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梅麗,歐光南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 廈門 363000)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下簡稱“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基礎(chǔ)性課程,承擔著對當代大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教育,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大學生理解理論與實際應用能力的教學任務(wù)。隨著思政課研究的深入,特別是近幾年案例教學法的研究應用乃至全面推廣,“馬原”課在某種程度上其價值功能得到很好的展現(xiàn),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性思維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取得可喜的成績。但是,“馬原”一課,理論性強同時又偏重實踐,加上受學時安排、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等因素制約,案例教學法在實際授課中仍存在一些誤區(qū),比如:案例的選擇質(zhì)量不高,有的教師為提高課堂氣氛,片面迎合學生口味選取案例;案例的選擇時效性不強,在授課中以案例講案例,學生互動性不高,最后變成了授課老師與一部分學生的課堂,大部分學生并沒有真正參與其中。案例教學法的價值實現(xiàn),至今依然是廣大“馬原”課教師的一大難題,基于這一視閾,本文嘗試把案例教學法的價值進一步優(yōu)化問題作為切入點分析。
案例教學法(case-teaching)歷史源遠流長。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案例教學法的國家之一。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就大量采用民間事例來闡發(fā)事物的內(nèi)在規(guī)律。如熟知的“田忌賽馬”、“龜兔賽跑”等,均是采用典型案例闡述深刻哲理,讓受教者通過實例教育取得終身獲益的道理。作為我國三大啟蒙讀物之一的《三字經(jīng)》,家喻戶曉,雖有一些精神糟粕,但其用典多,哲理性強,當中體現(xiàn)的豐富的案例教學技巧不容忽視。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教五子;有義方,名俱揚?!盵1]用經(jīng)典例子講述教育和學習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后天教育需及時,方法需正確,方能成就棟梁之才。
目前公認的在課堂上系統(tǒng)的使用案例教學法大概源于1870年,美國哈佛大學居于領(lǐng)銜地位的法學院首先使用案例的方法進行教學,對學生開展執(zhí)業(yè)訓練,通過在課堂上討論分析一定數(shù)量的典型“病例”和“判例”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隨后擴展到多學科領(lǐng)域,其含義也在不斷的拓展。在思想政治課上,案例教學法主要是通過對案例的分析,用案例解釋抽象概念,歸納規(guī)律,獲得智慧與啟迪,并把所得的思考拓展開來,延伸到其他理論,融匯貫通;然后,在學習動機激勵下,把這些理論再進一步深入實際,用檢驗來驗證理論,分析理論,化解理論,如此循環(huán)往復,形成良性的學習循環(huán)。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過一次調(diào)查,對案例教學、課堂講授、研討會、模擬角色、自學、影視教學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效果對比,以確定各種教學方法在傳授知識、提高分析能力、轉(zhuǎn)變觀念、學員所得知識留存度等方面的優(yōu)劣高低。經(jīng)過廣泛的調(diào)研和大量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得出的結(jié)論是這樣的:在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及觀念培養(yǎng)上,案例教學的效果排名第一;在傳授知識和學員所得知識的留存度上,案例教學排名第二?!盵2]很多研究資料也表明,運用案例教學的課堂,其學生在道德推理能力和對所講授的事件反思的水平也會進一步提高,同時,學習動機相對也會較高。
我們認為,案例教學法價值一部分已經(jīng)在“馬原”課堂上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并將會隨著實踐不斷發(fā)展擴大。一來其能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素質(zhì)和水平,增強教師專業(yè)化程度;二是能更有效改變傳統(tǒng)對“馬原”課觀念,真正實現(xiàn)通識人文目標;三是進一步豐富高校思想政治課教育理論,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在”馬原“課的實際課堂組織建構(gòu)中,價值優(yōu)化就成為本研究的基點。
(一)明確教學目標。這也是案例教學法實施的第一步,教學始于教學目標的確定。案例所展現(xiàn)的問題、哲理必須與教學目標相關(guān)時,該案例才能成為教學案例。馬原每一章均有教學目標,教學應嚴格根據(jù)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效果,進而選擇或編制案例。
(二)認清學生。教育的目的就是針對其對象——學生,學生既是受教育的客體,也是內(nèi)化知識的主體,不同教育背景的學生接受和內(nèi)化知識的水平就不一樣,典型的體現(xiàn)就是文理科的學生對本門課的理解消化。因此,如何實現(xiàn)知識的內(nèi)化并運用于實踐中,案例教學就得認清學生的整體情況。同時學生都是很有個性的90后,不僅其思想是動態(tài)變化的,而且對任課教師要求也高,處于青春期的他們,簡單的案例,他們不屑一顧,艱深難懂的案例,喪失學習的興趣。
(三)選擇典型案例?!鞍咐侨藗?yōu)榱诉_到一定的目的,圍繞特定問題對某一典型現(xiàn)象做出的客觀描述?!盵3]為此,案例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問題性、典型性、真實性和陳述性?!耙粋€出色的案例,是教師與學生就某一具體事實相互作用的工具;一個出色的案例,是以實際生活情景中肯定會出現(xiàn)的事實為基礎(chǔ)展開的課堂討論。它是進行學術(shù)探討的支撐點;它是關(guān)于某種復雜情景的記錄;它一般是在讓學生理解這個情景之前,首先將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將其整合在一起?!盵4]案例不經(jīng)過嚴格篩選和精心編制,在教學實踐中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典型案例的選擇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這些案例必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時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比如:本人在講解認識的規(guī)律一節(jié)中,認識需要經(jīng)過兩次飛躍,第一次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澄清兩者的概念時,上升到更高的層次,即理性認識。采用了孔子誤會弟子顏回的經(jīng)典故事。有一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qū),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鬃庸室庋b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臟的飯粒拿起來吃了。通過這事,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庇蛇@個故事拋磚引玉,鼓勵學生小組討論,在生活中遇到的同這個類似的情況,并整理發(fā)言,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
(四)加強案例積累。“馬原”是一門實踐中的學科,所以它的時效性要求是很高的,這就要求任課教師除了積極收集典型案例外,還得注重案例編寫。這對授課教師挑戰(zhàn)性大。體現(xiàn)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教師授課要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儲備,做到天文地理,前沿,本學科相關(guān)理論功底扎實,案例的選擇一定得體現(xiàn)理論的專業(yè)性;第二方面,針對授課對象。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都比較抽象晦澀,不同學習背景,不同基礎(chǔ)的學生選擇案例應該不一樣。比如文科學生應該選擇以人文社科類案例為主,穿插自然科學方面的例證,而理科類學生恰好相反。這樣一個學期下來,文理均獲益匪淺。但是,按目前情況,這種工作進展比較緩慢,周期長。
(五)整合多種教學方法。按照“案例教學法為主,其他教學方法為輔”總方向,靈活運用其他教學方法,構(gòu)建趣味性、學術(shù)性、思想性的課堂氛圍。目前“馬原”課上,基本一個學期都在貫徹案例教學法,音像法、傳統(tǒng)講授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學方法較少。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只是學會了理解理論,并沒有真正吸收成為自己的知識。而在實際課堂操作中,筆者們也做過相應的抽樣調(diào)查,分析后得出,絕大部分學生,都反感“馬原”教學方法的單一化,更傾向于教師整合多種教學資源,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其中首推案例教學法、講授法及音像法三者合一。因此,應根據(jù)教學目的,教學要求,靈活使用案例教學。讓本課程教學真正變得例有所指、理有所悟、學有所用,趣味性、學理性、思想性強的課堂,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在“馬原”課程中運用意義很大??梢赃M一步增進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最能培養(yǎng)教師專業(yè)化、高水平的重要舞臺。每個教師各自世界觀、人生觀不同,看問題角度也不同,案例也就有了鮮明的個性特點。案例教學法在實際應用中,是一個由難到易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有的甚至更長。不管怎樣,“馬原”一課教學需要愛心、耐心、責任心,要形成一種體系,更要養(yǎng)成一種良好教學習慣,真正實現(xiàn)其價值優(yōu)化。
[1]三字經(jīng)[M].中國戲劇出版社,2009,(1).
[2]楊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法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3]孫軍業(yè).案例教學[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1).
[4]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2.
[5]王建.關(guān)于在繼續(xù)教育中實施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J].繼續(xù)教育,1999,(5).
[6]王文圣.案例教學法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中的運用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