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椿 肖建忠
(1.云南省香格里拉縣畜牧獸醫(yī)局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檢驗所,云南香格里拉 674400;2.云南省香格里拉縣畜牧獸醫(yī)局飼料草山站,云南香格里拉 674400)
山羊痘的綜合防制
楊友椿1肖建忠2
(1.云南省香格里拉縣畜牧獸醫(yī)局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檢驗所,云南香格里拉 674400;2.云南省香格里拉縣畜牧獸醫(yī)局飼料草山站,云南香格里拉 674400)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癥狀以皮膚、粘膜出現(xiàn)痘疹為主要臨床特征,本病的診斷可通過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診斷進行綜合確診,山羊痘發(fā)病快、傳播迅速,一旦發(fā)生本病,將會引起懷孕母羊流產、育肥羊的生產品質及生產性能下降,給山羊養(yǎng)殖業(yè)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全面做好山羊痘的積極預防、加強做好平時山羊飼養(yǎng)管理工作成為有效的防制措施。
山羊;痘病毒;診斷;預防;控制
山羊痘病毒(GPV)為痘病毒科、脊索動物痘病毒亞科,羊痘病毒屬的一個成員,基因組呈線性,全長約150 kb,編碼147個開放閱讀框。GPV可以感染所有品種、性別和年齡的山羊,其中羔羊最易感,感染率可達100%。山羊痘病毒對干燥有較高的抵抗力,干燥痂皮內的病毒可以存活3~6個月,在干熱達100 ℃時,仍可存活5 min左右。痘病毒對熱的抵抗力不強,55℃ 20min或37℃ 24h均可使病毒滅活;病毒對寒冷及干燥的抵抗力較強,凍干至少可保存3個月以上;在毛中保持活力達2個月,在開放羊欄中達6個月。對常用消毒劑有較強的抵抗力,但500 mg/L酒精和0.1 g/L KMnO4可以在1 h內將其滅活。GPV對乙醚和氯仿敏感。反復凍融對其沒有明顯的滅活作用。GPV在雞胚絨毛尿囊膜上生長,并產生痘斑和結節(jié)性病灶。
帶毒山羊和受污染的飼料、飲水、用具、墊草為主要的傳染源。病毒可通過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受污染的器具、墊料、水源,經損傷的皮膚、黏膜及消化道感染。各種年齡階段的山羊均可發(fā)病,多發(fā)于體質弱小山羊或羔羊。本病全年都可發(fā)病,但主要集中在潮濕、陰冷、蚊蟲活動比較平凡的雨季。
發(fā)病初期體溫明顯升高,個別高達42℃,病羊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飲水減少,呆立,不愿走動,有的臥地不起。病羊結膜潮紅、眼瞼充血,有的病羊口腔黏膜、鼻黏膜高度充血,呼吸急促,并流出漿液性或膿性分泌物,繼而在皮膚少毛區(qū)、無毛區(qū)或在乳房皮膚、乳頭上出現(xiàn)黃豆或蠶豆大小的紅斑,并發(fā)展成明顯凸出于皮膚表面的硬性丘疹,有的病羊隨著丘疹不斷增大,形成灰白色水皰,水泡破裂和內容物干涸,形成棕色痂皮,脫痂后痊愈。另外,懷孕母羊易發(fā)生流產,有的病羊由于體質較差,加上繼發(fā)感染,可發(fā)生死亡。
四肢內側、乳房、乳頭皮膚上有明顯的丘疹結節(jié),鼻腔、氣管多處潰瘍,有大小不一的痘狀顆粒,并伴有出血點;頸部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和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充血;肺臟充血、淤血、高度腫脹、呈暗紅色,伴有干酪樣結節(jié)和卡他性炎癥;消化道粘膜上有不同程度的痘狀結節(jié),突出粘膜表面2~4mm;大腸充血、鼓氣,腸壁變薄,內容物少。
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解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要實驗室進行診斷。本病應與口蹄疫、羊傳染性膿皰病、藍舌病相互鑒別診斷。
實驗室診斷。采集急性期病羊皮膚疹塊,按1∶3用PBS(pH7.2)研磨,反復凍融,超聲波裂解處理,離心,取上清液作待檢抗原,與山羊痘陽性血清作瓊脂擴散試驗,經37℃,24~48h觀察為陽性。采集未經羊痘免疫的康復期病羊血清,與山羊痘標準抗原作瓊脂擴散試驗,經37℃,24~48h觀察為陽性。也可用熒光抗體技術、中和試驗或電鏡觀察進行病原學檢測。
封鎖發(fā)病區(qū)山羊,禁止疫區(qū)山羊的外運、銷售、屠宰或市場交易,嚴禁山羊、綿羊從外調入疫區(qū)內,加強對疫區(qū)內山羊、綿羊的飼養(yǎng)管理。隔離疫區(qū)發(fā)病山羊,每天認真觀察和記錄感染數、發(fā)病數、死亡數,隨時掌握疫區(qū)發(fā)病山羊的情況信息。清除病羊圈舍內的糞便,清洗被污染的用具、器皿等生產生活工具,清掃被污染的場地,對圈舍、牧道出入口、用具、飼槽等進行嚴格消毒,消毒可用消毒靈、2%燒堿、3%石碳酸、氯毒殺,早晚各用一種交替消毒,直到疫情穩(wěn)定。對于發(fā)病急,癥狀嚴重,臨床特征明顯的發(fā)病羊,為防止病原的進一步擴散和蔓延,應及時給予撲殺、深埋及無害化處理。
對于癥狀較輕,有望恢復的病羊可用羊痘高免血清治療,根據山羊的大小,每只注射高免血清15~20ml,連用5d。也可用康復羊血清皮下或肌肉注射,根據山羊的大小,每只注射15~20ml,具有很好的效果。輔助治療可用抗病毒藥物配合抗菌藥物,可用抗病毒1號或黃芪多糖+先鋒5號或磺胺類藥物治療,有效防止繼發(fā)感染,具有一定的效果。局部治療用KMnO4、CuSO4溶液沖洗體表皮膚,用醋酸、2%白礬水、硼酸溶液沖洗口腔粘膜及丘疹區(qū),用碘甘油或紫藥水涂擦潰瘍面,有助于病情的康復。中藥治療原則以清熱解表、祛風透疹為主,運用外洗與內服藥相結合。可灌服麻黃魚腥草散、清瘟敗毒散、黃芪多糖散。
加強免疫工作。對疫區(qū)內未發(fā)病健康羊群緊急注射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或羊痘凍干弱毒疫苗,劑量為0.5ml/只,于尾根或股內側皮內注射,注射后7d產生免疫力,有效期為1年,以后每年加強免疫1次。
加強飼養(yǎng)管理。做好羊舍的保暖、防潮、除濕、通風工作,給羊群提供舒適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要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工作,羊舍要定期除糞和消毒。平時要抓好膘情,飼喂王草、皇竹草、苜蓿等優(yōu)質牧草,適當補充礦物質、電解多維或添加劑,定期做好驅蟲、滅蟲工作,增強羊群的抗病能力,有效防止病原的傳入。
[1] 方勁松,薛學科,李建春.山羊痘的防治體會[J].中國畜禽種業(yè),2012,(11):110-111.
[2] 納育良,郭翠英.山羊痘的臨床診斷及綜合防制[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0,(5):213-214.
[3] 衷清盛.山羊痘的診斷與防治[J].福建畜牧獸醫(yī),2009,(1):37.
楊友椿(1970-),男,白族,香格里拉縣建塘鎮(zhèn)人,大學本科,中級獸醫(yī)師,主要從事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和檢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