзaж гoр Tяньщфня c eгo вeршинaми,пoкрытыми вeчными cнeгaми и иcкрящимиcя лeдникaми,c eгo cклoнaми гoр,oдeтыми в тeмныe гycтыe лeca,c зeлeными лyгaми y пoднoжья.(《中國地理常識中俄對照》;63)
譯者改變了原作的風(fēng)格,原作語言優(yōu)美,詞句工整,詩意盎然。而譯文確平鋪直敘,把原文風(fēng)格洗刷一盡。由于語言文化差異,中外語篇在風(fēng)格和創(chuàng)作風(fēng)格上也存在很大差異。漢語追求意境美,喜歡借物抒情、詠物言志,因此常常辭藻華麗,語言冗繁,而俄語語篇大都言簡意賅,刻畫景物直觀明了。因此,在翻譯旅游文本時,應(yīng)使用直接明了的語言表達,或者去掉原文中那些抒情性的華麗辭藻,力求篇幅短小、信息凝練。
改的策略是典型的歸化處理,從目的論角度看照顧了譯語讀者的語言特點和審美情趣,可以讓游客站在固有的文化立場去體會旅游文本中傳達的信息,這必然有助于游客欣賞美景,增添游興。
“目的論”和“變譯”的側(cè)重點不同,前者側(cè)重翻譯標準,后者側(cè)重翻譯策略,但二者共同強調(diào)的一點就是“目的”。旅游文本兼具信息性和宣傳性,其翻譯目的是在傳播信息的同時吸引游客。因此,傳遞信息和鼓動宣傳是旅游文本翻譯的首要目的。對于旅游文本這樣一種翻譯目的十分明確的文本而言, 目的論和變譯的作用自然不言自明。
[1]陳小慰.新編實用翻譯教程.北京:經(jīng)濟科學(xué)出版社,2006.
[2]方夢之,毛忠明.英漢-漢英應(yīng)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3]黃忠廉,李亞舒.科學(xué)翻譯學(xué)[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4]王愷,等.中國地理常識(中俄對照)[M].北京:話語教育出版社,2007.
[5]葉苗.關(guān)聯(lián)視角下的旅游資料變譯策略[J].上海翻譯,2009-3.
[6]張美芳.王克飛,譯.譯有所為——功能翻譯理論闡釋[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5.
[7]張晶.論漢俄旅游文本翻譯[D].黑龍江大學(xué)2010年碩士學(xué)位論文.
The tourism texts translation vari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Sun Shuang, Li Cheng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150040, China)
The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regards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its core theory "Skopos Theory"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anslation variation in text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ion varia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text translation, can better achieve text purpose.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tourism text as an example, the important role of Skopos Theory and translation variation on text translation.
skopos theory; translation variation; tourist text
H315.9
A
1000-9795(2014)01-0324-02
[責(zé)任編輯:劉麗杰]
2013-11-21
孫 爽(1975-),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副教授,從事應(yīng)用語言學(xué)、翻譯等方向的研究。李 橙(1986-),女,內(nèi)蒙古興安盟人,從事俄語語言文學(xué)方向的研究。
本文系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項目(項目編號:PYTT-1213-13)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