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流星耀眼地劃過天空,人們都會去仰望,并且會贊嘆它的壯觀;星星每晚都會在空中閃亮,人們好幾個月都不會去望一眼天空,甚至忘記了他們的存在。
要求:這則材料引發(fā)了你哪些聯(lián)想和想象?請談談你的感受和認識。
寫作指導
耀眼的流星代表的是當下流行的、時髦的、易被人關注的東西,而星星則代表了平淡的、普通的、不易被人關注的東西。耀眼的事物很容易引起關注并成為我們贊美的對象,而那些普通的、平淡的事物引不起我們的關注,其實真正為我們做貢獻的,默默無聞工作的正是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的事物。我們要多關注普通的,平淡的,經(jīng)典的,真正輝煌的東西,這也是作者主要的命題意圖,也正是這則材料的立意著重點。弄明白這層含意,在具體的寫作中就會把握重點,切中立意。
一類文
恒星之美,方為大美
□李振營
流星耀眼劃過,吸引無數(shù)眼光,人們贊嘆流星的壯觀美麗。然而。其實真正美的,是那些被人所忽視的恒星。
流星閃亮,只不過是一塊隕石在灼燒;恒星之光,卻來自于恒星內部巨大能量的釋放。雖然遙遠,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它的永恒,它的偉大。在人類文化星空中,又何嘗不是這樣?有流星,有恒星。
流行文化也不斷吸引著人們的眼球。流行歌曲各種風格“你方唱罷我登場”。還有韓劇、美國大片、到去年的“鳥叔”……人們簡直應接不暇。而它們也深受人們的追捧,甚至由此產(chǎn)生了各種各樣的“族”。無可否認,這些文化都有其引人之處,確有其耀眼之處,但它們終究是流行文化,不斷產(chǎn)生也不斷消失。
真正美麗的是那些如恒星般的文化。先秦諸子深邃的理想,有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處事原則幾千年來為無數(shù)人奉守,穿越兩千多年的時光,其思想仍有重要意義;有道家“清靜無為”“天道自然”,指引人們走出名利的困擾。盛唐的詩篇,宋代的詞,清代的小說……它們雖經(jīng)歷史洗禮,依然光輝不減,他們才是真正的美。
然而正如材料所言,我們難道不也是過多關注了流星,而忽視了恒星嗎?
于是有人評價章子怡的名聲蓋過了孔子,于是在網(wǎng)絡小說盡受追捧的時候,《紅樓夢》《水滸傳》《百年孤獨》……一大批國內外的名著“光榮”登上人們“最不愿讀的書”書榜。
究其原因,在于人們的心理認識。人們過分地追求“新”“奇”,而速食文化恰好滿足了人們這種需要。內心的浮躁,讓人難以沉下心來欣賞那些真正永恒的東西。
中國每年論文數(shù)達世界前列,而論文被引用率卻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盲目求快求異不會帶來永恒的價值。馬克思為《資本論》花費四十多年時間,歌德用六十年時間完成《浮士德》。他們速度慢,價值卻高。他們從沒看過成功學的書籍,但他們卻取得了成就。那是因為他們注重在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中汲取營養(yǎng)。
而對于我們,恰當欣賞一下流星未嘗不可,但我們不應忽視真正有價值的恒星,那是因為——
恒星之美,方為大美!
評點
文章立意準確把握了材料的含意,在立意、選材及論述上都把握得比較到位。
說理很有層次。文章不像正統(tǒng)的議論文那樣材料豐富詳實,而是偏重說理,雖然大部分學生寫作喜歡偏重說理(因材料儲備有限),但鮮有說理充分而又這么有層次的,所以這是一篇上乘之作。
語言有文采。文章雖偏重說理,但在論說的過程中也足見作者的語言功底深厚,尤其是一些對偶句式的運用,更為文章增光添彩。
評分:內容19分+表達17分+發(fā)展19分=總分55分
一類文
被忽視的“小確幸”
□李萌萌
流星劃過天空,耀眼閃亮,但再美也只是一瞬;星星守護天空,微弱渺小,但再細微也是永恒。人們只驚嘆于流星劃過的壯觀,卻常常忽略身邊存在的微弱而執(zhí)著的星星,孰不知,它才是伴你走過慢慢長夜,陪你挑燈夜讀,送你進入夢鄉(xiāng)的永恒。
如今的人們,腳步匆匆,仿佛想要急著去抓住些什么,他們推崇大愛,贊美英雄,為電視劇中的母愛與友誼哭得稀里嘩啦,孰不知,在他們的快馬加鞭中,遺漏的卻是身邊最平常但最真切的風景。
請不要忽視身邊那些微小的、確定的幸福。你可曾聽到你晚回家時母親擔憂的話語?你可曾看到你離開家時被夕陽拉長的背影載著母親不舍的眼神?你可曾感受到你說要回家吃飯母親那按捺不住的喜悅?你不曾,你認為那是理所當然,母親的嘮叨你嫌煩,你離家時從不回望一眼,你打電話匆匆掛掉卻因為與朋友歡聚而讓母親空等到深夜。你說母愛是偉大的,可你從沒真真切切地感受過它,你說電視上文章中的母愛多么無私,你在微博上為別人分享的愛點“贊”,可你身邊那無聲而又細微的愛才是母親給你最平凡而又最珍貴的禮物,而你又何曾在心里為自己的母親點個“贊”?
身邊的細微是最真切的愛。你說是朋友就要兩肋插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你可曾感謝過朋友的幫助?在你成績不如預期情緒低落之時,在你遇到難題抓耳撓腮之時,在你望著窗外傾盆大雨手足無措之時,你可曾為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貼心的擁抱,一個清晰的講解,一把遮雨的大傘而心存感激?你不曾,你說這太普通了,每天都在發(fā)生,可現(xiàn)實中真切存在的,又確實是這些細微的關懷。
那么多微小而又確定的幸福每天都在發(fā)生,可我們總是疾呼缺少關愛,其實是我們自己疏忽了他們,自動屏蔽了它們。那么微弱的愛,就像陽光下細小的塵埃,即使你看不見,他們也會隨空氣旋轉,飄浮到各個角落,定格成永恒。
請不要忽視身邊的“小確幸”,它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
評點
讀過這篇文章一定會觸發(fā)你心中那一個最柔最軟的地方,肯定會讓你想到自己經(jīng)歷過的那一個熟悉的場景……作者用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的描寫,成功地為我們打造了一個“小確幸”的世界,好像我們在作者的描寫里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對偶、排比、比喻、設問等表現(xiàn)手法的恰當運用,又讓我們在細膩的描寫中領略到了文學的魅力。
評分:內容17分+表達18分+發(fā)展18分=總分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