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與刑法的完善

      2014-04-09 07:02:46李永升
      社科縱橫 2014年4期
      關鍵詞:刑法典修正案刑法

      李永升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 重慶 401120)

      胡錦濤同志一向高度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他在談到加強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落實時,曾經指出“要按照推進改革開放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該制定的制定,該修訂的修訂,逐步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1]?!焙\濤同志的這一講話,充分體現了他對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高度重視,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提供了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對于指導我國法制建設尤其是刑事立法的發(fā)展完善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我國刑法的發(fā)展過程,也就是刑法所經歷的發(fā)展階段,是指我國刑法所經歷的時間、內容及其他事項的總稱。這一發(fā)展過程是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形影不離,不可分割的。因此,我國刑法的立法過程也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過程。它們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向前邁進的總體藍圖。

      自從新中國成立至今,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逐漸形成,經過幾代立法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國于2012年全面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是我國立法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全面形成,我國刑法的立法工作也由立法初創(chuàng)階段進入立法發(fā)展階段以至達到最終完善階段。為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與刑法完善的過程,本文擬從我國刑法立法不斷發(fā)展完善的過程來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過程,從而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便有力地見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與刑法的完善二者之間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

      一、新中國成立至1979年刑法頒布期間(刑法初創(chuàng)階段)

      自從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至1979年7月我國第一部刑法典的頒布,新中國刑法的創(chuàng)制工作從無到有,經歷了一個長期而曲折的過程。

      建國初期,國家就先后制定并頒布了一些單行刑法法規(guī),如1951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妨害國家貨幣治罪暫行條例》,195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等,這些單行刑事法規(guī)在同危害國家安全、偽造國家貨幣、貪污等方面的犯罪作斗爭中起了重大的作用。與此同時,國家也開始了刑法典的起草準備工作。

      刑法典最初的起草準備工作,是由前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主持進行的。自1950年至1954年9月,法制委員會寫出兩個稿本: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大綱草案》(共157條);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指導原則草案(初稿)》(共76條)。由于當時正在進行抗美援朝、改革土地制度、鎮(zhèn)壓反革命乃至“三反”、“五反”等運動,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注意力并沒有集中在立法工作上,所以上述兩部稿本也就只停留在法制委員會范圍內作為兩份書面材料保存下來,它們始終沒有提上立法程序,更沒有公開向社會征求過意見。

      1954年9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我國第一部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等五部組織法,標志著我國法制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極大地推動了刑法典的起草工作。自此,刑法典的起草工作改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法律室負責。從1954年10月至1956年11月,法律室共寫出13稿。在中國共產黨“八大”召開和黨中央十分重視法制建設的背景下,刑法典的起草工作加緊進行,至1957年6月28日,已寫出22稿。這個稿本經過中共中央法律委員會、中央書記處審查修改,再經過全國人大法案委員會審議,發(fā)給參加第一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的全體代表征求意見。這次會議曾作出決議: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人大代表和其他方面所提的意見將22稿進行修改后,作為草案公布試行。但是,隨著1957年“反右”斗爭的開始和法律虛無主義思潮的抬頭,刑法草案沒有公布,并在此后的四年多時間內,刑法起草工作完全停止。

      從1961年10月起,又對刑法草案進行座談研究。1962年3月22日毛澤東同志的“刑法、民法一定要搞”的指示[2],推動了刑法起草工作的繼續(xù)進行。從1962年5月開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室在有關部門的協同下,對刑法草案第22稿進行了全面的修改。經過多次的重大修改和征求意見,到1963年10月9日寫出第33稿。這個稿本經過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毛澤東同志審查,曾考慮公布。但因隨后開展的“四清”、“文革”等政治運動的沖擊,最終沒能公布。

      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后,隨著黨和國家對法制工作的重視,從1978年10月開始,國家組成刑法草案的修改班子,對第33稿進行修訂,并先后寫出兩個稿本。其間,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會議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精神,對刑法的起草工作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和重要的指導作用。1979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宣告成立,從當年3月中旬開始,刑法起草工作以刑法草案第33稿為基礎,根據新經驗、新情況和新問題,征求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中央其他有關部門的意見,對草案作了較大的修改,先后寫出了3個稿本。第二個稿本于當年5月29日獲得中央政治局原則通過,接著又在法制委員會全體會議和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進行討論審議,修改以后提交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進行審議,最后于1979年7月1日獲得一致通過,7月6日正式公布,1980年1月1日起施行。至此我國第一部刑法典正式誕生[3](P6-8)。

      綜上所述,這一時期關于刑法立法的特點是數量極少、立法規(guī)定內容簡單而不全面。出現這種情況是由當時的政治和經濟背景決定的。因為,在那個特定的年代,刑事立法的政治色彩較為濃厚,尤其是以反革命面目出現的各種刑事犯罪中的反革命目的難以認定,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很難避免法律向政治低頭的現象發(fā)生。另外,由于我國當時在經濟上還處于計劃經濟時代,刑事立法比較封閉僵化,按今天的標準來定位,在當時很多刑事犯罪都應被定為非刑事犯罪或者其他刑事犯罪行為。因此,這一時期的刑事立法還處于相當幼稚的階段,存在著很多立法問題。但是,這一時期的刑事立法為我國刑事立法的發(fā)展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經驗,因此其對我國后來刑事立法的不斷完善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二、1979年刑法至1997年刑法頒布期間(刑法發(fā)展階段)

      1979年刑法典的頒布施行,標志著我國刑事法治進入一個新階段。但是,由于受制定該部刑法典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治安形勢的限制,加上立法經驗的相對不足,使得這部刑法典在觀念上較為保守,在內容上失于粗疏,以致于在很短的時間內便顯露出與社會現實生活的諸多不適應。特別是在1979年刑法典制定以后,中國旋即拉開了改革開放政策的帷幕。在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日益發(fā)展、中國參與國際交往日益增多、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的情勢下,各種新型的經濟犯罪、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亦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增長勢頭,1979年刑法典之內容不完整性和對變化多端的犯罪現象缺乏及時應變能力的缺陷,日益嚴重。為適應國家改革開放中新情況新問題和懲治防范犯罪的實際需要,我國最高立法機關自1981年至1995年先后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關于處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勞改犯和勞教人員的決定》、《關于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關于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決定》、《關于懲治走私罪的補充規(guī)定》、《關于懲治貪污罪賄賂罪的補充規(guī)定》、《關于懲治泄露國家秘密犯罪的補充規(guī)定》、《關于懲治捕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的補充規(guī)定》、《關于懲治侮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罪的決定》、《關于禁毒的決定》、《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關于懲治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犯罪的補充規(guī)定》、《關于嚴禁賣淫嫖娼的決定》、《關于嚴懲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決定》、《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guī)定》、《關于懲治劫持航空器犯罪分子的決定》、《關于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補充規(guī)定》、《關于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決定》、《關于嚴懲組織、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的補充規(guī)定》、《關于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決定》、《關于懲治違反公司法的犯罪的決定》、《關于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犯罪的決定》等23部單行刑事法律,并在《海關法》、《商標法》、《專利法》、《文物保護法》、《食品衛(wèi)生法》、《森林法》、《產品質量法》、《對外貿易法》等104部經濟、民事、行政、軍事、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法律中附設刑事條款(附屬刑法規(guī)范),對1979年刑法典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改補充。這些修改補充,無疑因應了社會形勢之急需,對我國刑事司法實踐的指導和規(guī)范作用顯著有力。然而由于在刑法典之外,存在如此繁多的單行刑事法律和附屬刑法規(guī)范,缺乏一個體系上的歸納,刑法規(guī)范整體零亂和不便掌握的弊端在所難免;再者,刑法典原有的一些規(guī)定可能暫時得到完善,但單行刑事法律規(guī)定的不合理內容和彼此之間缺乏照應的情況又隨之產生。司法實踐檢驗和理論研究均證明,為更有效地發(fā)揮中國刑法的社會調整功能,全面修改刑法,制訂出一部嶄新的中國刑法典,實乃勢在必行。

      自我國最高立法機關于1982年提出修改刑法典起,研究和修訂刑法典的工作歷時15年,大體經歷了這樣五個階段:第一,醞釀準備(1982—1988.2)。這一階段最高立法機關開始注意對刑法修改意見進行收集和整理。第二,初步修改(1988.3—1989.6)。這一階段將刑法修改明確列入了立法規(guī)劃;初步嘗試性地草擬了《刑法修改稿》。第三,重點修改(1991)。這一階段主要是對“反革命罪”修改為危害國家安全罪進行研討、論證。第四,全面系統修改(1993—1996.12)。這一階段最高立法機關為全面系統修改刑法典進行了緊鑼密鼓的工作,草案擬改頻繁。第五,立法審議通過(1996.12—1997.3)。這一階段最高立法機關廣泛征求各界意見。對修訂草案數次審議,最后經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于1997年3月14日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簡稱我國新刑法或新刑法典)。這部新刑法典于1997年10月1日起開始施行[3](P9)。

      我國新刑法典共分總則、分則、附則三部分,計15章、452條。在總則方面,該法典明文規(guī)定了罪刑法定、適用刑法平等、罪刑相適應等刑法基本原則,擴大了我國刑法屬人管轄的范圍,增設了普遍管轄權,確立了單位犯罪主體的刑事責任;在刑法分則方面則有將反革命罪修改為危害國家安全罪,將散見于各單行刑事法律的刑法規(guī)范統一納入刑法典,并根據新的情況對原有刑法分則體系作了相應調整等舉措。盡管由于治安形勢嚴峻的社會背景,這部刑法典不可避免地帶有刑事政策高漲的特點,但人們仍然普遍認為該刑法典是我國歷史上一部統一的、比較完備的刑法典。

      1997年新刑法典,全面系統地規(guī)定了刑事犯罪的內容及其處罰措施,為依法保護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經濟秩序、公民權利和社會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fā)展,提供了最為嚴格的行為準則和有力的法律保障,從而有力地說明我國刑法立法的發(fā)展已經開始逐步走向完善。

      三、1997年刑法施行至今(刑法完善階段)

      自從1997年刑法典于該年10月1日施行以來,為了適應我國各個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等發(fā)展形勢的需要,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一系列單行刑事法律。它們分別為1998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1999年1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以下簡稱《刑法修正案》)、2001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以下簡稱《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以下簡稱《刑法修正案(三)》)、200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以下簡稱《刑法修正案(四)》)、2005年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以下簡稱《刑法修正案(五)》)、2006年6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六)》(以下簡稱《刑法修正案(六)》)和2009年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簡稱《刑法修正案(七)》)以及2011年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簡稱《刑法修正案(八)》)。上述單行刑事法律的頒行,不僅對我國1997年施行的新刑法作了大量的修改和補充,而且在刑法總則與刑法分則方面作出了諸多新的規(guī)定。隨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逐步形成,以上刑法的立法內容也逐步走向成熟。

      (一)《決定》對刑法的完善

      為了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的犯罪行為,維護國家外匯管理秩序,《決定》對刑法作如下補充修改。于第l條增設騙購外匯罪,即行為人使用偽造、變造的海關簽發(fā)的報關單、進口證明、外匯管理部門核準件等憑證和單據、重復使用海關簽發(fā)的報關單、進口證明、外匯管理部門核準件等憑證和單據的以及以其他方式騙購外匯的行為。并于第3條將刑法第190條規(guī)定的逃匯罪修改為:“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違反國家規(guī)定,擅自將外匯存放境外,或者將境內的外匯非法轉移到境外,數額較大的,對單位判處逃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對單位判處逃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北緱l的規(guī)定不僅對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刪除了“國有”的限制,而且將逃匯罪的法定刑進行了細化,由原來的一個法定刑幅度調整為兩個法定刑幅度,并且將該罪的法定最高刑由有期徒刑5年改為15年。

      (二)《刑法修正案》對刑法的完善

      為了懲治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刑法修正案》對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中的若干犯罪進行了修改和補充。本修正案于第1條在刑法第162條規(guī)定的妨害清算罪之后增加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罪。于第2條取消了原刑法第168條規(guī)定的徇私舞弊造成破產、虧損罪,代之以“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員失職罪”和“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員濫用職權罪”。于第3條將刑法第174條第1款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的罪狀由“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擅自設立商業(y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行為修改為“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擅自設立商業(yè)銀行、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保險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行為,并于第2款增設“偽造、變造、轉讓金融機構經營許可證、批準文件罪”。于第4條將刑法第180條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的罪狀由“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fā)行、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的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修改為“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fā)行,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期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期貨交易,或者泄露該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于第5條第1款將“編造并傳播證券交易的虛假信息罪”改為“編造并傳播證券、期貨交易的虛假信息罪”并將該罪的主體由“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的從業(yè)人員,證券業(yè)協會或者證券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修改為“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的從業(yè)人員,證券業(yè)協會、期貨業(yè)協會或者證券期貨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于第6條將刑法第182條規(guī)定的“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修改為“操縱證券、期貨交易價格罪”。于第7條將刑法第185條規(guī)定的“挪用資金罪”的主體由“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擴大為“商業(yè)銀行、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保險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并于第8條將刑法第225條規(guī)定的“非法經營罪”增加一項作為第3項,即:“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或者保險業(yè)務的”,原第3項改為第4項。

      (三)《刑法修正案(二)》對刑法的完善

      為了懲治毀林開墾和亂占濫用林地的犯罪,切實保護森林資源,本修正案將刑法第342條規(guī)定的“非法占用耕地罪”修改為“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即將第342條規(guī)定的行為人“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數量較大,造成耕地大量毀壞的”行為修改為行為人“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占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行為。本修正案將原刑法規(guī)定的“耕地”修改為“農用地”,從而將林地等農用地涵蓋進來,有效地擴大了農業(yè)用地的范圍,加強了對森林資源的刑法保護。

      (四)《刑法修正案(三)》對刑法的完善

      為了懲治恐怖活動犯罪,保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秩序,本修正案對刑法作如下補充修改。于第1條將刑法第114條“投毒罪”和“過失投毒罪”分別修改為“投放危險物質罪”和“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并將原刑法規(guī)定的“投毒”行為修改為“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的行為。于第3條將刑法第120條規(guī)定的“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組織罪”的罪狀和法定刑由“組織、領導和積極參加恐怖活動組織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修改為“組織、領導恐怖活動組織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北緱l除在原有的刑法規(guī)定的基礎上增加“積極參加”一項,還將本罪的法定最高刑由原來的“十年有期徒刑”提高到“無期徒刑”,還對“其他參加”者增加了“剝奪政治權利”。此外,本修正案還在此基礎上于第4條增加了“資助恐怖活動罪”這一新罪名。于第5條將刑法第125條第2款規(guī)定的“非法買賣、運輸核材料罪”修改為“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于第6條將刑法第127條規(guī)定的“盜竊、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罪”和“搶劫槍支、彈藥、爆炸物”分別修改為“盜竊、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危險物質罪”和“盜竊、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危險物質罪”。于第7條刑法第291條規(guī)定的“洗錢罪”的“上游犯罪”由原來的“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和走私犯罪”修改為“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和走私犯罪”。于第8條增加“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和“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

      (五)《刑法修正案(四)》對刑法的完善

      為了懲治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妨害社會管理秩序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行為,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本修正案對刑法作了如下修改和補充。于第1條將刑法第145條規(guī)定的“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yī)用器材罪”由“實害犯”修改為“危險犯”;降低了該罪入罪的門檻,并對該罪的法定刑作了相應的修改。于第2條在刑法第152條中增設“走私廢物罪”這一新罪,從而取消了刑法第155條第(3)項規(guī)定的“走私固體廢物罪”,從而將該罪的犯罪對象由固體廢物擴大到液態(tài)廢物和氣態(tài)廢物。于第3條將刑法第155條第(2)項由“在內海、領海運輸、收購、販賣國家禁止:進出口物品的,或者運輸、收購、販賣國家限制進出口貨物、物品,數額較大,沒有合法證明的”修改為“下列行為,以走私罪論處,依照本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處罰:(1)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國家禁止進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走私進口的其他貨物、物品,數額較大的;(2)在內海、領海、界河、界湖運輸、收購、販賣國家禁止進出口物品的,或者運輸、收購、販賣國家限制進出口貨物、物品,數額較大,沒有合法證明的?!痹擁椧?guī)定明顯擴大了走私罪的打擊范圍。于第4條增設了“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于第6條將刑法第344條由“非法采伐、毀壞珍貴樹木罪”修改為“非法采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并增設“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制品罪”。該條不僅擴大了非法采伐、毀壞行為的對象,即由“珍貴樹木”擴大到“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還增加了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行為。于第7條在刑法第345條第3款將“非法收購盜伐、濫伐的林木罪”修改為“非法收購、運輸盜伐、濫伐的林木罪”,并將該款“以牟利為目的,在林區(qū)非法收購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修改為“非法收購、運輸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該條規(guī)定不僅增設了“非法運輸”這一行為方式,而且刪除了“以牟利為目的”這一主觀要件,并且取消了“在林區(qū)”的區(qū)域限制,從而擴大了本罪的打擊范圍。于第8條第3款將刑法第399條第3款修改為“在執(zhí)行判決、裁定活動中,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不依法采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執(zhí)行職責,或者違法采取訴訟保全措施、強制執(zhí)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睆亩鲈O了“執(zhí)行判決、裁定失職罪”和“執(zhí)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兩個新罪名。

      (六)《刑法修正案(五)》對刑法的完善

      為了懲治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危害國防利益的行為,本修正案對刑法作了如下修改和補充。于刑法第177條之后增加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這兩個新罪名。即行為人明知是偽造的信用卡而持有、運輸的,或者明知是偽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運輸,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數量較大的、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和出售、購買、為他人提供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行為和行為人竊取、收買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的行為。于第3條在刑法第369條中增設“過失損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軍事通信罪”這一新罪。即行為人過失破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軍事通信,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從而將過失損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軍事通信的行為也納入到刑法打擊的范圍。

      (七)《刑法修正案(六)》對刑法的完善

      為了懲治危害社會的公共安全、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妨害社會管理秩序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行為,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本修正案對刑法作了如下修改和補充。于第1條第1款將刑法第134條規(guī)定的“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罪狀和法定刑作了重要修改,并新增“強令違章冒險作業(yè)罪”,并將該罪的法定最高刑由原來的“七年有期徒刑”修改為“十五年有期徒刑”。于第2條將刑法第135條規(guī)定的“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的罪狀和法定刑作了重要修改,并于第3條在刑法第135條之后增設“大型群眾性活動重大安全事故罪”這一新罪。于第4條在刑法第139條之后新增“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于第5條將刑法第161條規(guī)定的“提供虛假財會報告罪”的罪名予以取消,將其修改為;“違規(guī)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于第6條在刑法第162條之后新增“虛假破產罪”。于第7條將刑法第163條規(guī)定的“公司、企業(yè)人員受賄罪”予以取消,將其修改為“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主要是將其犯罪主體的范圍由“公司、企業(yè)的工作人員”修改為“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于第8條將刑法第164條規(guī)定的“對公司、企業(yè)人員行賄罪”予以取消,將其修改為“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主要是將其犯罪對象的范圍由“公司、企業(yè)的工作人員”修改為“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于第9條在刑法第169條之后新增“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于第10條在刑法第175條之后新增“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于第11條將刑法第182條規(guī)定的“操縱證券、期貨交易價格罪”予以取消,在《刑法修正案》規(guī)定的基礎上將其修改為“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于第12條第1款在刑法第185條之后以第1款的形式規(guī)定“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以第2款的形式規(guī)定“違法運用資金罪”。于第13條將刑法原來規(guī)定的“違法向關系人發(fā)放貸款罪”予以取消,只保留“違法發(fā)放貸款罪”一個罪名,將違法向關系人發(fā)放貸款的行為作為一個從重處罰情節(jié)。于第14條將刑法第187條規(guī)定的“用賬外客戶資金非法拆借、發(fā)放貸款罪”予以取消,將本罪修改為“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罪”。于第15條將刑法第188條規(guī)定的“非法出具金融票證罪”予以取消,將本罪修改為“違規(guī)出具金融票證罪”。于第16條將刑法第291條規(guī)定的“洗錢罪”的“上游犯罪”的范圍由《刑法修正案》(三)規(guī)定的“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和走私犯罪”再次擴大到“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和金融詐騙犯罪”。于第17條在刑法第262條之后新增“組織殘疾人、兒童乞討罪”。于第18條第2款將刑法第303條規(guī)定的“開設賭場”的行為獨立成罪,新增“開設賭場罪”,并增加“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這一法定刑幅度,并將本罪的法定最高刑由原來規(guī)定的“三年有期徒刑”提高到“十年有期徒刑”。于第19條將刑法第312條規(guī)定的“窩藏、轉移、收購、銷售贓物罪”予以取消,將其修改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并擴大了本罪的犯罪對象范圍。于第20條在刑法第399條之后新增“枉法仲裁罪”,從而在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的基礎上增加了“依法承擔仲裁職責的人員”這一新的犯罪主體。

      (八)《刑法修正案(七)》對刑法的完善

      為了懲治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危害國防利益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行為,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本修正案對刑法作了如下修改和補充。于第1條將刑法第151條第3款規(guī)定的“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罪”予以取消,將其修改為“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罪”。該條款的修正擴大了修正前條款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的覆蓋面,不僅走私國家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的行為構成犯罪,而且走私“其他國家禁止進出口的其他貨物、物品的”,也將構成犯罪,將被追究刑事責任。于第2條在刑法第180條第1款規(guī)定的“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中增設了“明示、暗示他人從事相關交易活動,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并于此條新增“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于第3條將刑法第201條由“偷稅罪”修改為“逃稅罪”,并對其罪狀和法定刑作了重要修改。于第4條在刑法第224條之后增設“組織、領導傳銷罪”。于第5條將刑法第225條第(3)項“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或者保險業(yè)務的”修改為“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yè)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yè)務的”,擴大了對“地下錢莊”非法經營活動的打擊范圍,加大了對這類非法經營活動的打擊力度。于第6條根據司法實踐中綁架罪實施過程和結果的復雜性,在刑罰設置上適當增加了一個檔次,即,比修正前條款增加了“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的規(guī)定,這樣更有利于按照罪刑相適應的原則懲治此類犯罪。同時,該罪名的法定最低刑期由十年降為五年,較好地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于第7條在刑法第253條之后增設“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于第8條在刑法第262條之后增設“組織未成年人進行違反治安管理活動罪”。于第9條在刑法第285條中增加兩款新增“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于第10條在刑法第312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2款,即:“單位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于第11條將刑法第337條第1款由“違反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的規(guī)定,逃避動植物檢疫,引起重大動植物疫情”的行為修改為“違反有關動植物防疫、檢疫的國家規(guī)定,引起重大動植物疫情的,或者有引起重大動植物疫情危險,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本條增加了對違反進出境動植物防疫、檢疫行為的懲治范圍。一是不僅僅限于“違反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的規(guī)定”,增加了違反防疫方面的規(guī)定;二是增加了“有引起重大動植物疫情危險,情節(jié)嚴重的”的行為也構成犯罪。這樣修改使得刑法對國家防疫、檢疫制度的保護更加全面和有力。于第12條將刑法第375條第2款將原來規(guī)定的“非法生產、買賣軍用標志罪”予以取消,修改為“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制式服裝罪”。于第13條在刑法第388條后新增“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于第14條將“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法定最高刑由5年提高至10年,這反映出我國反腐敗力度的進一步加大,深得民心。

      (九)《刑法修正案(八)》對刑法的完善

      為了依法打擊犯罪,調整刑罰結構,完善懲處各種犯罪行為的罪狀和法定刑,本修正案不僅對刑法總則的內容作了較大修改,而且對刑法分則的內容也作了較大幅度的修改和補充,共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關于刑罰結構的調整:(1)適當減少死刑罪名。本修正案取消了近年來較少適用或基本未適用過的13個不常用、經濟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2)限制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zhí)行犯罪分子的減刑。(3)完善假釋規(guī)定,加強對被假釋犯罪分子的監(jiān)督管理。(4)適當延長有期徒刑數罪并罰的刑期。

      2.完善懲處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犯罪的法律規(guī)定。(1)完善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法律規(guī)定。第一,明確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特征,加大懲處力度。第二,調整敲詐勒索罪的入罪門檻,完善法定刑。第三,完善強迫交易罪的規(guī)定,加大懲處力度。第四,完善尋釁滋事罪的規(guī)定,從嚴懲處首要分子。(2)擴大特殊累犯的范圍,加大對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懲處力度。

      3.完善從寬處理的法律制度,規(guī)范非監(jiān)禁刑的適用。根據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在從嚴懲處嚴重犯罪的同時,應當進一步完善刑法中從寬處理的法律規(guī)定,以更好地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刑法的文明和人道主義,促進社會和諧。經與有關部門共同研究,本修正案對刑法作以下調整:(1)完善對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從寬處理的規(guī)定。對未成年人犯罪予以從寬處理,刑法中已有規(guī)定。對老年人犯罪予以從寬處理,刑法雖未明確規(guī)定,但在司法實踐中一般也有體現。根據有關方面意見,本修正案對刑法作出補充:一是,對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的不作為累犯。二是,對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犯罪,只要符合緩刑條件的,應當予以緩刑。三是,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四是,對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五是,對未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免除其前科報告義務。(2)進一步明確緩刑適用的條件。本修正案對刑法第72條作出修改,即: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jié)和悔罪表現,人民法院認為犯罪分子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對其緩刑后能夠進行有效監(jiān)督的,可以宣告緩刑。同時,對刑法第74條補充修改為,對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得適用緩刑。(3)完善管制刑及緩刑、假釋的執(zhí)行方式。管制是限制人身自由但不予關押的刑罰。根據本修正案規(guī)定,對判處管制的罪犯,根據其犯罪情況,可以判令其在管制期間不得從事特定活動,不得進入特定區(qū)域、場所,不得接觸特定的人。同時,在本修正案中規(guī)定,對管制、緩刑、假釋等犯罪分子實行社區(qū)矯正。(4)進一步落實坦白從寬的刑事政策?,F行刑法第67條規(guī)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為進一步落實坦白從寬的刑事政策,本修正案規(guī)定:對雖不具有自首情節(jié),但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處罰。

      4.加強對民生的保護,增加一些新的犯罪規(guī)定,加大懲處力度。本修正案關于加強民生保護的規(guī)定如下:(1)對一些社會危害嚴重,人民群眾反響強烈,將原來由行政管理手段或者民事手段調整的違法行為,規(guī)定為犯罪。主要是醉酒駕車、飆車等危險駕駛的犯罪,不支付勞動報酬的犯罪,非法買賣人體器官的犯罪等。(2)加大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和對某些犯罪的懲處力度。針對當前出現的新的情況,并與我國已加入的國際公約的要求相銜接,本修正案規(guī)定,將刑法第244條規(guī)定的強迫勞動罪法定最高刑由三年有期徒刑提高到七年;將為強迫勞動的個人或者單位招募、運送人員的行為規(guī)定為犯罪;修改刑法第358條,明確規(guī)定為組織賣淫的人招募、運送人員的,按照協助組織賣淫罪追究刑事責任。(3)為加強刑法對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保護,本修正案對刑法第141條生產、銷售假藥罪、第338條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故罪降低了入罪門檻,增強可操作性。

      此外,本修正案還對危害國家安全的有關犯罪、盜竊罪的規(guī)定等作了修改或者補充。

      從這一時期的立法特點來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如期形成,我國的刑事立法也逐步走向成熟。從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單行刑事法律來看,它們不僅對我國1997年新刑法實施以來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進行了重要的修改和補充,同時也隨著我國政治經濟形勢的發(fā)展,增設了大量的新罪名。所有這些,對于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我國的刑法立法體系,促使我國刑事立法朝著成熟的方向發(fā)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

      [1]胡錦濤.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613:10.

      [2]轉引自人民日報[N].1978-10-29.

      [3]高銘暄,馬克昌.刑法學(上編)[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刑法典修正案刑法
      焦點二:刑法立法模式的選擇
      《基加利修正案》
      過度刑法化的傾向及其糾正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5:02
      犯罪故意的比較考察——基于中國、德國、日本三國刑法典的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摘要
      簡評2018憲法修正案與監(jiān)察法
      行政法論叢(2018年2期)2018-05-21 00:48:14
      我國刑法典的輕罪化改造路徑探究
      法制博覽(2017年1期)2017-02-14 14:30:07
      關于刑法修正案的思考
      刑事立法模式的新選擇
      商(2016年29期)2016-10-29 20:24:22
      刑法適用與刑法教義學的向度
      刑法論叢(2016年3期)2016-06-01 12:15:17
      永康市| 麻江县| 尼木县| 清河县| 曲周县| 涟水县| 苏尼特左旗| 余庆县| 建德市| 莆田市| 武宁县| 金堂县| 宣恩县| 钦州市| 建水县| 寿阳县| 年辖:市辖区| 太湖县| 壶关县| 久治县| 舞阳县| 乌拉特前旗| 景泰县| 北辰区| 千阳县| 渑池县| 灵宝市| 涞水县| 龙泉市| 隆尧县| 仙居县| 兴文县| 朝阳区| 大宁县| 桐梓县| 元朗区| 浦东新区| 望都县| 古浪县| 阿鲁科尔沁旗|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