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群
(宜興 214221)
吉祥,歷來是大家口中不變的話題。各種玉器、陶器的制作中,人們經常運用到了表現吉祥的圖形。在以吉祥為主題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紫砂工藝也隨處可見吉祥的主題。現以吉祥寓意的紫砂“玉如意對壺”(見圖1)為線索,考析這一對極富創(chuàng)意的紫砂作品。
圖1 玉如意對壺
紫砂“玉如意對壺”包括兩把壺,一把沒有提梁,一把為有提梁。第一把精選原礦大紅袍制成,泥質華麗高貴、光彩奪目。整款壺極度飽滿,器身呈鼓狀,向上收束成口;壺體扁圓、短頸、坡肩;耳形壺把,壺把高挑圓潤,與流對應出勢;此壺無飛,三彎嘴較為渾厚,尤其是嘴頭幾乎未見收斂,流自壺腹胥出自然;壺器秉承了傳統(tǒng)“仿古壺”古樸質拙的特點,在壺把、壺肩兩處均有玉如意的裝飾,氣韻不俗;壺蓋有八寶如意形裝飾紋,形狀與壺身極其相似。由于此壺的器身較為扁平,所以蓋沿較短,好讓茶葉有更大的舒展空間。此壺整體凝重端莊、古樸素雅,壺體敦厚飽滿、曲張有致,氣度渾樸大方,信手拈來氣暢神怡,實為不可多得之珍品。
另一把紫砂壺,從造型而言并無差異,唯一不同的是,它變耳形壺把為提梁。提梁的空間感處理頗好,虛實結合,妙韻渾然天成。此壺為提梁壺中的一種,整體構思細密,提梁較粗,造型很別致,形如半圓,以其純拙與壺身相稱。此提梁粗看不起眼,再看則耐人尋味,圓環(huán)以虛帶實,頂端裝飾如意紋,使人眼前豁然一亮。提梁與壺器達到了視覺上的微妙平衡,壺器整體上讓人感覺氣勢雄健、渾然一體,所謂“周接四海之表,浮于元氣之上”。此壺的提梁如佛趺坐,清風朗朗?!秹粝P談》中說:“星辰居四方而中虛,八卦分八方而中虛,不中虛不足以妙萬物?!贝藟靥崃旱奶搶嵔Y合,猶如畫中留白、園林借景,疏可走馬,密不透風。這種古典美學的神奇光彩,在這把紫砂提梁壺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玉如意是玉器中非常有趣的一種類型,對于玉如意的來源,歷史上流傳下來了很多種說法,一種是說玉如意來自佛教,它原本是佛具之一,隨佛教而傳入中國;另一種說是玉如意本來是古人用于撓癢的爪杖,因為能撓到手觸摸不到的位置,讓人舒服如意,因而稱為“如意”。隨著歷史的變遷,玉如意的形狀也一再發(fā)生變化,起初是一端為指狀的直狀物品,作為撓癢之用,而后玉如意的實用性淡化,它慢慢地變成了一種裝飾品,形狀自然也就不同的。玉如意開始變短,且形狀日漸豐富,款式極多,顯得飄逸不羈。玉如意成為賞玩之物后,人們以“玉如意”表達祝福之意而作為饋贈之物,用于人際交往中。因此,以玉如意設計紫砂“玉如意對壺”,寄予了美好的祝福。
親朋好友見面或分別,常用“萬事如意”、“吉祥如意”、“平安如意”等詞來表達自己的祝福。玉如意的抽象寓意其實也不難理解,“如意”即“意”隨人“愿”,說者誠心,聽者舒心。以玉如意來裝飾紫砂“玉如意對壺”,寓意萬事如意,即福運連連、福壽無邊。玉如意的最初原型是結合了如意的頭部,它呈彎曲回頭之狀,被人賦予了“回頭即如意”的吉祥寓意?!熬颖鹊氯缬瘛保袢缫鈱⒂竦膱詽櫜挥宓拿赖屡c如意的吉祥寓意結合,成就了具有中國特色吉祥文化的如意器物。玉如意不是佩戴的,是擺設的,它寓意吉祥如意、長壽多福、家和興旺、安寧平和、事業(yè)騰達、辟邪消災等。俗話說:“玉必有意,意必吉祥。”幾千年的文化積累和篩選,精煉了許許多多的優(yōu)美傳說、典故,各種各樣的精美圖案為紫砂壺雕琢玉如意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以玉如意設計紫砂“玉如意對壺”,像是兩顆夜明珠,遠觀近瞧、左看右看,使人眷戀不已。
制作玉如意的材料有很多,金銀、竹子、骨、玉石等等,許多材質的玉如意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湮沒,而在紫砂“玉如意對壺”上裝飾玉如意,它能長久保存下來,經久不衰。所謂玉如意,即遇如意,如此寓意美好的“玉如意對壺”使人為之心動。
[1]程龍偉.實與虛——紫砂茶器的哲學之美[J].江南時報.2013.12.4.
[2]沈福良.玉必有意 意必吉祥——玉果佩的吉祥寓意[J].上海工藝美術.2005(0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