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芳
一、反思性教學概論
所謂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通過認真仔細思考之后,選擇一個更適合學生的高效率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對自己的選擇承擔一定的責任,說白了就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因此,反思性教學又可稱為反思性實踐或者反思想教學,這其中,“反思”是最重要的步驟,是教師在進行反思性教學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只有經過不斷的反思,才能夠發(fā)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然后將這些問題逐一解決,最終促進整個教學的發(fā)展。
二、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學的流程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想進行不斷的反思,要想想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正確,學生能不能接受這種教學方式,通過“我”的教學,學生能否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又能否做到學以致用,將生物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變化,將自己的教學活動和課堂情境作為認知對象,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持續(xù)的批判與反思,這就是反思性教學的內涵和意義所在。實質上,反思性教學是一個長期的有意識的分析與再認知的過程。所以,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學有一定的流程。具體如下。
1.反思,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
既然是反思性教學,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反思”了,而反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毫無疑問,就是在反思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所在,要清楚自己的教學在什么地方出現(xiàn)了問題,是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才會導致這樣的后果,這也是反思性教學的本質所在。但是受到經驗主義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高中生物教師都不太重視對自身教學的反思,他們過度依賴于教學經驗,認為自己做的都是對的。在他們的心中,“我”所實行的這套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是可行的,畢竟“我”已經教導過那么多屆學生,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成果,沒必要再去進行反思。當某種觀念或者行為形成了習慣或者結構體系,就會處于一種自以為是的狀態(tài),而這些教師就有著這種“自負”的心態(tài)。要想改變教師的這種心態(tài),就必須讓他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碰壁,這樣他們才會明白自己的教學方式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否則在教育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這些困難。教師一旦發(fā)現(xiàn)自身問題所在,就會通過觀察、討論等形式來進行反思,通過反思,教師就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溝通交流,提出解決方案
反思性教學強調“反思”,但是不能忽略反思之后的“及時補救”。因此,教師通過反思發(fā)現(xiàn)問題后,應該根據相關的教學方案來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要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從根源找出解決方案。教師的教學,是和學生一起互動完成的,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教師最直接的受教者,所以教師一定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教師可以在課后主動與學生交流,詢問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意見和看法,也可以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動態(tài),看學生聽得是否入迷,學得是否認真,或者通過提問來捕捉學生的表情,看看學生是否已經掌握了生物課的教學內容。比如一些較難理解的內容,通過提問來看學生是否完全了解和掌握,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對此并不理解,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
3.研究,調整反思過程
一個優(yōu)秀的生物教師是懂得進行反思的,而且應該是堅持進行反思的。在反思過程中,不僅要了解自己的教學成效,還要對有關的結果和原因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和研究。正所謂“學無止境”,這句話不止是針對學生,它面向的是社會上的每個人,自然也包括教師。教師也要學,要養(yǎng)成一種不斷追問的習慣,而這種習慣會促使教師增強自身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反思性教學也是一種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不斷進行嘗試的過程。
三、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學的實施策略
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學的實施策略主要有:課后反思筆記的記錄,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認真觀摩他人的教學過程,最后將所總結的經驗運用到實際教學中。課后反思筆記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反思的過程中,將想到的調整方案都記錄到反思筆記中,這樣便于以后翻閱。同樣,師生交流也是至關重要的,畢竟教師所服務的對象是學生,滿足學生的需求是教師肩負的重任,也是教師的義務。所以教師必須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時刻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深入了解學生關于課堂教學的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和建議正是教師進行反思的重要參考資料。根據學生所提供的意見,教師進行反思,并調整教學方案,使教學方式更能被學生所接受和認可。認真觀摩其他教師的授課過程也是一種交流方式,但是這種交流僅限于教師與教師之間。通過觀摩其他教師的授課,找出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吸收他人的優(yōu)秀教學成果,找出自己的教學問題所在,及時進行改進。
(責任編輯黃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