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識字能力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chǔ)。教師要根據(jù)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
一、多媒體課件識字法
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直觀,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從而增強教學效果和效率。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xiàn)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xiàn),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chǎn)生神秘感,同時也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
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
二、游戲識字法
游戲是孩子喜歡的活動,通過游戲來識字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在識字教學中,把字編成謎語或者兒歌,學生們一邊猜謎,一邊學習生字,還可以讓學生也參加到編寫之中,通過謎語掌握的生字牢固,不易忘掉。如三人結(jié)伴看日出——“春”等。兒歌是孩子們的最愛,簡單明白,好記好背,而且郎朗上口,生動有趣,只要一次記住了就很難忘記。
三、配“畫”識字法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前進,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特點,引導學生想象,幫助他們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如在教學“休”時可出示圖片,告訴同學們,這個人累了正靠著樹干休息。
四、形聲字識字法
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字是形聲字,部首表意,聲旁表音,形聲字的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字形,如“蜻”“清”“請”“晴”“睛”,這些字分別在第二三冊語文課本中出現(xiàn),可對這些字進行字音,字形,字義上的比較,再組詞,就容易記住,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蟲字旁,右邊讀音,整個字也讀“qing”。從這個角度思考講解學生基本做到過目不忘。
五、環(huán)境識字法
語文是母語教學,學習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教師要構(gòu)建生活大課堂,努力拓寬識字的空間,引導學生在探究中識字,提高識字的能力。例如,利用日用品上面的包裝或家用電器上的使用說明,教孩子識字;星期天讓爸爸媽媽帶著到大街上去“找漢字”;利用商店的招牌或路旁燈箱廣告等漢字資源讓孩子識字,使孩子養(yǎng)成自主識字的習慣。
六、開展比賽識字法
開展練一練、說一說、動一動等豐富多彩的比賽活動,能激發(fā)起學生極大的參與熱情。如可以建議學生做一個“識字袋”內(nèi)容包括識字、詞句、短文等方面,讓學生定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看誰“識字袋”里的內(nèi)容豐富。
總之,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變枯燥乏味的識字為靈活生動的記憶,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和創(chuàng)造帶來的快樂,使“苦學”變成“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