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關(guān)于影像資料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的研究雖然不少,但是仍然缺乏系統(tǒng)的理論研究。為了給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開辟新的思路,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運用影像資料的教學設計和組織能力,探索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效運用影像資料展開論述。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給一線小學語文以理論和經(jīng)驗上參考,為他們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效運用影像資料提供經(jīng)驗借鑒。
小學語文影像資料新課程當下,在新課程理念的影響下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師已經(jīng)樹立了全新的教學觀,他們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梢哉f,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已經(jīng)完全改變了。而其中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影像資料作為課程資源被越來越多的運用于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之上。由于影像資料的引入,讓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更加得豐富多彩,有效激發(fā)了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
一、影像資料在小學語文課堂應用的理論依據(jù)
當前,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有效應用影像資料已經(jīng)成為研究的熱點問題。通過查閱相關(guān)的文獻資料發(fā)現(xiàn),影像資料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其理論依據(jù)主要如下:
1.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指出: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不僅僅是依靠教師的口頭傳授獲得,更需要教師為學生營造一種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自主感悟。簡單來說,建構(gòu)主義理論更加強調(diào)知識獲取的主動性和探究性。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對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非常推崇。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效運用影像資料,事實上就是為我們的學生營造了一定的教學情境。而那些生動的影像資料,更能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對相關(guān)問題的探究欲望。這是小學語文教師單純講授所遠遠不能達到的效果。
2.遷移理論
何謂遷移理論呢?所謂的遷移理論簡單的說就是將原本已經(jīng)學到的經(jīng)驗變化性地運用于新的情境當中。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往往可能會被學生運用于另外的學習當中,或者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查閱近幾年的很多小學語文試卷,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試題中有很多通過圖片、表格作為題目考查考生的語文知識的遷移與應用能力。所以,不管是從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提高還是從他們以后長遠的工作和生活而言,我們都應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意識地運用影像資料營造情境提高小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從本質(zhì)上來說,就是提高和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經(jīng)驗。
二、影像資料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的具體策略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影像資料的策略有很多,下面我總結(jié)其中的幾點論述如下:
1.巧妙使用影像資料增強課堂教學的情感震撼
對于小學生來說,結(jié)合影像資料進行課堂教學是他們很難抗拒的。在豐富多彩的影像資料當中,以有效增強課堂教學的情感震撼。因此,結(jié)合影像資料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失為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例如,在執(zhí)教《草船借箭》一課的時候,課文中對于諸葛亮草船借箭的經(jīng)過進行了細致的描寫。但是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思量再三,考慮到這可能是因為課文中的文字描寫過于簡單,沒有直觀的畫面,他們很難感受到草船借箭的真實場景,也無法感受到當時場景的情感震撼?;诖朔N情況,我下課之后,專門截取了電影《赤壁》中關(guān)于草船借箭的影像資料。當這段影像資料在教室中被播放的時候,同學們立刻被那宏大的場面所吸引住了,對諸葛亮神機妙算草船借箭的這一舉措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看完視頻之后,我讓同學們對比課文描寫再一次觀看視頻,同學們的積極性絲毫未減。結(jié)合這段影像資料的觀看,同學們對課文加深了理解,學習的積極性也被明顯激發(fā)出來。
2.適時插入合適的影像資料化抽象為具體
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有很多知識是非常抽象的。學生不能很好地對其進行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影像資料就可以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了——化抽象為具體。
例如,在講授《烏鴉喝水》一課的時候,課文中只是簡單的介紹了烏鴉喝水的過程。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沒有看到具體的過程是很難理解課文的。此時為了化抽象為具體,我播放了一個關(guān)于烏鴉喝水的動畫: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遇到一只瓶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烏鴉看到旁邊有小石子,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放進瓶子,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吹秸n文中的文字在動畫中被具體的表現(xiàn)出來,同學們很快理解了課文中的內(nèi)容。再進行教學的時候,這個教學難點就被迎刃而解了。在上述教學片段中,我通過《烏鴉喝水》這一動畫的展示,化抽象為具體,不僅讓同學們了解了烏鴉喝水的整個過程,更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芍^是一舉兩得。再如,在執(zhí)教《稱象》一課的時候,對于課文中稱象的描寫雖然很細致,但是具體如何稱象還是有很多同學弄不清楚。為了化抽象為具體,我同樣采取了動畫演示的辦法,讓同學們認真地觀看了稱象的整個過程。通過這樣的影像資料演示,可以把學生抽象的思維化為具象,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非常有幫助的。
3.綜合運用影像資料培養(yǎng)學生探索研究能力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對學生一味地灌輸相關(guān)的語文知識,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說書人每次在說書的時候都會給聽眾設置很多懸念,而這些懸念的設置正是吸引聽眾繼續(xù)聽下去的主要原因。要想有效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也可以學習說書人的這種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影像資料的時候需要不斷在課堂教學中設置懸念,最終達到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執(zhí)教《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的時候,我截取了電影《火燒圓明園》的相關(guān)片段,并在同學們觀看之后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圓明園是我國的皇家園林,為什么會遭到八國聯(lián)軍的毀滅呢?”這個問題拋出之后,同學們似乎非常茫然??吹酱朔N情況,我把同學們分為若干個小組,讓他們對這個問題進行分組討論。同學們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人人踴躍發(fā)言,再加上我在一旁的有效引導。大家終于明白了圓明園毀滅的真實原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閉關(guān)鎖國,造成了當時的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八國聯(lián)軍趁機對我國進行侵略和掠奪,這才有了火燒圓明園的一幕。
三、結(jié)語
從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效應用影像資料絕不是僅僅是依靠多媒體播放圖片或者是視頻那樣簡單。究竟如何具體、科學的運用才是問題的本質(zhì)。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影像資料的時候必須要充分地結(jié)合教學目標來完成,不能盲目為之。盲目為之的話不僅不會起到預期的效果,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春海.適當引入影視作品加強優(yōu)質(zhì)課堂建設——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影視資源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0,(34).
\[2\]朱愛東.整合影視資源優(yōu)化課堂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1,(25).
\[3\]黃麗珍.用活影視資源充盈語文課堂\[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9).
\[4\]巫玉榮.淺議影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電影評介,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