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月嬌,王麗敏,宋 欣,唐 沖
(黑龍江工業(yè)學院,黑龍江 雞西 158100)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了十分豐碩的成果.工程測量課程是高校中面向土木工程專業(yè)所開設的基礎課程,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和實踐性,這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在測圖、讀圖和用圖放樣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工程測量教學中也要著重的對學生這些方面的技能進行培養(yǎng),但是如何將這門課程與實際工程建設中的操作相結合,使得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能夠與土木工程建設方面需要的人才相符合是目前我國學校在辦學中需要進行探索和研究的問題.
由于近幾年我國在測繪技術方面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在測繪儀器和工作中自動化和數(shù)字化程度越來越高,這種科技的進步使得在工程測量方面的工作效率有了顯著的提升,其對于保證工程質量和減輕勞動強度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有些高校對所設立的關于工程測量方面的課程還不夠重視,導致對其投入的精力和資金十分有限,使該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受到了限制.教師也在自身職業(yè)素質方面沒有實現(xiàn)相應的提升導致教學質量和教學環(huán)境都跟不上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步伐,由于目前我國在工程測量課程中的種種問題使得工程測量在整體上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和改善.
隨著我國建筑工程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關于工程測量上的一些裝備、儀器和測繪技術也隨之在不斷更新發(fā)展,因此在對于這些新技術和新機器的使用和操作中也應該有著不斷的更新和改進,但是我國高校在工程測量課程中所使用的教材所涉及到的內容還是以過去的測繪水平為基礎,沒有根據(jù)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而不斷更新,教材內容的落后導致學生無法學習到真正的測繪技術,在進入社會后對于新的測繪儀器和技術還是一無所知.進入21世紀后,在新世紀的課程體系中面臨著壓縮專業(yè)數(shù)量和拓寬專業(yè)面等問題,因此大多數(shù)高校在測量課程中縮減了課程課時但同時又增加了一些教材內容,面對著課時的減少和內容的增加之間的矛盾教師在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嚴峻的教學形勢和新型的教學內容要求教師們不能再依靠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要創(chuàng)造出適合現(xiàn)代化測量技術教學的新模式,改善教材內容陳舊和利用率低等不利因素.
教學經費不足一直都是教學過程中不能及時更新教學設備和制約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所在.工程測量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沒有受到廣泛的重視,使得原本教學經費就有所欠缺的學校相關部門更不會將多余的資金投入到工程測量課程中,導致了工程測量實驗課上的實驗設備陳舊落后.陳舊的設備導致學生進行的測量實踐操作遠遠落后于生產現(xiàn)場,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學校的實驗設備與社會實踐中的操作設備大相徑庭使得學生在進入社會后仍然不能迅速的適應具體操作,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也導致了建設工程施工單位對于畢業(yè)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培養(yǎng)和教學質量產生嚴重的質疑.
我國目前在工程測量課堂中的教學模式并沒有隨著教育課程的改革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遵循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填鴨式和滿堂灌這種比較落后的教學手段已經無法適應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和不斷更新進步的測繪技術,因此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對于工程測量這門課程而言最重要的是實踐操作能力,但是在實驗課程中由于設備陳舊和輔導環(huán)節(jié)薄弱等原因使得實驗實習效果差強人意,進而導致教學質量很難得到保障.
工程測量課程不僅是一門理論課,其實踐性也同樣重要,但是如何將課程中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很好的應用于實踐就需要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有效的實踐操作,因此學校設立的實習場地就顯得相當重要,學生在操作中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在理論知識的幫助下也能更加熟練的進行實踐的操作,只有操作和理論知識相結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但是目前工程測量的實踐操作在課程中表現(xiàn)的不明顯,學校對于實習基地建設方面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使得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缺乏有效的具體實踐操作,學生的實習質量得不到保證.
隨著現(xiàn)代先進科學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在工程測量方面的新技術和新設備也在不斷涌現(xiàn),對于工程測量方面的專有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在不斷提高.這種不斷發(fā)展的趨勢給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將目前生產過程中的一些操作流程與教學過程中的有關教學任務有效的對接是培養(yǎng)工程測量方面專有性人才最直接的途徑,對于目前在工程課程中的教學要求是既要立足于現(xiàn)在同時也要放眼于未來.下面針對近幾年我國在工程測量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出一些關于工程測量教學的過程與生產過程之間有效對接的相關改革對策.
建筑工程測量方面的課程應該突破傳統(tǒng)專業(yè)內容繁多、教材陳舊和實踐內容較少的特點,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適應土木工程建筑人才培養(yǎng)為目標,以技術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逐漸構建起課程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之間的結構框架.工程測量的教學應該適應社會實踐中的工程建筑實際,時刻與不斷發(fā)展的工程測量科學相結合,將社會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一些新儀器和新技術納入到教學內容中,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時刻與不斷變化更新的新技術相結合,在腦海中不斷注入一些新的技術原理.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突出理論知識的重要性更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上注重培養(yǎng)以下一些基本操作能力:
1、熟練掌握好經緯儀、水準儀和全站儀以及一些精密測量儀等基本的工程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
2、具有進行高程測量和角度測量等一些基本測量的工作能力.
3、具有簡單的測圖和繪圖能力.
4、具有運用現(xiàn)代儀器進行有關問題處理的能力.
在日常的實驗操作過程中通過對學生進行相關儀器的基本操作,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逐漸掌握好以上所要求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時對于實踐中更多新型的技術和儀器能夠快速的掌握,更快的融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工程測量課程是一門與實際結合十分緊密的課程,工程測量教學要符合社會實際,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工程測量教學之前首先應該對實際中的建筑施工現(xiàn)場進行廣泛的咨詢和調查,在研究中了解掌握工程測量方面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把握教材內容的重點,使得教學內容盡量與社會實際要求相符合,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之上還需要將學生帶入到實際的施工操作現(xiàn)場中去見習,讓學生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對這門課程有一個更加具體的印象.由于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教學內容與實際的生產操作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導致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無法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因此學校在進行工程測量教學中應盡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讓學生在實習操作過程中了解和掌握到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類型.教師通過對實踐基地的考察要明確教材中的重點內容,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授課,實現(xiàn)教學過程與生產實際過程有效對接.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比較落后的被動學習模式,在新課標改革的推動下,工程測量的課堂教學模式應該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一種適應現(xiàn)代化發(fā)展需要的新型教學模式.采取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要學習形式,提倡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在互相交流過程中使得師生能夠更加了解彼此,從而對于學習過程產生更有效的幫助,同時教師還要借助一些先進的教學設備,如投影儀和幻燈機等輔助教學工具,將課程內容與這些教學設施結合在一起呈現(xiàn)更加完美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要向學生傳達一種整體的觀念,將工程測量課程與土木工程專業(yè)技術有效結合,從工程的角度去分析測量的原理及方法.由于現(xiàn)在的教學中關于工程測量課程的實驗課程設置較少,因此在進行實驗課程時應該盡量突出重點,注意各個實驗項目之間的有效銜接.實驗課的教學形式由以往的封閉式教學轉變?yōu)殚_放式教學使得學生在進行完要求的實驗后還可以自由的進行其他教學實驗,能夠幫助學生在實驗課中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更加積極的參與實驗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一些與工程測量有關的內容都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使得學生在學習工程測量的同時還能掌握到其他技能,體現(xiàn)了工程測量課程的基本理論與技術的實用性,在學習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
對于工程測量的教學質量評估不能僅僅局限于最后的考試成績,應該以學生的綜合操作能力和素質的整體提升為標準,而這種評估標準主要就體現(xiàn)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而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體現(xiàn)為兩部分:一部分就是平時的課堂教學,這方面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向學生展現(xiàn)與工程測量有關的基礎理論原理和知識,對學生的考核評價取決于平時的練習和課堂提問、課外作業(yè),另一部分的評估就是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這部分的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實驗課時中,具體包括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對于一些工程測量儀器的操作熟練程度,對基礎技能的掌握水平和一些實習報告等的考核成績.對于課程教學的質量評估標準不再僅僅局限于單純的考試成績上,而是通過更加全面的方式進行考核評估使得評估結果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也能科學的反映出學生的學習質量.
結語:工程測量課程在教學上的改革對于今后的建筑施工工程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而教學改革的過程是十分漫長的,關于工程測量的課程教學內容與生產過程之間的對接是工程測量課程改革中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在改革過程中還是需要教師們的不斷努力,面對新的形勢進行不斷的教學探索,結合社會的實際要求有針對性的進行人才培養(yǎng),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適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真正人才,才能完美的實現(xiàn)工程測量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
〔1〕聶志紅.《工程測量》教學改革實踐與思考[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
〔2〕柳小燕.《建筑工程測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J].測繪技術裝備,2005(01).
〔3〕謝宏全,景海濤.對《工程測量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探討[J].測繪工程,2000(03).
〔4〕燕志明,周顯平.《工程測量》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與認識[J].職教論壇,2009(17).
〔5〕蘇勇,王興華.工程測量理論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