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
(安徽工程大學 體育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論籃球中鋒的培養(yǎng)和訓練
李航
(安徽工程大學 體育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隨著現(xiàn)代籃球運動的快速發(fā)展,世界各強隊的中鋒身高越來越高,而且身體素質越來越好,表現(xiàn)為跑的快,跳的高,反應靈活,有超強的進攻能力和防守能力,因此必須加強對籃球中鋒的培養(yǎng)與訓練.本文從中鋒的指導思想、特點、職責重要性、防守意識、防守配合、防守技巧、意志品質、訓練及要求等方面進行了探討與分析.
籃球;中鋒;訓練
在現(xiàn)代籃球比賽中,中鋒防守不僅是全隊整個防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以中鋒隊員獨立防守作戰(zhàn)的形式表現(xiàn)于比賽中,從而激發(fā)全隊隊員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使本隊的防守由被動變?yōu)橹鲃?由守轉為攻,從而提高本隊的防守能力以及比賽的激烈程度和藝術性.中鋒防守是全隊集體防守的核心,在全隊的防守中極為重要.一方面內線隊員落位靠近底線,可以看到對方整個進攻過程,是防守的總指揮;其二又是防守的最后屏障,肩負著最終阻止對方得分的重任.同時,內線進攻往往是各隊進攻的重點,幾乎所有的球隊都試圖先把球打到內線或在這一區(qū)域組織進攻.中鋒隊員若能掌握正確的防守技術技巧并與外線有默契的配合,全隊的防守就會固若金湯,否則這將變成全隊最弱的一環(huán).美國教練埃雷格斯夫也指出:“在防守上要積極而富于攻擊性,這是區(qū)別一名普通運動員與一名優(yōu)秀運動員的無形因素之一”.
籃球中鋒(Center)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憑借其強壯、高大的身體,無論進攻還是防守,他們都是球隊的樞鈕,故名之為中鋒.作為禁區(qū)內的“擎天柱”,搶籃板球是中鋒必不可少的能力.此外,封堵進攻、蓋帽也是中鋒必備的能力.由于本隊進攻時自己常處在禁區(qū)中央的樞紐位置,所以中鋒應該具有嫻熟的傳球能力,能將球向較合適的位置輸送,助攻隊友得分.以上三項,是中鋒應具備的基礎技能.當然,得分也是中鋒應盡的職責,他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中鋒的命中率應該比大前鋒更高一些.一名好的中鋒必須全面發(fā)展,不但要有足夠的得分技巧用于進攻得分,防守時還要能成為球隊的最后一道屏障,除了守好自己盯防的球員,中鋒還要能夠協(xié)同和及時為隊友的防守補位.現(xiàn)代籃球打法中有一種新的中鋒戰(zhàn)術,就是所謂的“外線中鋒”.此種中鋒在進攻時主要到外線投籃得分,而很少做禁區(qū)內的進攻.由于用其他球員防守,身材上差異太大、效果不佳,因此防守方只能讓本隊中鋒也到外線去盯防對手.如此一來,進攻方就可以利用對方中鋒不在禁區(qū)的機會,讓本隊能力強的前鋒或后衛(wèi)隊員瘋狂得分.當然,“外線中鋒”只適用于進攻,防守時與一般中鋒的打法無異.籃球中鋒的訓練應堅持多樣性與一致性的統(tǒng)一,既講究訓練的原則性,又兼顧方法的靈活性.
1.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國內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從宏觀角度出發(fā),對整個球隊的攻防能力或者某一位置上隊員的總體能力進行描述概括.從下列文獻中我們不難看出國內最近幾年籃球比賽分析的主要內容:通過第14屆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趙成、尹從剛比較了中國女子籃球隊與對手攻守能力的差異;柏楊等比較了中外后衛(wèi)的攻防能力差異.通過第14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張俊青等分析了中國隊的攻防能力;丁麗萍等分析了中外優(yōu)秀后衛(wèi)隊員的技術運用能力;王勁松分析了中國隊3分球的運用情況.通過第26屆奧運會男子籃球比賽,荊永根對中國男子籃球隊運用快攻技術的情況進行了研究;李日成對美國男子籃球隊的技戰(zhàn)術進行了分析研究.通過第27屆奧運會男子籃球比賽,周武等主要分析了中國隊與前8名隊的防守情況;陳京生主要分析了中國男子籃球隊進攻與防守的技戰(zhàn)術情況;仝東峰、張西健對中、美男子籃球若干技術指標進行了分析比較;李偉對中外男子籃球隊投籃得分情況進行了比較研究.此外劉洋對國家青年男子籃球隊在第七屆世界青年男籃錦標賽上的失利原因進行了分析;武洛生對2003年世青賽中國青年男子籃球隊的攻防能力進行了分析;朱建勇對第21屆大學生運動會籃球二次進攻成功率諸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陳京生還對中國男子籃球隊中鋒進攻能力進行了探析.
可見,國內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國家級別籃球隊的一些世界大賽的分析,特別是對國家男、女子籃球隊奧運會、世錦賽籃球比賽的分析.分析的內容也主要集中在隊伍的整體進攻和防守的能力,或者是某一位置的隊員的某一項能力,分析主要是對比賽做出整體的評價,提出宏觀的建議,而對于比賽細節(jié)的研究則相對較少.
1.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國外的研究更注重研究的實用性,注重決定比賽勝負的因素,因此研究的范圍比較廣,能從多角度全面分析比賽的要素.研究能對隊伍未來的表現(xiàn)做出預測,對教練員和隊員的指導性強.而且能夠建立有效的分析方法和數(shù)據(jù)模型,分析過程更加規(guī)范.
Gezman(1987)通過錄像記錄在以盯人、聯(lián)防、全場緊逼的三場20分鐘比賽,分析后衛(wèi)、中鋒等進攻發(fā)動者的進攻動作(傳球、進攻組織、完成動作),認為由于對方防守類型的不同,進攻隊員的進攻動作也會相應的不同,并受之影響.人盯人防守對于進攻的連續(xù)性和效果有很大的影響.
Perric通過對五支南斯拉夫球隊的比賽進行評價之后(如:試投、試投方法、罰球、防守和進攻籃板、封蓋、搶斷、傳球、接球、失誤),總結出了決定比賽表現(xiàn)的三個因素,他認為比賽統(tǒng)計分析應該得到具體詳細的分析結果而不是籠統(tǒng)概括的結論.
Rubin觀看了一共15場NBA比賽錄像,分析了短距離成功投籃、中遠距離投籃、快攻后成功投籃、成功罰球、犯規(guī)次數(shù)、籃板、搶斷等技術環(huán)節(jié).
Mike使用專門的計算機分析軟件分析了30場籃球比賽錄像.在分析中提到快攻比陣地戰(zhàn)(set plays)和通過緊逼壓迫防守(pressure defense)迫使對方失誤和投籃偏出更有效.
Lill分析了美國中部賽區(qū)的90場主、客場比賽,將隊員的表現(xiàn)指標概括為中投、籃板、助攻、失誤、搶斷和總得分.
silva&Andrew認為大西洋賽區(qū)的參賽各隊的比賽表現(xiàn)可以通過主客場比賽優(yōu)劣勢的檢驗得出,根據(jù)研究結果作者得出結論:由于客場命中率、籃板球、失誤等三條重要的不利因素,主場取勝的頻數(shù)(frequency)經(jīng)常被認為是主場優(yōu)勢的概念.
2.1 選材工作是成材的根本
據(jù)國外資料介紹,著名運動員的后代有50%的人運動能力突出.我國也涌現(xiàn)了一批特殊的人群,如:姚明、王治致等,早期的有單濤,他們的父母都是運動員出身,他們幾個都是我國國家隊的頂梁柱.從我們國家來看運動員后代的成材率會更高.根據(jù)父母的身高可推測子女的身高,捷克斯洛伐克的哈弗利采克總結了用父母身高預測子女身高的公式:
兒子身高=(父身高+母身高)×1.08/2
女兒身高=(父身高×0.973+母身高)/2
湖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為使哈弗利采克公式適用于我國,進行了研究校正:
兒子身高=(56.699+0.419×父身高+0.265×母身高)±3cm
女兒身高=(40.089+0.306×父身高+0.431×母身高)±3cm
我們選拔隊員時,除了本人的年齡和身高之外,都調查其父母的身高,甚至連叔、伯、姑、舅、姨也是調查對象.1.3拍骨齡片預測身高將13—15歲之間的骨齡片進行對照,獲得比較準確的身高預測數(shù)據(jù),單濤和巴特爾預測為2.09-2.11米,實際上他們均超過了骨齡片的預測.
抓好籃球中鋒的基礎訓練是中鋒培養(yǎng)的關鍵.目前,我國具有一大批男2米左右、女1.85米以上的高大優(yōu)秀的青少年運動員,他們是我國的生力軍.但是有些教練員為了使他們較早的出成績,在平時訓練中給他們加大訓練量,使他們身體機能過早的衰老,這種缺乏系統(tǒng)的訓練造成了人才的浪費.因此,對運動員的培養(yǎng)要遵循籃球運動的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運動員的成長規(guī)律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15—17歲進行全面的身體技術、戰(zhàn)術和心理訓練,使運動員具有較完善的競技能力和精神負荷能力.18-20歲進行高質量的訓練,全面提高專項素質訓練水平,突出位置重點發(fā)展相關技術,這樣訓練出來的中鋒技術全面,重點突出,發(fā)展?jié)摿Υ?,運動壽命長.女子訓練可相應提前2—3年.只有多年系統(tǒng)訓練才能保證早出人才,多出人才.
2.2 籃球中鋒的訓練內容
2.2.1 身體訓練
要根據(j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充分利用身體素質發(fā)育的最佳年齡著重解決速度靈活性,視覺反應能力及重心變換,轉髖,彈跳等能力要長期堅持、不斷提高、循序漸進,不同時期要突出重點.
2.2.2 技術訓練
籃球中鋒技術訓練常用的方法有:
1.手功練習法——運動員手對球的感應支配能力.表現(xiàn)在運用手臂、手腕、手指對球的持、擺、拉、繞、翻、轉、推、換、撥、抖等動作上.對球性熟手功好的隊員,技術一般均較好.手的基本功是控制支配球動作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而且還包括手臂、手腕、手指的靈活性、柔韌性、伸展性以及完成動作的力量,速度和爆發(fā)力等素質.掌握提高這些特殊的動作技能并發(fā)展上肢的專項素質,更好地控制與支配球運用自如、心手相應,才能在激烈對抗復雜多變的比賽情況下保證技術的發(fā)揮.所以手功是籃球基本功技術的重要內容.
2.腳步練習法——籃球腳步動作練習,主要針對跑、跨步、跨步急停、跳步急停、滑步、攻擊步、后撤步的練習.具體包括:在場內按規(guī)定位置沿直線變速跑;全場或半場一對一徒手練習利用速度擺脫;全場或半場一對一運球練習利用速度擺脫;慢跑或中速跑做跨步、跳步急停;運球中急起、急停突破對手.
2.2.3 心理訓練
籃球運動員常用的心理訓練方法有:
1.放松訓練——通過自我暗示改變肌肉緊張度(使肌肉放松),從而促使心理安定(尤其是情緒安定)的一種心理機能訓練.放松訓練有自我放松法(催眠放松和調節(jié)呼吸)和漸進放松法.
2.表象訓練法——又稱念動訓練、想象訓練,是指有意識地積極地利用自己大腦中已形成的運動表象進行回顧、重復、修正和創(chuàng)造自己的動作,從而達到鞏固自己的技術動作、提高技術動作和技術的精確度、幫助增強比賽的適應性和調整情緒、提高斗志等作用.
3.模擬訓練——是一種適應性訓練,它是人為的設置某些對象、情況、環(huán)境等,讓運動員在這些條件和環(huán)境下進行訓練或比賽,使之逐步適應,產(chǎn)生與之對應的抗干擾能力.
2.2.4 意識的培養(yǎng)
意識是思維能力,是中鋒能否快速靈活多變地運用技術的必要條件之一.在訓練及比賽中都應安排意識訓練的內容.
3.1 得分能力訓練
主要的訓練環(huán)節(jié):一是接球的能力,二是投籃的技能.接球能力:它是得分的前題,可以提高中鋒準確掌握起動時間的能力;主要是中鋒的移動要與外線隊員相互配合,做到人到球到.接球的手法和能力:掌握多種傳接球的技能,在快速行進及高強度對抗中提高接球的能力.
投籃的技能:包括近距離籃下的跨步高手投籃,低手上籃、勾手、反手的投籃;中距離各種角度的投籃;中距離背對籃筐接球后的轉身投籃,交叉步突破投籃.
3.2 搶籃板球的能力
防守籃板:籃板球不只是單憑一跳就能搶到,技術性很強,必須給予足夠的時間進行練習.要判斷球的落點,搶位時用身體擋住對方,擋的面積要大,搶到球時,要注意觀察場上情況及時把球傳出,造成快攻反擊的機會.
進攻籃板:要判斷好球的落點,用假動作擺脫對方的防守進行沖搶,搶時要敢于身體接觸,起跳要及時,搶到球后準備馬上起跳投籃或傳出重新組織進攻.
3.3 防守的訓練
中鋒作為防守的最后一道防線,要有高水平的防守能力,進行有威協(xié)性的封蓋,同時具備堵防投籃的技術,以及搶籃板球的能力,才能夠完成籃下的防守任務.在防守技術的訓練中必須主動積極,不怕與對方身體接觸,對無球隊員的防守要做到人球兼顧的原則,破壞對方有利的戰(zhàn)機.對有球人的防守,首先要揚手影響對手的視線,阻撓對手投籃.因為中鋒多出現(xiàn)在近籃區(qū),要多用橫滑步,保持防守的距離,不要輕易起跳給對手創(chuàng)造進攻的機會.中鋒的位置優(yōu)越,站的高,對全局看得清楚,發(fā)現(xiàn)漏洞要提前告訴同伴或及時補防,補防時要盡到職責,不要東撲一下、西抓一下,要注意持球人的動作變化,隨球調整自己的腳步進行選位移動封堵.
4.1 結論
1.要根據(jù)籃球中鋒在培養(yǎng)和訓練中的特點和要點以及特殊性制定一些特殊的訓練方案.
2.只有讓運動員掌握好基本技術,并能夠熟練的應用才能使其在場上發(fā)揮作用,應付臨場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
3.我們國家的籃球中鋒在攻擊和防守方面落后于世界強隊,要想追趕世界強隊,就必須轉變訓練指導體系,以防促攻,在不斷完善個人防守技術的同時,狠抓全隊協(xié)同的團隊防守意識.
4.2 建議
1.我們在培養(yǎng)高大中鋒時除了打下堅實的基本功進行全面的基礎訓練和專門訓練之外,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也要做到有計劃有目標.
2.隨時對隊員們的不同訓練情況采取區(qū)別對待,以利于他們的迅速成長.
3.教練員的責任是把運動員的潛力及運動能力充分地挖掘出來,延長他們的運動壽命.在多年系統(tǒng)地訓練中必須貫徹“從小培養(yǎng),打好基礎,系統(tǒng)訓練,積極提高”的要求.
〔1〕Patrick,L.D.,McKenna,M.J, (1988).The Gabber computer system:a review of its application to the analysis of Australian rules football.Science and football, (eds T.Reilly, A.Lees,K.Davids,W.J.Murphy),E&F N Spon,London,267-273.
〔2〕Ripoll,H.(1988).Analysis of usual patterns of Volley-ball players in a problem solving tas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hysiology,19:9-25.
〔3〕Treux.W.(1988).A new approach to the video analysis of tactical aspects of soccer.Science and football,58-79.
〔4〕Nikunen,M. (1992).M icro -computer for basketball and handball.In,Tenenbaum.The Zinman College,Wingate Institute,Netanyahu, p.225-226.
〔5〕Where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inning and losing a basketball game in basketball?
〔6〕Rubin,P.(1995)analysis of game location and basketball performance in the Atlantic coast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8:188-204.
〔7〕Osterman,M.(1993).Taft’s team game objective and individual evaluations.Texas Coach.5,36.
〔8〕Gezman,B. (1978).Struktura ire u napadu. Telesna kultura,2.Ljubljana Ittenback,R., Kilos, E., Ethernidge, D., (1992). Team performance and national polls:The 1990-1991 NCAA division basketball season.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74:707-710.
〔9〕趙成,尹從剛.從第14屆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看中國女子籃球隊與對手攻守能力差異 [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8).
〔10〕柏楊,等.第14屆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中外后衛(wèi)能力的比較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6).
〔11〕張俊青,馬侖.第14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攻防能力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8).
〔12〕丁麗萍,等.第14屆男子籃球世錦賽中外優(yōu)秀后衛(wèi)隊員技術運用能力的比較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10).
〔13〕王勁松.第14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3分球的運用情況分析[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3(4).
〔14〕荊永根.第26屆奧運會男子籃球運用快攻技術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1997,33(9).
〔15〕李日成.對第26屆奧運會美國男子籃球隊技戰(zhàn)術的分析[J].第14卷第5期益陽師專學報.
〔16〕周武,等.第27屆奧運會男子籃球比賽中國隊與前8名隊防守的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 2001,1(10).
〔17〕陳京生.中國男子籃球隊參加第27屆奧運會籃球比賽進攻與防守技、戰(zhàn)術分析[J].2001,37(10).
〔18〕仝東峰,張西健.對參加27屆奧運會中、美男子籃球若干技術指標的比較分析[J].漢中師范學院體育系.
G841
A
1673-260X(2014)10-01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