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wèi)東
(如東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如東,226400)
為提高數(shù)控加工技術的教學效率,把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都集中于課程加工操作的過程中,為每個學生的學習開拓新的途徑,在數(shù)控加工技術課程中引入四階段教學法是該課程教學的主要發(fā)展趨勢。
在職業(yè)教育培訓實踐過程當中,“示范——模仿”式的教學模式是采用范圍最廣的教學方法。它最初起源于美國崗位培訓系統(tǒng)中,后來被廣泛地應用于各個社會領域當中。它的主要內容包括以“示范——模仿”為中心,由準備、示范、模仿和歸納四個部分所組成。這種教學模式已經(jīng)廣泛地運用于各個教學領域當中,而在實踐教學中,四階段教學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增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數(shù)控加工技術課程教學當中,四階段教學法應該應用到其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課程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應該通過科學合理的課程安排來為四階段教學法的實施做好相應的準備。這個階段的工作準備主體為教師和學生,但主要是教師。教師在課程準備上應做好以下準備:對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進行準備。任何課程教學都有其教學目標的構建,教師在確立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要結合所教課程和學生的特點進行課程設置。在數(shù)控加工技術課程當中,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操作技能的掌握都是四階段教學法在這個領域的主要教學內容和目標。教師可以將數(shù)控加工技術課程分為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在理論部分的課程準備階段中,教師要把復雜難懂的專業(yè)性技能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日常話語,把理論知識通過教學過程展示出來。而在實踐部分的課程準備階段中,教師要提前準備好相關的教學設備。數(shù)控設備是數(shù)控加工技術教學順利開展的物質基礎,這些設備的完備性和課前的安全性設置對于整個課程的開展有保障性作用。在理論和實踐的準備工作都完成之后,教師需要確保這兩者之間的緊密結合,把簡化了的精華理論投入到課程的技術實踐當中去,從而促進整個課程的有效開展。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課堂示范階段。顧名思義,課堂示范就是教師在實踐教學活動之前向學生完整正確地分步驟進行示范性操作。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啟導學生去把握實踐的重點和易漏點,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示范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實踐中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掌握知識的能力,在每個操作細節(jié)中都要重點講解關鍵性的環(huán)節(jié),從而確保示范過程的正確性。而另一方面,通過課堂示范階段,教師可以在示范操作的過程中樹立自己在課堂上應有的威信,使學生體會到自身專業(yè)技術知識運用的專業(yè)性和啟導性,從而可以在課堂上更加專注地認真聽教師的教導。課堂示范不一定要局限于固有的教材中。教材當然是傳授技能知識的主要基礎,但是教師可以通過加入一些適當?shù)牟僮鬟^程的技巧去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fā)散性思維。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課堂模仿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是主角。而在時間上,學生模仿階段應該是與教師課堂示范階段相互結合、同步進行的。在空間上,教師與學生可以在這個階段中形成一種互動交流的關系,從而在這種氛圍當中把課堂實踐進行下去。在進行模仿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把不同水平、不同性格、不同風格的學生按照實踐的需要安排在不同的小組里。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把實踐當中相關工件的材料性質、操作步驟和使用方式等向學生逐一介紹。在這之后,交托給其中的一個小組去進行實踐操作,其他的小組觀察這個小組操作的方式,講出該組在實踐過程中有哪些處理得當?shù)牡胤交蛘哂心男┑胤阶龅貌粔?。而其他小組也需要依次地進行操作并接受評價。在這個階段,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者把自己的建議大膽地在課堂上講出來。而在每個小組之內,小組組員也需要通力合作,建立默契的團隊合作精神,充分地發(fā)揮出每個組員的優(yōu)勢,從而做到相互幫助,相互補充。通過這種小組的觀摩、協(xié)作等課堂活動,可活躍以往生硬的課堂氛圍。并且,學生也可以在相互觀察和討論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能動性,通過個體觀念之間的對比分析,培養(yǎng)自身的立體思維方式,從而把學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充分地運用到操作實踐當中去,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操作實踐的模仿階段,教師應該以學生為課堂的操作主體,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在操作的過程里監(jiān)察和啟導學生的學習。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歸納總結階段。在上述的教學階段都完成之后,需要有一個總結反饋的階段,為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教育活動做出一個結論性評價。在教師完成某一個教學階段目標后,就需要把本階段的課堂作業(yè)及時地布置下去。在學生獨自做作業(yè)時,教師可以在一旁做出指導和糾正。這種臨場性的指導和糾正可以使教師掌握學生的實時學習情況,也可以使學生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可以及時地解決。在這個階段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文字記錄的形式進行一次總結,把自己在這個操作過程里的得益和不足都一一記錄下來,為日后的學習和實踐活動積累寶貴的經(jīng)驗。教師也可以把這種歸納反饋系統(tǒng)當作學生日后學習的主要參考內容,把課堂評價體系嵌入到數(shù)控加工技術課程的教學活動的廣泛應用當中,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重要的評定機制,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
下面以編制印章零件的外形銑削加工刀具的操作為例,來說明四階段教學法是如何應用到數(shù)控加工技術課堂中的。在課程準備的階段上,編制外形銑削加工刀具可以先從課程導入開始。通過重溫過往對銑加工刀路技術的學習,使學生回想起相關的操作步驟。接著通過課堂視頻播放的方式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種視頻中,教師可以嘗試提出若干個相關的問題去引導,例如:進退刀的方式是直線還是圓弧?外形輪廓加工是順時針方向還是逆時針方向?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進行課堂示范。通過上述的幾個問題,教師可以示范如何確定外形銑削的加工參數(shù)。在這之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認知提出自己覺得合適的加工參數(shù)方案,并評價出其他同學方案的優(yōu)點或缺點。教師在總結學生的方案后就可以引導學生修改自身的方案,從而確定方案。往下就是課堂模仿階段。通過在上一階段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在正確的方案上進行教學實踐活動。在這個階段,學生可以實現(xiàn)通過引導,共同學習,最終達到共同進步。像這種應用實例還有很多種類,在四階段教學法的引用過程中,數(shù)控加工技術課程應該結合四個階段的學習內容和方式,從而為提高學生的數(shù)控加工技術提供重要的途徑。
[1]梁日紅.項目教學法在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J].荊門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12).
[2]黃誠駒.模具專業(yè)關鍵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初探——項目教學法的實踐[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