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卷·高考佳作
做“流星”,還是做“樹根”
福建一考生
在人生道路的前行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追求,有人愿做閃亮夜空的“流星”—— —瞬間的壯觀輝煌;有人愿做扎進(jìn)地層的“樹根”——平凡自在地生活。其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當(dāng)然就有不同的追求,做“流星”,還是做“樹根”,又有什么區(qū)別?
喬布斯,在事業(yè)上與他的伙伴就體現(xiàn)了不同的追求。喬布斯為蘋果公司而奮斗,可以說他的追求都體現(xiàn)在“蘋果”上。而他的事業(yè)伙伴,卻在蘋果公司發(fā)展期間毅然決然賣掉了在蘋果公司的股份,回歸平靜悠閑的生活。他追求的是自在快樂的生活。很明顯,喬布斯和他的伙伴的追求并不相同:喬布斯得到了輝煌的成就。我們不能評判他們哪個更好,但他們得到了屬于他們自己的不同的結(jié)果。不同的追求,只要能彰顯生命的意義,都值得稱道。
沈浩,小崗村的書記。他不辭勞苦,始終站在人民的前列,帶領(lǐng)他們摸索前行,最終心力交瘁,倒在了時時刻刻工作的崗位上。李靈,河南師范的一名畢業(yè)生。她為了讓留守兒童有受教育的機會,用自己的錢辦起希望小學(xué)。她頂烈日、冒酷暑當(dāng)街收廢報舊書,二十七歲的容顏因為過度操勞而不再靚麗。他們不同的追求,卻同樣彰顯出生命的意義:沈浩的生命雖然短暫如一顆“流星”,卻永遠(yuǎn)活在小崗村人民的心里、全國人民的心里;李靈雖平凡如扎根地層的“樹根”,卻成為孩子們眼中最美的校長。難道他們不值得我們稱道嗎?
追求雖不同,但心無旁騖、奮斗不止卻相同。再美麗的藍(lán)圖,在懶漢的手里,也是一張廢紙。而奇幻小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李安的手里就成了電影大作。這是為什么?李安的電影之所以能得到那么多影迷的喜愛,正是由于他驚人的毅力。他為了得到投資,將小說原稿整整修改了四百多稿,為了讓投資人更加清楚明白,又制作了一段七分多鐘的動漫幫助理解。后來為了將3D技術(shù)達(dá)到最好的效果,又花費了三年的時間。李安為了自己的追求,義無反顧地奮斗的精神難道不是我們所欠缺的嗎?司馬遷何以能為《史記》傾盡了13年的光陰?李時珍怎能為《本草綱目》研究27年?馬克思又怎能耗費40年心血寫出《資本論》?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追求,心無旁騖,為了奮斗。
朋友,在人生前行的路上,不要在意是做“流星”,還是做“樹根”,關(guān)鍵在于你能否為自己的追求奮斗不息并彰顯出生命的意義。
【素材還原】
素材還原現(xiàn)場:群眾心中的好書記。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干部,2004年2月作為選派農(nóng)村任職干部,到安徽鳳陽縣小溪河鎮(zhèn)任黨委副書記,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2009年11月,因積勞成疾,病逝在工作崗位上,年僅45歲。在小崗村任職六年來,沈浩對黨無限忠誠,對人民無限熱愛,對事業(yè)無私奉獻(xiàn),扎根基層,干事創(chuàng)業(yè),團(tuán)結(jié)帶領(lǐng)小崗村脫貧致富。沈浩用生命踐行了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莊嚴(yán)承諾,在廣大群眾心中樹起了共產(chǎn)黨人的豐碑。
還原鏈接:典型新鮮,凸顯精神。文章極為貼切地用精練的語言推出新時代共產(chǎn)黨員的楷模的事跡素材:“沈浩,小崗村的書記。他不辭勞苦,始終站在人民的前列,帶領(lǐng)他們摸索前行,最終心力交瘁,倒在了時時刻刻工作的崗位上。”以此印證作文題料“我愿變成一段樹根,深深地扎進(jìn)地層”。不僅如此,“沈浩的生命雖然短暫如一顆‘流星’,卻永遠(yuǎn)活在小崗村人民的心里、全國人民的心里”一句議論,強化了全文中心論點,彰顯題旨。
【運用揭示】
考生大膽地運用了共產(chǎn)黨員的楷模沈浩的先進(jìn)事跡素材,可以說為佳作平添了不少亮色。倘若考生要從不同角度去挖掘沈浩事跡這一同一素材的運用價值,還可以借鑒以下成功范例。
◎示例一:沈浩是村民24小時可以找到的全天候“村官”,是村里的“110”。他的辦公室兼臥室,有一道門卻從來不關(guān)。他說是為了前來找他的村民不會失望而歸。這道開著的門,融化了村民“鍍金”的猜疑,消除了村民心里的樊籬,這是一道黨群、干群的“連心門”,是一道聽民傾訴、為民請愿的“邀請門”。出差之際給村里老人帶來的拐棍,給斷奶的村里媳婦送去奶粉錢,給黑暗深夜中的受困村民送去幫助,手捧著水泥為村民修路……這是怎樣一種為民之情呀!
【運用亮點】 謳歌精神,演繹情懷。這一文段,運用“邀請門”“連心門”等比喻、“給……,給……,給……”排比等修辭方法,生動再現(xiàn)沈浩的事跡畫面,又借用敘述、議論、抒情等表達(dá)方式,集中地謳歌沈浩“為民”的可貴的精神。
◎示例二: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歸器內(nèi),各現(xiàn)方圓。人生旅途中,進(jìn)與退、取與舍、攻與守,縱與收,是誰都會遇到的難題,但主動權(quán)都在于自己。人的一生到底該如何度過,我想在沈浩身上可以找到答案。他家有老母、賢妻和愛女,村有土地、村民和農(nóng)莊,還有農(nóng)民那盼望過上幸福生活的夢,以及身為中國農(nóng)村改革第一村書記的那份責(zé)任。他用人生的極限挑戰(zhàn)踏出了一條超越自我之路。
【運用亮點】 升華精神,啟迪智慧。文段聚焦于沈浩事例的素材,設(shè)置“人的一生到底該如何度過,我想在沈浩身上可以找到答案”的命題,立足其“深挖潛能,激發(fā)活力,超越自我”精神本質(zhì)的闡述,文末一句高度評價,可謂升華了沈浩的“樹根”精神,進(jìn)而啟迪人們像沈浩一樣,具有超越自我的勇氣與智慧,努力實現(xiàn)人生價值。
山東卷·高考佳作
腹有雅量氣自華
山東一考生
我喜歡門外的那條河。
它平和靜謐地流過時光,將所有的雜質(zhì)一一沉淀,白云蒼狗之間,仍清澈見底。偶有桀驁不馴的一次,人們?yōu)樗庸痰虊魏?,它就繼續(xù)溫順地滋潤農(nóng)田。
河流有如此雅量,那些被《咬文嚼字》指出錯誤的作家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雅量,是一種直視錯誤的大氣魄,是一種虛心聆聽的大胸襟。有雅量的人,可通往精神的羅馬,可到達(dá)花開的彼岸,亦可安然走過黑夜里的山路。
直視錯誤,腹有雅量,氣自芳華!
金鑾大殿上,群臣惶恐,懼怕天威。她讀完駱賓王將她罵得狗血噴頭的《討武檄文》后,莞爾一笑,大贊此人才華。臣子們面面相覷,她卻責(zé)備宰相不能早日發(fā)現(xiàn)這一人才。
這是何等的雅量?。∶鎸εu和指責(zé),作為天子的她不僅不慍,反而欣然接受。她敢于直視自己的錯誤,如玫瑰般鏗鏘的她從不為自己歌功頌德,而為自己留下了一塊無字碑。她深知,無字,方能不朽;無言,方能萬言!
雅量,讓一代女皇武則天,托起日月當(dāng)空!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而雅量,卻如同那幽谷芝蘭,香飄千年,至今仍在。
堅凈齋里,他揮毫潑墨,一橫長城長,一豎字鏗鏘。
啟功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大師。他有著博大精深、無所不容的學(xué)問,也有著雋秀灑脫、卓爾不群的書法??杉词谷绱?,他仍常常虛心請教于人,每當(dāng)別人指出他的不足時,他便欣然如一個得到禮物的孩童。
這便是雅量。對待不足敢于直視,胸懷如天地廣。
雅量,讓一代大家山高水長!
雅量讓鐵凝與莫言真摯感謝為他們挑錯的人,讓他們的作品更上一層樓。于人如此,于國家,未嘗不是如此。
遙想百余年前,鴉片戰(zhàn)爭的炮火攻破了我“天朝上國”的美夢,我泱泱大國就這樣跪倒在了《南京條約》之下。但是面對閉關(guān)鎖國的錯誤,我們敢于直視,敢于面對。
于是,有這樣一群人站了出來,他們以年華為槳,涉萬里河疆。自此,辛亥革命的旗幟飄揚在祖國的大江南北,井岡山的杜鵑開出血與火的顏色,南海邊的漁村也地覆天翻,北京奧運火炬點亮中華……
雅量,讓一個民族屹立東方!
而我當(dāng)代青年,更要直視錯誤,虛心改正,不計過往,意氣風(fēng)發(fā),鏗鏘前行,因為——腹有雅量氣自華!
【素材還原】
①素材還原現(xiàn)場一:“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曾參加開國元勛徐懋功的長孫徐敬業(yè)發(fā)動的叛亂,并寫了一篇討伐武則天篡權(quán)奪位的檄文。該文前半篇列數(shù)武則天的罪行,后半篇號召天下響應(yīng)起義,其文聲色俱厲,氣勢磅礴。武則天剛讀到該文時,對那些辱罵她的話表現(xiàn)出一種處變不驚、鎮(zhèn)定自若的神情,但后來讀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之際,卻立即收起了笑容,顯得異常吃驚,忙問旁邊侍從:“此文是何人所寫?”當(dāng)她得知此文出自駱賓王之手時,贊嘆不已,十分惋惜地說;“這么好的人才,沒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過錯!”
還原鏈接:借史論事,恰到好處。請看考生佳作中濃縮的史實素材精華:“金鑾大殿上,群臣惶恐,懼怕天威。她讀完駱賓王將她罵得狗血噴頭的《討武檄文》后,莞爾一笑,大贊此人才華。臣子們面面相覷,她卻責(zé)備宰相不能早日發(fā)現(xiàn)這一人才?!彪S之而寫的是畫龍點睛之筆:“這是何等的雅量?。∶鎸εu和指責(zé),作為天子的她不僅不慍,反而欣然接受。她敢于直視自己的錯誤,如玫瑰般鏗鏘的她從不為自己歌功頌德,而為自己留下了一塊無字碑?!边@樣運用素材,凸顯了題旨,恰到好處。
②素材還原現(xiàn)場二:2010年,以糾錯聞名的雜志《咬文嚼字》發(fā)動讀者向莫言挑戰(zhàn),從他的作品中挑出許多歷史常識和文字錯誤。雜志把這些錯誤匯總后分兩次寄給莫言。莫言第一次看了讀者意見后坦言:“挑得很對,非常感謝?!钡诙嗡终f:“讀者提得對。我認(rèn)錯?!彪S后,他感慨道:“說實話,我連小學(xué)都沒畢業(yè),能有現(xiàn)在的成績,是讀者對我的錯愛,還被戴上一頂‘著名作家’的帽子,實在讓我汗顏。既然讀者能在我的幾本書里找到錯誤,說明大家依然喜歡我,也對我是個莫大鞭策,那我就更要善待讀者,一絲不茍地繼續(xù)寫下去。我肯定,在我的書中,還有很多錯誤,我非常歡迎大家毫不客氣地指出來,我一定虛心改正?!?/p>
還原鏈接:引用鮮例,強化事理。考生通過借史議理,并在具體論述分論點“直視錯誤,腹有雅量,氣自芳華”之后,巧妙引用與本文主題相應(yīng)的鮮活素材:“雅量讓鐵凝與莫言真摯感謝為他們挑錯的人,讓他們的作品更上一層樓?!边@雖然只有一筆,但分量很重,特別是后面“于人如此,于國家,未嘗不是如此”一句精到議論,深化了“腹有雅量氣自華”論點的意義。
【運用揭示】
文中有不少古今典型素材,集中論證了“腹有雅量氣自華”的觀點主旨,如果從引申的角度去運用這些素材,就有更多的敘議空間,拓展深化同一主題。下面的兩則示例可作備考演練的借鑒。
◎示例一:作為中國文學(xué)史上符號化的人物,莫言最難能可貴之處,是獲獎之后沒有像人們預(yù)想的那樣喧囂浮躁,而是依然端坐在書桌旁,面對蒼生,背對文壇,安靜地寫作。即使他處在文壇最高峰時,有讀者給莫言的文字糾錯,莫言仍坦誠相對,勇于承認(rèn)錯誤,這種謙虛接受批評的態(tài)度更讓人肅然起敬。西方諺語說:“恭維是蓋著鮮花的深淵,批評是防止你跌倒的拐杖?!鄙埔獾呐u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存在著哪些不足和缺點,以便能逐步彌補和改掉它們。聽?wèi)T了諛辭的人常??裢源?,只有虛心接受批評的人,才能改正缺點,提升自己。
【運用亮點】 這段文字準(zhǔn)確地把“聽?wèi)T了諛辭的人常??裢源?,只有虛心接受批評的人,才能改正缺點,提升自己”的主題認(rèn)知闡釋得深刻充分,給人以有益的啟發(fā)。
◎示例二:鐵凝真心感謝對她作品的“挑刺”,這證明了她的非凡睿智。其實,作品中的小暇疵被人挑出,正說明作品有人在認(rèn)真地讀,這是一種幸運,作家、學(xué)者應(yīng)視為讀者對自己的愛護(hù)和重視,是一種榮耀,所以也就更需要感謝讀者。當(dāng)然,這是指鐵凝這樣嚴(yán)肅的作家和好作品,若像某些三流文人那樣,一部書錯誤百出,便是謬種流傳,是根本不具備資格去“感謝”讀者的,而是應(yīng)該向讀者謝罪。
【運用亮點】此文另辟蹊徑,以“其實”作思維轉(zhuǎn)折,從哲理思辨的角度去論證,作者把作品被人挑刺看作是“一種幸運”、“一種榮耀”,觀點新穎。文段還從有別于“嚴(yán)肅的作家和好作品”的另一種假設(shè)的事實拓展開去,指出“三流文人”書中“錯誤百出”應(yīng)向讀者“謝罪”,見地深刻而別致。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