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欣
身高1.55米,體重只有46公斤,卻擁有無數中外粉絲。因為她那娃娃臉上的笑容太甜美了,她那滿嘴的沈陽口音也讓人倍覺可愛。她生在日本,可從小就接受中國人的指導。這些讓她成了中國球迷眼中的親善大使,還被人親切地稱為“瓷娃娃”。無論你是否喜歡乒乓球,但無法不喜歡她。她就是福原愛——日本乒乓球女選手。
1988年11月,我出生在日本的仙臺市,中國的大文豪魯迅先生年輕時曾在這里留學。因此,從我記事時起,就知道中國了。三歲那年,我抄起球拍,開始打乒乓球,六歲時便獲得了日本中小學生乒乓球賽的冠軍,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小球星。兒時,我的教練有兩個人,一位是我的爸爸,另一位則是來自中國的劉楊先生。
童年時印象最深的不是經常參加電視娛樂節(jié)目,也不是和演藝明星一起回答主持人的各種問題,而是和中國的乒乓球名宿徐寅生先生打過球。這一過程在日本電視臺的黃金時間段播出了三次。記得徐先生還曾問我:“愿意去中國練球嗎?”
這是當然的,爸爸一直認為,中國是世界上乒乓球最強的國家,中國的教練和運動員世界無敵。他讓我每年至少去中國一次,接受高水平教練的指導。爸爸常說:“我們家小愛,一半是日本人,另一半是中國人?!甭犓@么說,我就故意較真,“那么,我是左半身還是右半身,上半身還是下半身屬于中國?如果上下各分一半,我就不同意了,左右各分一半,還馬馬虎虎?!痹谖铱磥?,無論左右,都是同等的。我的心中,中日兩國也是對等的。
我在四歲時,已經成為日本媒體的追逐對象,拍過不少廣告,也經常上電視。許多人稱我為日本體壇的秀蘭·鄧波,我的名字還被收到了字典中。
從小到大,我去過北京、上海等十多個中國城市。然而,最令我留戀的還是沈陽,我把那里視為第二故鄉(xiāng);我曾與許多國家的乒乓名將接觸過,但我最好的姐妹就是我在遼寧隊期間的隊友;很多教練指導過我,而我與遼寧乒乓球隊的總教練谷振江卻情同父女;我參加過各種大賽,最難忘的則是2008年我和楠姐一起,與胡錦濤主席“過招”。
人們既然說我是“半個中國人”,那么,我就要說:我更是“半個沈陽人”。
2005年,我加入了遼寧乒乓球俱樂部,代表遼寧隊出征中國的乒超聯賽,與王楠姐、郭躍等世界乒壇響當當的人物成了隊友。她們都很喜歡我、愛護我,親昵地叫我“愛將”?!皭蹖ⅰ痹谌照Z中,相當于漢語中的“小愛”或“阿愛”。
我喜歡遼寧隊中的氛圍,大家征戰(zhàn)訓練之余,常互相說笑嬉鬧。記得有一次,大賽之后,我隊戰(zhàn)績不俗,全隊聚餐慶祝。餐桌上是美味無比的“殺豬菜”,我覺得那是最合我口味的菜了。谷教練和姐妹們驚訝地看著我把菜盤底都舔凈了,我還開玩笑地對他們說:“怎么,很奇怪嗎?告訴你們,我才吃個半飽!”谷教練笑道:“沒想到,你這小小的個子,竟有這么大的胃口?!蔽乙残α?,“咋的,把你整蒙了吧?”這可是我張口就來的純粹東北話呀,逗得姐妹們捧腹大笑。
當時的氣氛相當熱烈,隊友們每人都要表演一個拿手節(jié)目。輪到我時,我又讓大伙吃驚不小,我張開嘴巴,把一只拳頭塞進了嘴里,我聽到了她們的一聲聲驚呼。
最后,我還是為姐妹們唱了一首我熟悉的中國歌曲:“……逍樂時中有,春宵飄唔裁,寒鴉依樹棲,明月照高臺……”我的歌聲引起了姐妹們的共鳴,唱到后來,不少人眼中都噙滿了淚水,她們和我同聲唱了起來,“……今宵離別后,何日君再來……”是呀,我們這些人,都是與親人聚少離多,人生中多是離別的愁腸。
不過雖在他鄉(xiāng),我還是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有一年春節(jié),隊里放了幾天假,姐妹們回家過年了,只有我留在隊中。大年三十,谷教練把我接到他家,我和他全家人一起吃年飯,包餃子,放鞭炮。這個中國年,讓我沉浸在濃濃的年味、親情和美食中。
我永遠忘不了2008年5月的那場具有特殊意義的比賽。當時正在日本進行“暖春之旅”訪問的胡錦濤主席,和我們打了一場球。由我和楠姐對陣胡主席。比賽場上笑語盈盈,氣氛和諧。直到今天,我興奮和激動之情仍難平息。在這之前,有人說胡主席要和我們打球,我還以為別人是在開玩笑,我怎敢相信中國的國家主席會和我打球?比賽時,我感覺像在夢游,很緊張。好在楠姐在身旁,我逐漸放松了。
胡主席球打得棒極了,人也慈祥。比賽結束后,他像摟小朋友一樣抱著我,能有10秒鐘吧。我想,一輩子只有這一次,那時我覺得渾身蕩漾著暖流。
我爸爸曾對中國記者說:“希望中日青年一代能友好相處,共同進步?!蔽揖褪沁@么做的。在中國,人們是那么熱情、坦誠、友好,我的每一場比賽,球迷們都不遺余力地為我鼓掌加油。我知道,我從小就與中國有緣,受到中國人民的照顧。我在中國比賽,最好的方式就是打好每一個球,用好成績來報答中國人對我的愛護。是中國人讓我熱愛上了乒乓球這項運動,讓我感悟到了永不放棄的精神。
(責任編輯 王天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