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惲代英與《中國青年》

    2014-04-06 03:57:12劉滿成王鵬程
    湖北行政學院學報 2014年4期
    關鍵詞:中國青年惲代英國民黨

    劉滿成,王鵬程

    (中共湖北省委黨校,湖北 武漢430022)

    惲代英(1895-1931)是中國青年熱愛的領袖。周恩來曾在1950年為其題詞說:“他的無產(chǎn)階級意識、工作熱情、堅強意志、樸素作風、犧牲精神、群眾化的品質(zhì)、感人的說服力,應永遠成為中國青年的楷模?!敝袊嗄陮链⒌臒釔叟c他主編、編輯《中國青年》和長期不輟為《中國青年》撰稿密不可分。

    在鄧中夏、惲代英的籌劃下,1923年10月20日團中央機關刊物《中國青年》周刊宣告問世,惲代英是第一任主編,并為主要撰稿人之一。此后,從1923年10月到1927年10月間,惲代英在《中國青年》上先后以代英、但一、FM、DY、蓫軒、英、但等名字、筆名、別名共發(fā)表文章和通信185 篇,占他一生所發(fā)表文章500多篇的約2/5。如此眾多的文章和通信在《中國青年》這一個刊物上發(fā)表,既可以反映惲代英與該刊的密切關系,也可知《中國青年》的特點和旨趣。

    一、積極傳播馬列主義

    《中國青年》是中共領導下的思想文化戰(zhàn)線的重要陣地,作為以廣大青年為對象的青年運動的綜合性刊物,重視馬列主義的宣傳與介紹無疑是其重要任務之一。《中國青年》先后在16 期編緝了“列寧特號”,在52期編輯了“蘇俄革命紀念”特刊,在63、64 期合刊編緝了“列寧李卜克內(nèi)西紀念周”特刊,在69 期編緝了“國際婦女日與巴黎公社”特刊,在77、78 期合刊編緝了“五月第1 周特刊”,在139 期編輯了“十月革命號”特刊,在150 期編緝了“列寧征集周”特刊,在155 期編緝了“紀念三八”特刊。這些特刊的大部分主要是在惲代英的主編和編輯下完成的。上述特刊共刊發(fā)了《列寧之思想》、《列寧與十月革命》、《列寧主義的要義》、《巴黎公社》、《馬克思主義概略》、《十月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等文章48 篇,集中地宣傳了馬列主義的基本觀點和蘇俄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當時馬列主義著作出版還很少的情況下,廣大青年渴望學習馬列主義、了解社會主義蘇俄的熱望。許多青年正是從《中國青年》編緝的這些特刊中初步認識和了解馬列主義的,如陳養(yǎng)山回憶說:“一九二四年二月,《中國青年》出版列寧逝世特號,給了我極為深刻的印象。我這時才知道俄國是世界上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工人階級推翻了地主資產(chǎn)階級之后建立的工農(nóng)政府,是列寧領導的?!盵1](P33)除了編緝特刊集中宣傳馬列主義和蘇俄之外,在惲代英的編輯和影響下,《中國青年》在其它一些刊期中也不定期地刊發(fā)了宣傳馬列主義的文章,如第24 期冰冰的《一個馬克思學說的書目》,第46、47 期一峰的《帝國主義淺說》,第68 期黃鏡譯、亞枯匿夫著的《社會主義與共產(chǎn)主義》,第106、107、109 期連載的谷二譯、斯大林著的《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實際》等,同時,《中國青年》還通過廣告、書報介紹等形式宣傳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書籍,如長時登載《共產(chǎn)主義的ABC》的出版發(fā)行廣告,多次刊發(fā)“革命青年必讀的書十種”的廣告,其中含《新社會觀》、《唯物史觀》、《共產(chǎn)黨宣言》等。

    惲代英不僅帶頭編緝,而且在《中國青年》中還自己撰文從不同角度和方面為廣大青年宣傳和介紹馬列主義理論。在9、10、11 期,他詳細介紹和評介了日本高昌素之所著之書的兩個譯本:《社會問題總覽》、《社會問題詳解》,據(jù)此相應地撰寫了《研究社會問題發(fā)端》、《研究社會政策》、《社會主義與勞工運動》三文。他首先概括了高昌素之著作的大致內(nèi)容,包括各種社會政策、各派社會主義、各國工會、以及婦女問題等等方面,接著從中國工業(yè)處于世界工業(yè)之中,農(nóng)業(yè)落后,工人農(nóng)民需要認識世界和自身處境以圖改變的角度分析了研究社會問題的必要性,然后逐章評介兩個譯本的內(nèi)容。惲代英從該書中發(fā)現(xiàn):“社會主義重在一切公產(chǎn)公營……社會主義亦并不要沒收一切手工工具,甚至于像一般糊涂人說的要公用一切衣服物品?!辈⑼ㄟ^比較歐美與中國的產(chǎn)業(yè)基礎得出:“歐美的社會主義,是要將資本家私有的生產(chǎn)機關沒收為公有。中國的社會主義,是由人民的政府新辦一切的生產(chǎn)機關。(自然亦有須沒收私人的產(chǎn)業(yè),但為數(shù)很少,亦可暫置不論。)所以,歐美的社會主義是對于資本家的革命,中國的社會主義卻可由對軍閥革命的政府的政策中產(chǎn)生出來?!痹诮榻B社會政策時,惲代英將其與社會主義比較,稱:“社會主義在遏絕禍源(本),社會政策在救治病象(末)。”他從國家、都市、自助三個方面詳細解釋了社會政策的作用,如關于都市的社會政策,他說:“談都市改良的,現(xiàn)頗不乏其人。然此非能革命后利用政權,加增富豪租稅,使地方財源豐裕,一切均為空談?!倍白灾矫娴纳鐣撸瑢嶋H是講的‘合作制度’”[2]。惲代英還詳細分析了該書關于無政府主義、基督教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的介紹,提出前二者因為是無益的空話應完全遭排斥。對于流行的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觀,他說:“普通人訛傳社會主義為欲均產(chǎn)公妻,實則社會主義重在使之不得私有資產(chǎn),并非求分配平均。至公妻之說,只柏拉圖《理想圖》,康巴列拉《太陽之都》有這類話,這是古人以婦人當作財產(chǎn)一類看,所生謬誤。近人決無比謬說?!盵3]之后他又先后撰寫了《蘇俄與世界革命》、《糾正對于馬克思學說的一種誤解》、《赤俄與世界革命》等文章,由此科學地引導人們了解了社會主義的真相,為革命青年指明了方向。

    《中國青年》宣傳與介紹馬列主義和其它社會科學理論具有系統(tǒng)性、富有層次性,其特刊的編緝、不定期刊發(fā)的相關文章、長時登載的相關宣傳介紹的廣告等,很多都與惲代英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二、深入宣傳黨的民主革命綱領、政策和團的決議

    1922年7月召開的中共二大明確提出,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但在現(xiàn)階段的革命綱領應當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tǒng)一中國使它成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為完成反帝反軍閥的目標中共二大也提出了必須組成“民主主義的聯(lián)合戰(zhàn)線”,中共三大決定實行國共合作,認為“引導工人農(nóng)民參加國民革命,更是我們的中心工作”。中共四大則進一步提出了無產(chǎn)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以及工農(nóng)聯(lián)盟等問題。這一時期惲代英主編和編緝的《中國青年》正是以此為主要內(nèi)容展開的,它廣泛登載研究中國社會性質(zhì)、革命性質(zhì)、革命任務、革命動力、中國共產(chǎn)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決議等方面的文章,探討分析中國革命的基本理論,武裝了廣大青年的思想。

    惲代英在《中國青年》上自己也發(fā)表眾多分析和宣傳黨的民主革命綱領、路線和政策的文章。他強調(diào)指出國民革命是“靠國民拆舊政府的臺”,表示要使舊政府土崩瓦解,必須是“革命的主義宣傳得普遍,革命的黨組織得嚴密,他們有紀律,有計劃,他們的行動可以領導各方面的民眾”[4]。在革命對象的認識上,惲代英如同馬克思分析資本主義從最常見的商品入手一樣,也曾從一個簡單的《華洋貿(mào)易冊》中引導人們認識英、美、日等帝國主義是一伙的,并非只是充斥于市場的日本貨能致中國于死命,他們對中國的輸出也并非只是成品那樣簡單。惲代英認為在世界經(jīng)濟彼此依賴,閉關已成歷史的情況下,中國必須發(fā)展實業(yè)。而發(fā)展實業(yè)的妨害者,“第一是軍閥的政治,第二是綿延不絕的國內(nèi)戰(zhàn)爭,第三是不平等的關稅,第四是強勒的賠款與國債利息”[5]。在此實際上是從經(jīng)濟的角度提出了“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口號。惲代英認為中國要強大絕不能搞南北獨立、各省獨立或聯(lián)省自治等,叫革命青年不要上帝國主義者“鼓吹蒙藏人的獨立”分立主義的當,表示“中國從前廣大而統(tǒng)一,故歐洲人說中國是一個睡獅”[6],明確反對中國一切的分立運動。

    惲代英極其注重黨的建設,他不僅高度重視中國共產(chǎn)黨自身的建設,而且也高度重視共產(chǎn)黨員、青年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后的國民黨建設。當民眾運動日益發(fā)展,國民黨改組正在展開,國共革命主張一致,民族精神復活之時,惲代英對中國的前途表示出了極大的樂觀。國民黨改組后,他在18、19 期《中國青年》上發(fā)表文章評價了國民黨一大頒布的政綱,對其中的“對外政策七條”“對內(nèi)政策十六條”進行詳解,在對其作充分肯定的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和建議,如關于“對內(nèi)政策”一二條涉及中央與地方權力分配上,惲代英表示:“我以為事務關系有只限于一地方的,應歸地方辦理;關系各地方或全國的,自應由各地方聯(lián)合或國家處理之。這樣以解釋中央及地方權力的分配,或更明確些?!盵7]他強調(diào)革命要取得勝利,必要有一個嚴格組織紀律的貫徹正確政策的革命政黨,批評一些青年中存在的主張采取個人暗殺手段或“君子群而不黨”的思想,指出了即使像俄國的虛無黨暗殺很厲害,但真能改革俄國的,究竟還是靠勞農(nóng)會直接行動的共產(chǎn)黨。他說:“我們現(xiàn)在最要緊是整頓革命黨,向農(nóng)工平民宣傳革命黨的主義,把他們吸引而組織到革命的旗幟下面?!盵8]在惲代英的教育下,全國許多青年紛紛加入黨組織和團組織,壯大了革命力量。

    在革命政黨的領導下,革命運動的領導人必須向廣大人民群眾準確介紹革命運動中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惲代英在許多文章中反復闡述了工人階級是革命的領導力量,農(nóng)民是最可靠的同盟軍的思想。他多次表示:“產(chǎn)業(yè)工人確實是革命的主要力量,只有他能做革命的領導力量?!盵9]他尤其注重對工人階級中的青年工人進行革命教育,以引導革命群眾認識他們和引導他們認識自身。他說:我們常說青年是革命的力量,工人是革命的力量,可是,非工人的青年自然亦富于革命性,然而容易有浪漫不守紀律的特點。非青年的工人,自然亦富于革命性,然而亦有時不能有那種如火樣的熱情?!扒嗄旯と?,實在是最合式(適,筆者注)的革命先鋒隊”,“中國革命的先鋒隊,一定是青年,然而最有用的是青年工人”[10]。由此積極要求占領青年工人活動的陣地。惲代英也重視農(nóng)民的偉大力量,認為農(nóng)民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民眾的一大部分,只有“大多數(shù)被壓迫民眾覺悟了,才能督促而夾持革命的勢力”[11]。惲代英還對五卅運動中的各種勢力作過比較分析,宣傳并告訴青年大至有五種反革命勢力和五種革命勢力,要求革命的青年認清楚誰是革命的伴侶,誰是革命的仇敵。

    在宣傳團的決議方面,惲代英曾對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的性質(zhì)、團的一大、團的政治及文化活動等進行過分析與宣傳。詳細介紹了剛剛召開的團的第三次全國大會,宣傳大會“很注重領導青年工人學徒進行經(jīng)濟爭斗”,介紹了青年運動決議案,以及宣傳與煽動工作等,旗幟鮮明地闡釋了團由“社會主義青年團”更名為“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的原因。為引導廣大青年踴躍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925年底他又撰文告訴人們:“只有確然愿為農(nóng)工階級奮斗到底,完全站在農(nóng)工階級方面,愿獻身在他們中間做宣傳組織工作,或其它可以促成農(nóng)工專政的革命工作,且服從團體的紀律與接受其訓練的,方是真正的CY 分子。”[12]科學準確地闡明了團的性質(zhì)與團員的任務。

    三、廣泛批判教育救國、科學救國、實業(yè)救國、人格救國等思想,引導青年走上革命之途

    惲代英曾擔任過中華大學中學部主任,創(chuàng)辦過利群書社、浚新小學等實業(yè)活動,但在中國內(nèi)亂不斷、外國壓迫無邊的情況下皆未獲得成功。他在實踐中切身體會到教育救國的無望,實業(yè)救國的無益,他說:教育問題,正和一切問題一樣,非把全部社會問題改造好了,是不得會解決的。認為在軍閥統(tǒng)治下辦實業(yè)的結(jié)果只是為富豪大商人增加些舒適便利而已,辦教育也只是制造知識界的一般商品以供資本家選用,由此宣布:我們要利用機會為全部改造的運動——那便是說要為Revolution(革命)的運動,不要為Reform(改良)的運動。《中國青年》中,惲代英在第3 期也撰文表示,當世教育是不良的;在第4 期,他告訴青年不要相信教職員,要聯(lián)合朋友實行自救。在第59 期,面對江蘇的學閥沈恩孚、郭秉文等與軍閥打成一氣,引誘學生醉生夢死的過日子,不讓他們加入政黨過問政治,以軟化江蘇一般青年的實況,他要求學生聯(lián)合起來為自己利益與惡劣環(huán)境下的教師、學閥作斗爭[13]。他還提議東南大學的學生組織校務會議,自己造黨掌握自己的命運。在興辦實業(yè)方面,惲代英批評江西吉安、四川等地一些同學欲備開辦小工廠小商店的做法,他說“這種計劃,明明是空想,一定要歸于失敗的”。他以自己曾經(jīng)的經(jīng)驗和后來的思考指出:開辦小工廠小商店是不容易組織成功的,因為資金是一大問題,而借助合作又是癡想,其結(jié)果往往是糟蹋許多人的精神財力。認為在聯(lián)合民眾破壞舊社會前,想通過開辦小工廠小商店“改善一部分人的物質(zhì)生活,或想怎樣為自己的生活謀一個保障,這都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14]。面對一些朋友力主多研究自然科學、意圖科學救國的來信,他兩次撰文表示自己并非輕視學術,但因政治不上軌道,學術必然淪于無用。他說:“若時局不轉(zhuǎn)移,中國的事業(yè),一天天陷落到外國人手里,縱然有幾千幾百技術家,豈但不能救國,而且只能拿他的技術,幫外國人做事,結(jié)果技術家只有成為洋奴罷了”[15]。明確指出在當時條件下研究社會科學比研究自然科學重要。他要求打破任何學術都可以救國的謬想,認為雖然一切學術都可以七彎八轉(zhuǎn)的使他與救國發(fā)生關系,但要救國“須研究救國的學術——社會科學”,科學闡述了學術與政治的關系。

    在批判基督教方面,惲代英嚴厲批評了基督教徒說得最多最高興的“人格救國”一說,他認為許多基督教徒都昧著良心在做壞事,因此,“基督教與別的教一樣,不配使人有人格”。面對人民因外資壓迫而遭受的困苦,他說:“我們非打倒外國的壓迫,非振興實業(yè),談一萬年的‘人格救國’,亦只是空話?!盵16]針對有些人說基督教在中國辦了許多教育事業(yè)、社會事業(yè),他表示,基督教主要是騙人做他們的教徒,從實際而言,這些事業(yè)只是供官商紳士們,或者一般紈绔子弟去享受一下西方幸福,與一般社會民眾無大的關系,相反,它霸占中國教育界、外交界,其實質(zhì)是“外國人軟化中國的工具”。在《中國青年》第29 期、32 期他高度贊揚了廣州“圣三一”、徐州“培心”等教會學校學生鬧學潮的活動,稱這些活動為收回教育權的民族革命之舉。面對教會小學、中學、高等以上學校受教會蠱惑劫制的“二十余萬青年”,以及受影響的“一百萬的民眾”,惲代英明確表示要打倒教會教育,“要封閉一切教會學校,要驅(qū)逐一切教會教育家”[17],但他同時表示,我們決不可以拋棄了教會學校的青年,希望教會學校的學生和信徒與革命同志里應外合,一起撲滅教會教育的毒焰。惲代英還曾在嶺南大學演說,稱耶穌雖然不像孔子只知道勸君王,他接近民眾,但他們都不能救世界,對于中國的現(xiàn)實來說都不中用,不如革命,而且“外國人辦的學校越發(fā)達,便會使反對帝國主義的人越少,便會使我們中國人的民族精神,越受損失”,因此主張取締教會學校。

    四、深入批判國民黨右派及國家主義、戴季陶主義等思潮,堅定維護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

    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后,2月25日國民黨上海執(zhí)行部舉行第一次執(zhí)委會會議,通過了各部人員名單,其中“組織部部長胡漢民、秘書毛澤東……宣傳部部長汪精衛(wèi)、秘書惲代英”,由于汪精衛(wèi)長期不在上海,惲代英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實際領導上海執(zhí)行部的宣傳工作。他對國民黨右派的情況了解甚深,對其破壞革命的惡劣行徑深表憤慨。在《中國青年》中,他先后寫了一系列文章批判國民黨右派?!秶顸h中的共產(chǎn)黨問題》批判了右派對共產(chǎn)黨的排斥和責難,指出:“在革命未成功以前,便鬧什么分家問題,未免太早得很。”斥責他們排斥共產(chǎn)黨,“不過是他們威脅異已的一個武器,根本便是要掃滅國民黨中一切比較進步的勢力罷了”[18];《國民黨左派與共產(chǎn)黨》分析了國民黨改組后左右派的分化,在肯定左派的同時,嚴厲批判了右派,認為“國民黨不是幾個右派的私黨”[19],要求革命的青年不要怕與國民黨右派的斗爭,要努力為改造國民黨、改造中國而奮斗;《矯正國民黨中最流行的誤解》批評了一些右派搞“家人父子的政黨觀”,他說:“孫先生不是一個父親,是一個革命的首領;他不是要我們愛他敬他一個人,要我們與他一同為中國的民族解放而奮斗。”批評國民黨右派攻擊“赤化”的言論,表示“紅是革命的旗幟,國民黨的旗子明明是‘青天白日滿地紅’,黨員倘若是革命的,會跟著反革命黨怕起紅色來了么?”[20]《民族革命中的共產(chǎn)黨》批判了右派對共產(chǎn)黨的各種責難,明確指出從前的國民黨就是被“糊涂的右派——一般政黨官僚——敗壞了”[21]。惲代英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對國民黨右派等進行了深刻批判,深入宣傳了我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和國民黨的三大政策,維護了工農(nóng)階級的基本利益,贏得了國民黨中正義人士和廣大青年的擁戴,并在1926年1月國民黨二大上當選了中央委員。

    1924年10月10日,以曾琦、李璜、左舜生、陳啟天、余家菊為代表的國家主義派在上海創(chuàng)辦《醒獅》周報,他們打著全民革命的旗幟,以國家民族為幌子,將五四時的“內(nèi)懲國賊、外爭國權”口號改為“內(nèi)除國賊,外抗強權”,反對中國共產(chǎn)黨、反對蘇聯(lián)。惲代英以《中國青年》為陣地,對這些所謂的“國家主義”進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國家主義剛一出籠,惲代英即從一國的文明、一國的歷史、愛國精神、被壓迫者的自衛(wèi)四個方面剖析了國家主義者的錯誤,指出“國家主義”是“資本階級用以愚弄人民,驅(qū)使一般壓迫的工人平民,以蹂躪同運命的殖民地弱小民族的口號”,表示對于國家主義“第一以為不合理,第二以為不合用”[22]。認為中國革命的正確之途應是順應國際主義的潮流,聯(lián)合世界革命的勢力,以共同打倒帝國主義。在《與李琯卿君論新國家主義》中,他表示李琯卿所謂“新國家主義”仍舊與醒獅諸君的“舊國家主義”不免有同樣錯誤,都是“拿國家的觀念來壓倒階級的觀念;他們都是想用‘全個民族’的好聽名詞,欺騙無產(chǎn)階級”,在客觀上所生的結(jié)果不僅妨礙當前“國民革命勢力的發(fā)展”,而且“使我們無法抵抗國民革命以后資產(chǎn)階級的反動”[23]。惲代英還對醒獅派作過詳評,闡發(fā)了自己的三種感想:一是在《醒獅》周報出版前,當余家菊、李璜出版《國家主義的教育》時,即感到他們有“唯心”的弊病,因他們救中國專說提倡教育不從打倒經(jīng)濟壓迫入手;二是《醒獅》周報出版以后,又增加了他們“土大夫救國論”的感想,因為他們忽略農(nóng)工平民的力量;三是感覺他們處處只反對共產(chǎn)主義,“他們名為講國家主義,其實對于帝國主義的罪惡,軍閥政府與帝國主義相勾結(jié)的實況,似乎是沒有多少精力顧到,他們最大的努力,處處看出只是一個反對共產(chǎn)主義”[24]。惲代英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tài)度,通過上述文章嚴厲批評了國家主義派的國家觀、教育觀以及對革命的誹謗和中傷,使許多青年擺脫了國家主義的盅惑,知迷而返。

    1925年6、7月間,國民黨新右派戴季陶以理論家姿態(tài)先后出版了《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等小冊子,反對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宣傳階級調(diào)和。與戴季陶同屬國民黨上海執(zhí)行部的惲代英較早發(fā)現(xiàn)了戴季陶主義的企圖和實質(zhì),當戴季陶主義剛一出籠,便立即予以回擊。1925年8月8日他在《中國青年》第87 期撰文《讀〈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剖析了戴季陶出版《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的初衷,即意圖統(tǒng)一國民黨黨員思想,批判其“共信不立,互信不生,和衷共濟之實不舉,革命勢力之統(tǒng)一無望”的觀點,認為其旨要在于使加入國民黨的共產(chǎn)黨員“脫離一切黨派,作單純的國民黨黨員”。惲代英表示戴季陶引申孫中山的學說在談及中國固有文化與發(fā)展階級勢力問題方面有過當之處。他批評戴季陶將中國固有文化的價值與民族自信力、民族消滅緊密相連的觀點,認為這些話相對于孫中山談中國文化“太過火而不近情理”,一是孫中山談中國文化并未如此立論,二是“革命的能力,發(fā)源于主義的信仰,與群眾的黨的組織”,并非先承認自己文化的價值才配談革命。惲代英認為戴季陶自認引孫中山主義哲學之基的,“決不是孫先生的意思”。惲代英尖銳地批判了戴季陶主義名為“孫文主義”,但從本質(zhì)上卻背叛了孫中山的革命思想,成為了反對共產(chǎn)主義的理論,進而變成了帝國主義和軍閥的工具。惲代英還撰文表示,在國民革命中戴季陶既不敢自居右派,又不愿到左派中間去,“于是造出不左不右的學說來”,他說靠戴季陶派去完成國民革命,一定會產(chǎn)生秀才造反的種種弊病,批判戴季陶派“不過是反革命派的玩具罷了”,認為靠“這樣的一些秀才先生們,造起反來三十年亦不會成功的,豈但三年不成?”明確提出“我們反對‘土大夫救國論’,相信只有無產(chǎn)階級能夠領導各階級從事國民革命”[25]。也由此堅持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方針,貫徹了國共合作進行國民革命的三大政策。

    五、開設“通信”、“青年問題”專欄等,為青年答疑解惑,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惲代英在《中國青年》的“通信”、“青年問題”等專欄發(fā)表了大量與讀者溝通的文章,回答了青年所提出的各種問題,如回答杭州付克樂、保定王中舉讀什么書與怎樣讀書的問題,推介了李達譯的《社會問題總覽》等書,告訴了批注等讀書法;回答謝瑞麟應怎樣做小學教師的提問,要求他注意少數(shù)優(yōu)秀學生,不給壞影響于全體學生,留出余暇讀有關社會改造的書報,多關注社會事業(yè)與成人教育,加入并擴大革命的黨;回答陳宗虞關于留學學工科的問題,提出現(xiàn)在中國“最要緊是需要政治方面的人才”,“需要能指揮與實行革命的政治家”;回答山東劉俊才、南昌崔豪等讀者,告訴他們怎樣研究社會科學,為他們介紹了眾多可讀的書報如《民國日報》、《向?qū)А分芸?;回答了湖北棗陽惠民如何做農(nóng)村運動的問題,指出了其不知農(nóng)民心理的偏誤之處,要求他“先要用平民教育或娛樂的事情,與農(nóng)民多接觸”;對于阜寧劉小梅因經(jīng)濟等原因怕結(jié)婚后墮入苦惱人生,不得已抱獨身主義而與家人相背的苦惱,惲代英告訴她一方面要打破宗法家庭束縛爭取自己的結(jié)婚權利,另一方面要聯(lián)合在經(jīng)濟上同樣被壓迫的青年組織團體,為自己的利益奮斗,改革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告訴了立木在沒有愛情、離婚又難的情況下,不要理會他人關于“不能改造妻子便不能改造社會”的觀點,要求他即使不能改造妻子,也應努力改造社會;告訴了王永德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戀愛觀,表示“馬克思主義者并不反對戀愛,他們愿意犧牲一切以謀改造經(jīng)濟制度,使人人得到美滿的戀愛”;回答了郁青及其友人《關于政治運動的八問題》,指出在革命中暗殺可有,但非根本,應當促國民黨印刷好三民主義招牌。教育實業(yè)不能改造社會,革命的初步應當是從事于工人與農(nóng)人的教育與團結(jié)等;回答甘肅李恭關于如何辦好學校開展平民教育的問題;回復慕名托他介紹職業(yè)的青年,指出自己還無能為力介紹職業(yè),但失學失業(yè)這個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與劉佩隆探討了關于《軍事運動的問題》,指出二人立足點不同,表示青年人入伍后雖然做軍事運動重要,但組織、宣傳、訓練,去做農(nóng)工工作更重要,因為武器主要在人家手里[26];針對淮陰兒面對自己身體軟弱、社會灰暗、國家危亡、帝國主義侵略而生的厭世自殺之心,惲代英循循善誘,先是指出自殺絕非一件容易的事,人有求生之天性,接著分析了惡劣環(huán)境下人產(chǎn)生痛苦的必然,而不去應付惡劣環(huán)境的人更感痛苦,然后告訴淮陰兒要想不居住這悲苦之境,便“要去設法應付他,去做一個改革社會國家與打倒帝國主義的人”,而且“須得交一些比較勇敢的朋友,與他們結(jié)伴前進”[27],惲代英希望廣大青年通過研究與實踐得到革命信念,如此便像黑暗中得著燈光,膽氣自然更大。如此等等,不勝枚舉。廣大青年依賴惲代英,惲代英也無私熱情地關懷他們,耐心細致地解答他們的問題,引導他們學會了正確處理各種矛盾,并將個人利益與革命利益結(jié)合,自覺服從改造國家變革社會的大局,進而走上了革命之路。

    惲代英的文章短小精悍,言之有物。其文章見識卓越,旗幟鮮明,廣為他人稱道。陸定一稱贊他的文章“一句一字都不是浪費的”“好像只繡花針,只一刺就刺破了那大氣球”[28]。而從一次對134 位讀者來信調(diào)查所喜歡的《中國青年》作者中,“這些讀者表示愛讀代英楚女仁靜三人文字的,占十分之九以上,愛讀求實文章的亦復不少”;“被十個以上讀者指出愛讀的題目是《秀才造反論》、《鮑羅廷》、《赤都之五一》、《宣布共產(chǎn)》《、耶蘇、孔子、與革命》”,其中《秀才造反論》、《宣布共產(chǎn)》、《耶蘇、孔子、與革命》都是惲代英所撰寫的?!鄂U羅廷》為仁靜所寫,《赤都之五一》為青峰寫。

    總之,在惲代英的努力下,《中國青年》在宣傳革命思想,批判各種反動思潮,啟發(fā)和引導廣大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上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吨袊嗄辍方逃囵B(yǎng)了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整整一代青年,而惲代英正是這一代中國青年所愛戴的領袖之一。民主革命勝利后許多人回憶起他們在青年時期是怎樣走上革命道路時,無不稱贊惲代英及其《中國青年》對他們的深刻影響。郭沫若就曾說:“在大革命前后的青年學生們,凡是稍微有些進步思想的,不知道惲代英,沒有受過他的影響的人,可以說沒有?!睈链⒑汀吨袊嗄辍吩谥袊嗄赀\動史和現(xiàn)代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回憶惲代英[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代英.研究社會問題發(fā)端[J].中國青年,1923,(9).

    [3]代英.社會主義與勞工運動[J].中國青年,1923,(11).

    [4]但一.何謂國民革命[J].中國青年,1924,(20).

    [5]代英.華洋貿(mào)易冊中可注意的事[J].中國青年,1923,(2).

    [6]代英.中國的分立運動[J].中國青年,1923,(4).

    [7]但一.評國民黨政綱[J].中國青年,1924,(19).

    [8]代英.手槍炸彈與革命[J].中國青年,1924,(25).

    [9]但一.上海日紗場罷工中所得的教訓[J].中國青年,1925,(70).

    [10]但一.青年工人運動的注意事項[J].中國青年,1924,(18).

    [11]代英.農(nóng)村運動[J].中國青年,1924,(37).

    [12]F.M.怎樣可以加入CY[J].中國青年,1925,(106).

    [13]F.M.打倒學閥——告訴江蘇青年學生[J].中國青年,1924,(59).

    [14]代英.我們應當開辦小工廠小商店嗎[J].中國青年,1926,(114).

    [15]代英.再論學術與救國[J].中國青年,1924,(17).

    [16]代英.基督教與人格救國[J].中國青年,1923,(3).

    [17]代英.打倒教會教育[J].中國青年,1925,(60).

    [18]但一.國民黨中的共產(chǎn)黨問題[J].中國青年,1924,(41).

    [19]但一.國民黨左派與共產(chǎn)黨[J].中國青年,1924,(57).

    [20]F.M.矯正國民黨中最流行的誤解[J].中國青年,1925,(5).

    [21]F.M.民族革命中的共產(chǎn)黨[J].中國青年,1925,(89).

    [22]代英.國家主義者的誤解[J].中國青年,1924,(51).

    [23]代英.與李琯卿君論新國家主義[J].中國青年,1925,(73).

    [24]代英.評醒獅派[J].中國青年,1925,(76).

    [25]代英.秀才造反論[J].中國青年,1926,(109).

    [26]軍事運動問題(通信)[J].中國青年,1925,(61).

    [27]怎樣打破灰色的人生(通信)[J].中國青年,1925,(79).

    [28]DY.介紹<少年先鋒>[J].中國青年,1926,(141).

    猜你喜歡
    中國青年惲代英國民黨
    五四時期的惲代英與學生運動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8:40
    快過關了
    從五四運動理性思考中國青年的愛國主義精神
    當代中國青年婚姻觀的異化
    祖國(2017年15期)2017-09-11 09:25:06
    韋君宜在《中國青年》時期的期刊編輯思想研究
    惲代英的兩副對聯(lián)
    老友(2016年12期)2016-04-01 17:20:02
    胡耀邦和《中國青年》
    同舟共進(2015年11期)2015-11-07 17:48:39
    惲代英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
    黨史文匯(2007年10期)2007-11-29 11:22:28
    憶和平改編國民黨第16軍第94師
    軍事歷史(2000年2期)2000-11-22 07:03:52
    《中國青年》創(chuàng)刊人
    中國青年(1995年8期)1995-08-22 03:33:20
    翁牛特旗| 肇源县| 晋宁县| 安远县| 龙井市| 酒泉市| 新源县| 汨罗市| 射洪县| 大关县| 红原县| 三江| 株洲市| 肥东县| 蓝田县| 济阳县| 宝兴县| 白河县| 厦门市| 罗源县| 三台县| 平山县| 昆山市| 华亭县| 尉氏县| 奉新县| 灌阳县| 邻水| 双流县| 静海县| 芒康县| 桃园县| 昆山市| 赤城县| 永吉县| 江山市| 百色市| 庆元县| 灵宝市| 金坛市| 漾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