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鷹
因為工作關(guān)系,我與同事前往上海拜訪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六小齡童先生。
上午抵達(dá)約定的地點后,六小齡童的大哥章金彥先生先帶我們參觀了六小齡童藝術(shù)館。參觀完已到了午飯時間,我們乘坐六小齡童先生安排的專車來到一家酒店。到場的還有六小齡童先生的家人、親屬及一些朋友,大家圍著一張大圓桌落座。六小齡童原本平時不飲酒,但因為我們好幾個人都是遠(yuǎn)道而來,為了讓大家盡興,他破例陪大家一起喝了當(dāng)?shù)氐狞S酒。六小齡童十分平易近人,絲毫沒有名人的架子,宴會在一種輕松融洽的氛圍下開始了。
席間,六小齡童多次主動向大家敬酒,與大家交流,我們也頻頻向他敬酒并爭相與他攀談,使得他應(yīng)接不暇。不過他還是盡力顧及到每個人。除此之外,每隔一會兒,六小齡童就主動轉(zhuǎn)動大圓桌,招呼大家吃菜。
宴會持續(xù)了一個多小時,在這一個多小時里,不知六小齡童為大伙兒轉(zhuǎn)動了多少次圓桌,而他除了陪大家喝酒外,只是偶爾夾一下菜。宴會接近尾聲,有細(xì)心的朋友勸六小齡童吃些主食,但他婉拒道:“不必了,我平時就吃得不多?!?/p>
午餐后,我們前往六小齡童上海的家中談事,談完已到了傍晚,六小齡童留我們用晚餐。米飯用的是中號碗盛的,我吃了一碗就飽了,而六小齡童吃了一碗后,又加了半碗。顯然,六小齡童中午為了照顧大家,沒怎么吃東西,這會兒餓壞了。
在與他人交往中,對他人表現(xiàn)出應(yīng)有的禮節(jié)與尊重并不難,難就難在于細(xì)微處顧及他人的感受,而六小齡童之所以甘愿在宴會上挨餓,是因為他真正把別人裝在了心里。這樣的人,怎能不受人尊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