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健春
摘 要: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和感悟,加強基本功的訓練,養(yǎng)成勤于積累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語文;技能;警詞佳句
初中語文的學習,應重視學生的積累和感悟,注重基本功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引導學生加強語文積累,養(yǎng)成“積累學習”的習慣。
一、積累、規(guī)范漢字
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古語云:“積字成句,積句成章?!狈彩亲x書有困難,筆下文理不通的,十有八九被這道關擋住了。在教學中,一方面在鞏固小學的識字量基礎上指導學生把握教材識字,另一方面,突擊識字,在初一下學期為他們選取了一本識字練字教材《7000常用漢字鋼筆字帖》強化識字,并跟蹤檢測。同時,不定期搞一些查字典、詞典比賽,識字及鋼筆書法比賽,以調動學生識字的熱情,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積累警詞佳句
文章習作離不開詞匯和句子。無論哪一位作家,他的語言都會表現(xiàn)出詞匯豐富的特點,而許多同學在這方面貧乏,提起筆來常感到文筆枯澀,寫作的文章淡而無味。因此,利用學生初中階段這一記憶的黃金時期進行警言佳句的積累就更顯得尤為重要,這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寫作水平。具體做法有三:(1)從教材中積累。每學過一節(jié)課,便要求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句子畫下來并背誦,這既達到積累的目的,又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2)從課外閱讀和優(yōu)秀學生作文中摘抄積累。課外閱讀精品和文學中警言佳句比比皆是,可供學生選擇的范圍非常大,我鼓勵學生有所選擇地摘抄積累,并
提倡學生在作文中靈活運用,推陳出新。另外,優(yōu)秀學生作文中的妙語更易于被學生理解吸收。于是,建議學生人手一本優(yōu)秀作文選,學習積累。(3)名言警句和成語積累,我進行了一周二名言、一天一成語的活動,有學生自己找資料,自己為小組的同學講解,此項活動受到了學生的歡迎,現(xiàn)在他們每人都有一本名言警句和成語采錄。
三、積累古典詩詞
古典詩詞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精粹,它能陶冶情操,豐富審美感受,提高閱讀水平,提升寫作能力。且它短小精美,朗朗上口,易于背誦。因此,除了教材中的詩詞之外,又開展了一周一詩的活動,讓學生走上講臺,做小老師。此項活動,不求學生對詩詞有多深的了解,關鍵是吟誦、積累,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學識、閱歷的增加,他們對詩歌的感悟會愈加深刻,并會運用。
閱讀在語文學習中極其重要,沒有大量的閱讀感悟做基礎,
學生寫出的作文就顯得蒼白無力,甚至無病呻吟。因此,我采取了兩點做法:(1)每天抽出一節(jié)自習的時間指導學生閱讀課外精品,并及時寫出心得,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心得的內容不限??梢詫ξ恼卤磉_意旨,進行領悟,也可以由文章展開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可以在文章的行文語言上推敲揣摩。同時,對學生的心得以鼓勵為主,不求全責備,使他們樂此不疲,從而養(yǎng)成習慣。(2)文學名著的閱讀。初一階段向學生推薦了一些書目,包括古典四大名著,外國名著,現(xiàn)當代作家風采等。建議學生從易懂書開始,如劉墉的系列作品,汪國真詩集,席慕蓉作品等,進而涉獵名著。這樣學生容易讀進去,好奇心和興趣就會培養(yǎng)起來,讀不明白的地方自然會從頭看起。
四、積累生活
語言是生活的載體,語言來自書本和生活,思想亦然。真正意義的積累是用生命、用心靈來完成的。所以要讓學生通過感悟來沉淀語文學習的內蘊,從而完善自己的生命。魏巍寫作《誰是最可愛的人》時,曾實地采訪收集100多個事例,然后從中篩選,最后選取了三個事例入文,因其典型、生動,打動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而學生作文難寫,甚至面對問題無從下筆,最大的原因在于學生缺乏對生活的感悟,更談不上對材料的選擇了。因此,當務之急是讓學生學會觀察,積累生活,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材料、積累材料的能力。具體做法就是學習李元昌老師的述評日記,放手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下來,當作第一手材料,并引導學生搜集第二手材料,即他人的所見所聞等,以補充第一手材料的不足。
五、積累作文技能
“無米之炊”難做,而“有米不會炊”的學生也不在少數。為此,在初一階段就要從簡單的片段練習入手,指導學生積累作文技法,并通過片段練習鞏固,使學生掌握基本作文技法,并能達到靈活運用,為今后的大面積寫作打好基礎。
總之,我認為語言學習,包括寫作的起步都在于積累。通過這樣的積累,我們一定能讓學生成為積極主動、獨立自主、充滿靈性、富有創(chuàng)造、有發(fā)展?jié)撃艿娜恕?/p>
參考文獻:
王勇.語文學習在于積累[J].文理導航:上旬,2010(10).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