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梅
(河北省邢臺縣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河北 邢臺 054000)
痛經(jīng)是婦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之一。盆腔炎性痛經(jīng)在有性生活婦女中較為多見,屬繼發(fā)性痛經(jīng)范疇。2008-03—2013-09,筆者運用解毒止痛化瘀湯聯(lián)合頭孢地尼、甲硝唑治療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經(jīng)52例,并與頭孢地尼、甲硝唑治療52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1 病例選擇
1.1.1 診斷標準 參照《現(xiàn)代中醫(yī)婦科治療學》[1]確診。經(jīng)婦科檢查、B超超聲成像、腹腔鏡等技術檢查有盆腔炎性疾病,正值經(jīng)期,或經(jīng)行前后出現(xiàn)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則劇痛暈厥者。
1.1.2 排除標準 不符合診斷標準;1個月內使用過抗生素、消炎藥及中醫(yī)中藥治療者;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腫瘤、陳舊性宮外孕等病變者;未按規(guī)定服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臨床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
1.2 一般資料 全部104例均為我站婦科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52例,年齡21~53歲,平均(38.5±11.5)歲;病程4個月~10年,平均(18.6±5.3)個月。對照組52例,年齡23~54歲,平均(38.1±11.2)歲;病程4個月~11年,平均(18.1±5.5)個月。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頭孢地尼膠囊(天津醫(yī)藥集團津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4035)100 mg,每日3次口服;甲硝唑片(康美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4120)0.2 g,每日2次口服。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解毒止痛化瘀湯。藥物組成:七葉一枝花、黃芪、當歸、土茯苓各15 g,苦參10 g,血竭3 g。兼肝郁加白芍藥20 g、甘草6 g;疼痛明顯加川楝子15 g、延胡索15 g;兼寒凝加九香蟲9 g、水蛭9 g、桂枝 6 g、烏藥 1 5 g;兼濕熱加茵陳15 g、牛膝15 g、薏苡仁30 g、益母草30 g;兼脾腎虛加桑寄生15 g、續(xù)斷15 g、杜仲15 g、狗脊15 g。日1劑,水煎服。月經(jīng)來潮前3 d開始服用,每日2次,服至月經(jīng)干凈。
1.3.3 療程及其他 2組均治療3個月經(jīng)周期后統(tǒng)計療效。服藥期間不加服任何鎮(zhèn)痛藥物。治療期間避潮濕,禁房事,調情志,忌食辛辣油膩之品。
1.4 痛經(jīng)癥狀及伴隨癥狀評分標準 經(jīng)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5分(基礎分)。腹痛難忍1分,腹痛明顯0.5分,坐臥不寧1分,休克2分,面色白光白0.5分,冷汗淋漓1分,四肢厥冷1分,需臥床休息1分,影響工作學習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不緩解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疼痛暫緩0.5分,伴腰部痠痛0.5分,伴惡心嘔吐0.5分,伴肛門墜脹0.5分,疼痛在1 d以內0.5分,疼痛期每增加1 d提高0.5分,白帶異常1分,舌苔瘀黯1分,脈澀1分[2]。
1.5 療效標準 痊愈:治療后腹痛及其他癥狀消失,隨訪3個月經(jīng)周期未復發(fā);顯效:腹痛明顯減輕,其余癥狀好轉,不服止痛藥能堅持工作;有效:腹痛減輕,其余癥狀好轉,服止痛藥能堅持工作;無效:腹痛及其他癥狀無改變者[2]。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2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分,±s
表1 2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 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52 13.42±1.71 5.07±2.37*△對照組 52 13.54±1.44 7.66±2.47*
由表1可見,2組治療后癥狀評分均降低(P<0.05),且治療組降低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2 2組療效比較 見表2。
表2 2組療效比較 例
由表2可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2.3 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見表3。
由表3可見,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例
繼發(fā)性痛經(jīng)由盆腔炎性疾病引致者在已婚或未婚有性生活婦女中較多見。寒、熱、濕、瘀是痛經(jīng)的病機關鍵。素體陽虛,下焦失于溫煦,水濕不化,寒濕內結;或寒濕之邪,乘虛侵襲,與胞宮內瘀血、濁液相結,瘀阻胞宮、胞絡,使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素體濕熱內蘊,或經(jīng)期、產后攝生不慎感受濕熱之邪,或過食肥甘厚膩,濕熱內生,與血相搏,流注沖任,蘊結胞宮,致胞絡瘀阻,不通則痛。解毒止痛化瘀湯方中七葉一枝花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瘀止血;黃芪補氣行血以化瘀,補中升提以健脾;血竭活血散瘀,定痛,主入血分;當歸補血活血和血,調經(jīng)止痛,配黃芪氣血同補,以扶其正;苦參氣味濁而走下焦,燥濕清熱;土茯苓利濕分消,解毒趨下,藥行中、下焦。兼肝郁加白芍藥、甘草酸甘斂陰,柔肝養(yǎng)血,條達肝氣;疼痛明顯加川楝子、延胡索行氣疏肝,解郁行滯止痛,使氣順則血行,氣調則血和,疏肝氣以散瘀血;兼寒凝加九香蟲、水蛭、桂枝、烏藥溫腎助陽,溫經(jīng)散寒,行氣止痛;兼濕熱加茵陳、牛膝、薏苡仁、益母草清利濕熱,活血通經(jīng)而利水;兼脾腎虛加桑寄生、續(xù)斷、杜仲、狗脊補肝腎,益血行脈,強筋骨。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體包括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球菌和桿菌、需氧菌和厭氧菌、典型病原體和不典型病原體等[3-4]。頭孢地尼為頭孢克肟基礎上開發(fā)的第3代頭孢菌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抗菌活性強[5]。甲硝唑為人工合成甲硝基咪唑類化合物,對厭氧菌有強大的殺滅作用[5]。
觀察結果表明,2組治療后癥狀評分均降低(P<0.05),且治療組降低明顯(P<0.05);治療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解毒止痛化瘀湯聯(lián)合頭孢地尼、甲硝唑治療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經(jīng)療效確切,且毒副作用不明顯,值得進一步研究和臨床推廣使用。
[1] 肖承驚,賀稚平.現(xiàn)代中醫(yī)婦科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61-16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1輯[S].北京,1993:250-254.
[3] 劉朝暉,廖秦平.中國盆腔炎癥性疾病診治策略[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78.
[4] 樂杰.婦產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29.
[5] 高雪蓮.婦產科抗生素應用[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1,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