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彎雙娟
通訊員 楊 楠
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
■本刊記者 彎雙娟
通訊員 楊 楠
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期間,呂梁學院堅持把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和學校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堅持講認真、高標準、嚴要求,堅持突出重點、突出特點,打牢學習教育和查擺問題兩個基礎,抓住整改落實和建章立制兩個關鍵,精心組織實施3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做到了“規(guī)定動作”有特點,“自選動作”有亮點,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達到了預期目的。
2013年9月12日,呂梁學院召開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相繼出臺了引導、督促副處以上黨員領導干部“樹立群眾觀念”“深入教學一線”“聯(lián)系師生”“服務師生”“為師生排憂解難”等制度,力爭使教育實踐活動不空、不虛、不走過場。
從活動之初,學校就堅持把學習教育擺在重要位置,細化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紀律,并結合學校各單位、各部門的工作實際,努力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是以校級中心組學習為平臺,組織集中學習活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以及參加河北省委黨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等一系列重要講話,學習省委書記袁純清在全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收看了由中央黨校黨史部社會主義新時期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述的《黨的群眾路線基本內容及其形成與發(fā)展》輔導課程。二是向全校黨員發(fā)放了中央印發(fā)的《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文件選編》《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三本書”,并明確要求各黨總支利用例會、周末等時間,集中黨員干部學習、討論。三是以副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為重點,開通了中國教育干部網(wǎng)絡學院的在線學習平臺,精選十八大、群眾路線教育、黨建、廉政等相關內容,要求每位副處級以上干部所修學時不少于60小時。四是組織處級以上領導干部觀看《四風之害》《蘇聯(lián)亡黨亡國二十年祭》,以及袁純清書記主持的《轉型跨越中務必保持艱苦奮斗作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先進事跡報告會》等專題視頻,切實打牢了黨員干部的思想基礎。
在征求意見的過程中,學校全面啟動領導干部聯(lián)系學生班級工作,近160位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深入學生班級參加主題班會、深入學生宿舍參與公寓文明創(chuàng)建、約談學生開展幫扶助困工作,面對面為學生答疑解惑,廣泛征求學生的意見建議,及時解決、回應、匯總學生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2013年10月21日至29日,由黨委書記牽頭分別召開了中青年教師代表、學生代表、教學保障人員代表、黨政普通干部代表、“離退休人員代表、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等5個座談會,共有100人參加,征求意見建議248條。2013年9月25日至10月29日,由院長牽頭深入15個教學系,累計用時近60小時,廣泛聽取各教學系(部)師生的意見建議。此外,學校還向各黨總支下發(fā)了征求意見表,并通過各黨總支向全校教職工和學生黨員征求對學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意見和建議。通過發(fā)放征求意見表、開通電子郵箱等工作,學校共征求到師生原汁原味的意見建議17787條,其中,涉及班子及成員的意見建議近1000條。
在教育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學校針對領導班子及成員“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發(fā)放征求意見表、召開座談會、教學系(部)走訪調研、開通電子郵箱等方式,共收集到原汁原味的意見建議近1000條,歸納總結梳理278條。對照師生所提的意見建議、對照督導組的指導意見,學校黨委先后3次召開擴大會議,實事求是、認真查擺,共查擺出黨政領導班子在“四風”方面存在問題28個,其中,黨委班子13個,行政班子15個。領導班子成員主動把自己擺進去,對查擺出的問題主動認領,分別從理想信念、宗旨意識、黨性修養(yǎng)、紀律要求等方面認真查找思想根源,幾上幾下、反復修改、數(shù)易其稿,做到了自我剖析既要像、又要準,班子成員對照材料最多的修改了12稿,最終形成了領導班子及成員的對照檢查材料。
談心談話是召開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班子成員與分管部門負責人談心、班子主要負責人與班子成員談心、班子主要成員與老同志談心、班子成員相互談心、主動約請黨員干部群眾談心等5個環(huán)節(jié),先后談心談話246人次,力爭把問題談全、談深、談透。校領導班子成員之間談心談話110人次,大家既主動談自己在“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也誠懇指出對方存在的“四風”問題,溝通思想、增進了解、取得共識,逐步找準了“四風”問題以及產生的根源,對民主生活會上擬開展批評的問題,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和交流,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營造了氛圍。學校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的成功召開,班子成員之間堅持實事求是、不馬虎敷衍、不文過飾非,相互開展批評110人次,提出批評意見132條。為各中層領導班子做出了示范,樹起了標桿。
結合調研和征求到的意見建議以及師生反映的難點熱點問題,學校堅持邊學邊改、立說立行,對部分問題進行了及時整改。如針對教師反映在新校區(qū)上班時間緊張等問題,學校立即決定從2013年10月21日起繼續(xù)執(zhí)行夏季作息時間,適當延長了中午的休息時間;針對新校區(qū)學生學習生活不便等問題,及時投入600多萬元,建成大型浴室一座,安裝洗浴噴頭280個,新安裝開水機57臺、直飲機10臺;針對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等問題,投入近60萬元,為教職工住宅樓進行防漏修繕,共計3000平方米,涉及40多戶教職工;并為東、西兩院312戶教職工住戶,更換自來水水表、水管;爭取專項資金270萬元,對全校312戶教職工住宅進行保溫節(jié)能改造。
與此同時,學校黨委班子針對13個“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行政班子針對22個“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分別制定了整改方案,由校領導分工擔任責任人,逐條列出了整改時限和整改目標。同時確定了6個方面、23項專項整治任務,明確了責任領導、責任單位、責任人和整改時限,整改方案印發(fā)全校,接受師生監(jiān)督,努力把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體現(xiàn)在解決實際問題上。
其一,深化了對群眾路線的認識,群眾觀念進一步增強。在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全校副處以上黨員領導干部沉下身子、靜下心來,采取自學和集體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的學習理解,進一步提升了對新形勢下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重大意義、深刻內涵和實踐要求的認識。領導干部主動為師生服務的意識明顯增強,在近3個月的時間里,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參加學生班級主題班會近500次,走訪學生宿舍900余次,主動約談學生600余名,在涉及師生學習、生活困難方面盡最大努力幫扶助困。
其二,“四風”問題得到有效整治,作風進一步轉變。“四風”問題是群眾路線的大敵,更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在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學校黨委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有效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及時騰退超標辦公用房,嚴格控制沒有實質內容的出國出境考察,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條例》,重點整治用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與公務無關的宴請,嚴格落實《呂梁學院公務車輛管理暫行辦法》,嚴格執(zhí)行汽車配備、使用、維護和定點加油制度,嚴禁公車私用。共壓縮辦公用房面積240多平米,退還借用外單位車輛6臺,壓減公務接待費用45.8萬元。與2012年同期相比,減少會議5次、簡報10份、文件46個,“四風”問題得到有效整治,黨員領導干部的作風進一步轉變。
其三,推動突出問題解決,服務中心工作的水平進一步提高。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最終要體現(xiàn)在推動發(fā)展上,關鍵是要以領導干部良好的作風養(yǎng)成推動職責履行、推動責任落實,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增強服務效能,積極服務學校轉型快速發(fā)展的大局。學校從啟動合格本科評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領導干部聯(lián)系學生班級,加強中層干部管理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制度和管理辦法。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公開招聘教師近70名,并計劃采取人事代理的辦法再招聘教師200名左右;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方面,全力推進“四大項目、八個板塊”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并逐步推進多項考核、過程考核模式的教學改革;出臺了《領導干部聯(lián)系學生班級制度》,并認真落實,有效改善了領導干部深入基層和一線調查研究少、解決實際問題少的現(xiàn)狀,黨員領導干部服務師生、服務教學的意識和水平進一步提高,推動學校轉型快速發(fā)展的責任心和緊迫感顯著增強。
其四,黨建制度進一步完善。學校借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東風,先后制定了《呂梁學院中層干部管理規(guī)定》《領導干部聯(lián)系學生班級制度》,修訂了《呂梁學院發(fā)展黨員工作實施辦法》,并在基層組織建設上充分考慮干部配備,使基層黨組織建設做到全覆蓋。各教學系黨總支認真貫徹落實黨政聯(lián)系會議制度,民主決策系(部)發(fā)展中的重大問題和重要事項,促進了系(部)各項工作的健康發(fā)展,并通過落實“三會一課”對黨員進行經常性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及時傳達上級黨組織指示決定,使基層黨組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大大提升。學校還對各項制度進行全面梳理,初步列出58項需要“廢、改、立、留”的制度,其中需要重點制定或修訂的制度42項,并明確制度建設的責任部門和時間節(jié)點。
山西省委18督導組組長王滿春充分肯定了呂梁學院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為呂梁學院黨委嚴格按照中央部署,認真貫徹落實“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精心組織,扎實推進,圓滿完成了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任務,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雖然呂梁學院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暫告一段落,但是,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為此,呂梁學院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統(tǒng)一部署,把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轉化為學校事業(yè)發(fā)展的強大動力,把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匯聚成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正能量,深化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服務基層、服務師生、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著力推進學校內涵發(fā)展,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努力推進踐行群眾路線常態(tài)化,切實把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轉化為推動學校改革發(fā)展的強大動力,推進學校各項事業(yè)科學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