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福棠
(宜興 214221)
宜興紫砂壺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關于它的歷史、它的創(chuàng)造,始終在一代代制壺人捏塑乾坤的雙手中進行著??v觀世間的每一把紫砂壺,無不向人們呈現(xiàn)出其獨特的藝術風貌,就像人有人的氣質一樣,紫砂壺也有著壺的氣質,而這種氣質的表現(xiàn)卻并不是單純地依靠紫砂壺本身來完成的,一方面得益于紫砂陶土天然的優(yōu)越性,另一方面則更在于制壺藝人天才的構思創(chuàng)造。在近六百年的發(fā)展歷程中,紫砂藝人們在保持茗壺原有實用性的基礎上,不斷地融入多種文化精髓,豐富著紫砂壺的內容,為傳統(tǒng)紫砂文化注入新的思想和血液,而中華文化就像一個巨大的創(chuàng)作寶庫,給予人們源源不斷的靈感,提升了整把壺的內涵氣質。
紫砂壺“開心提梁”(見圖1)便是以饒有趣味的自然氣息塑造出作品的風格氣質,整壺從大自然的物象中找到與壺韻的融合之處,從傳統(tǒng)壺型中汲取完善的靈感,從文化精髓中挖掘深層的人文寓意,傳遞出無限的神韻,可謂開心抒胸臆,紫壺趣味長?,F(xiàn)具體談一談該壺予以呈現(xiàn)氣質的兩個方面:形象特征和內涵寓意。
圖1 開心提梁壺
紫砂壺的造型之豐、形制之多,是其它陶瓷品類所無法比擬的,目前,紫砂壺器的造型主要有幾何形體、自然形體和筋紋形體三大類,三者各具特色、美不勝收。其中,自然形體造型俗稱“花貨”,其最主要的特征便是直接取材自然界的瓜、花、木、蟲、鳥、魚、獸等的各種形象,爾后從中提煉師法自然的深意,再加入制壺人個性化的構思,使壺與景融為一體,引發(fā)趣、理、情的思考。這把“開心提梁”紫砂壺就是一件典型的花貨作品,該壺受自然界植物銀杏的啟發(fā),以此為原型,擬物仿生、去粗求精,將銀杏枝干與樹葉的獨特姿態(tài)濃縮于一壺之上,惟妙惟肖,并通過巧妙的搭配組合、鮮艷的色調交融,立體化、生動化地呈現(xiàn)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畫面,因施法自然而盡得天趣。
花貨造型的表現(xiàn)方式主要有兩種,是將各種物象形態(tài)通過藝術表現(xiàn)的手法,設計成紫砂壺的形狀,如“南瓜壺”、“梅段壺”等,或者選擇在壺體的恰當部位運用浮雕或透雕的方法,把某些典型的形象貼附于其上,如“報春壺”、“竹節(jié)壺”等?!伴_心提梁壺”的造型手法顯然是后者,而其造型靈感又來源于經典紫砂器“東坡提梁壺”,依據該壺的造型展開繼承與創(chuàng)新,因此,整把壺一方面再現(xiàn)經典風格,另一方面又在經典之上裝飾物態(tài)形象,可謂“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趣味天然。
“東坡提梁壺”相傳為宋代蘇東坡所創(chuàng)制,以其圓潤端重的造型、簡巧虛空的提梁設計、恰到好處的布局安排而為歷代壺界所珍。“東坡提梁壺”所獨有的雙梁橫豎架接提梁,卻對后世壺藝創(chuàng)作影響深遠?!伴_心提梁壺”便深得經典精髓的引導,整器尤顯大氣美觀、不拘小節(jié),充滿了自然氣息。該壺壺身為燈籠圓狀,厚圓蓋,蓋口嚴絲合縫,提梁把、壺流和壺鈕均采用樹枝造型處理,蒼老勁挺、疤痕累累,每個疤瘤均采用不同處理,枯枝新芽新穎別致,其形曲折奇特,在深沉肅穆的格調中煥發(fā)著勃勃生機,其獨到的雙梁橫豎架接提梁,前提梁用一段橫把呈彎弓形狀,后豎搭一段把架在彎弓上,直至壺身另一側傳統(tǒng)的接把處將提梁把嵌接。從提梁末梢處攀伸出的一片片銀杏葉,靈動生趣地貼飾于壺身上,營造出極佳的觸摸質感,更不失栩栩如生,與此同時,壺蓋上亦貼飾銀杏葉數(shù)片,與壺鈕在形象及意境上保持了一致性,使得整壺造型在技藝、格調、形制上均凸顯別致特性。
該壺以“開心提梁”四字命名,意味深遠。為呼應主旨,該壺在造型上無處不精心設計,首先對物象的選擇確定是銀杏,則因銀杏之“杏”與開心之“心”諧音,巧妙對應開心之寓意,進而由銀杏展開具體創(chuàng)作,提梁把、壺嘴、壺鈕取自銀杏樹枝形態(tài),壺身銀杏葉裝飾更將自然意境推向了極致。除了形象上的具體表現(xiàn)外,“開心提梁壺”無不向人們傳達出開心的心境,美觀而雅致的藝術風格帶給人輕松趣味的心靈感受,使人在壺韻中感知內心的協(xié)調舒適,而“開心”二字更傳遞出一種積極樂觀、開心向上的人生智慧,其內在深邃的寓意值得人們細細品味與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