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空(臺灣)
臺灣近日發(fā)生了嚴重的學生運動,學生占領“立法院”后又攻占了“行政院”,后遭強力驅散。學生運動的目的是為了逼臺灣退回與大陸簽訂的兩岸服務貿易協(xié)議。本文主要不探討究竟誰是誰非,而是通過事件的進程,分析臺灣政壇背后的政治角力。
服務貿易協(xié)議真的害臺灣嗎?
這次抗爭的主要起因是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xié)議,它的初衷是為兩岸之間最終實現(xiàn)服務貿易自由化奠定基礎。簽署后,兩岸將在一百多個服務行業(yè)進一步擴大開放,包括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取消股權限制、放寬經營范圍和經營地域、下放審批權限及為市場準入提供便利等等。還規(guī)定了雙方可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就服務貿易的進一步市場開放展開磋商。這些都為兩岸逐步減少或消除雙方之間涵蓋眾多部門的服務貿易限制性措施,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礎。
這個協(xié)議的另一個特色是有助于加速兩岸服務業(yè)融合、互補,共同提升兩岸服務業(yè)的國際競爭力。協(xié)議將在更大范圍地開放市場,為兩岸服務業(yè)合作提供更大程度的優(yōu)惠和便利,這無疑將進一步擴大兩岸民眾的受惠面,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但是沒有一個協(xié)議是對每一位臺灣人都有利的,一定有較弱勢的臺灣族群會在自由開放的市場上受到委屈,但是這一次的抗爭完全不靠具體經濟數(shù)據(jù)說話,而是只憑指控馬英九一人黑箱作業(yè)就要求退回兩岸政府正式簽署的文件,這樣的抗爭是合理的嗎?
唯恐自己提前跛腳
馬英九強調,兩岸服務貿易協(xié)議不通過,將影響臺灣的國際信用、兩岸關系與經貿自由化的努力,但他其實是畏懼在最后任期內提早跛腳。
馬英九說,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xié)議還在“立法院”審議,程序未走完,還未定案,外界有任何意見,審議過程中還有表達空間,但學生不滿“立法院”審查程序,就以違法方式占領“立法院”議場,癱瘓“立法院”運作,嚴重影響當局運作。但是大家應該還記得去年美國政府關門事件,實際上,從1977年到1996年19年間,聯(lián)邦政府曾關門17次,幾乎平均每年關門一次,最短1天,最長21天。其中1995年至1996年,克林頓政府執(zhí)政時期,曾兩次關門,導致數(shù)十萬政府雇員被遣散回家“待業(yè)”。相比之下,臺灣的鬧劇不算嚴重,其實臺灣還面臨過更多、更長、更嚴重的藍綠黨爭,關鍵是:馬英九不希望與大陸簽了約事后又被島內退回或否決,那不僅對外失信,對內更威信盡失,真的提早被架空,成為跛腳“總統(tǒng)”了。
占領“立法院”是各派勢力縱容
表面上此次學生運動是學生自主發(fā)起,還刻意與政治人物保持距離,但是真實背景如何呢?
據(jù)悉:此次突襲“行政院”行動的總指揮研究生魏揚是臺灣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班學生、“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總召、財團法人“小英教育基金會”實習生,分配至民進黨姚文智“立委”辦公室實習。另一位此次運動的學生領袖陳為廷(生于1990年12月11日),本名黃暐杰,生于臺灣苗栗,臺灣學生運動與社會運動人士。目前為臺灣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研究生、臺灣清華大學校內刊物《基進筆記》編輯。曾任建中??督ㄖ星嗄辍?27期主編。從野草莓運動后,參加反學費調整方案、華隆罷工事件與反媒體壟斷運動、苗栗大埔農運、反國光石化開發(fā)案、臺灣同志大游行、五一勞工反貧窮大游行以及反黑箱服務貿易等歷次社會運動,但是他也曾是蔡英文宜蘭競選總部青年軍的成員。這群學生集合起來圍堵“立法院”,還會搞網絡直播、號召網軍,而三立與民視等親綠電臺都不播報各派政治人物如何聲援他們。
同時,藍營的“立法院長”王金平不理馬英九召開院際會議的要求,也不動用警察權把學生驅離。實際上,王金平只要把“立法院”的電信基地臺關閉,所有的大學生手機網絡就廢掉了,學生的指揮系統(tǒng)就癱瘓了,也就無法號召后援了。
所以,若沒有人放水與縱容,學生是撐不下去的。
馬英九的處境
駐美代表金溥聰剛接任“國安會”秘書長,但數(shù)天前在美國搭機返臺受訪時,以“暴力”形容占領“立法院”議場的反服貿協(xié)議學生,在“立院”引發(fā)眾怒。
金溥聰?shù)峙_后發(fā)話稱:在美國絕對不會容許任何人用強制暴力的手段占領國會議場、破壞國會公物及對公權力施暴,這樣的行為在美國是不被容許和允許的。
對于王金平婉拒馬英九召開院際協(xié)調會議,金溥聰也意有所指說,美國參、眾議院若發(fā)生這種情形,議長一定會解決不會拖延,讓國會正常運作。金的發(fā)言引起綠營痛批,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認為,駐美代表對國內紛爭應保持中立,學生現(xiàn)在正在做的,只是為凸顯馬英九的行為是獨裁暴政,從這個角度看,學生沒有暴力,而是在“抗暴”。
后來“行政院長”江宜樺出面與占據(jù)“立法院”的學生會談,但對話毫無交集。
本來兩岸服務貿易協(xié)議話題應該由陸委會主委王鈺琦去面對學生,與學生對話的,因為這是他主管,但是王不愿意上,所以親上火線的只有金與江二人。
而藍營的政治人物少有人為馬英九勸解、求情,也少有人去幫馬英九面對學生群眾,這就是沒有朋友的馬英九的真實處境。
學生貪功救了馬英九
本來大家在等馬英九在這個僵局下耗盡僅有的政治資本,沒想到沒有政治經驗的學生群眾還是因為貪功而挽救了馬英九。
23日晚間,兩千多名反服貿民眾攻占“行政院”,一度占據(jù)“行政院”的一、二、三樓,與警方對峙。24日清晨4時27分,警方開始以鎮(zhèn)暴水車發(fā)射水柱驅離學生和民眾,從凌晨開始展開至少五波強力的驅離行動,至早上已將“院內”的學生和民眾清空。警方在驅離行動中共逮捕75人。這也是臺灣歷史上“行政院”第一次被群眾占據(jù)。
馬英九借此機會,展現(xiàn)了藍營鷹派期待的強勢行為,也重新讓民眾知道他是有權力的,更要以此對照“立法院”被占領時的混亂,要看王金平將如何下臺。
馬英九還透過其辦公室發(fā)言人李佳霏表達對暴力的譴責,并表示將依法處理,還支持當晚“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嚴厲譴責各項非法及暴力行為,立即要求“警政署”加派警力、強制驅離、依法處理的做法。
馬英九又重新取得了政治的話語權,他大聲疾呼:臺灣落后韓國十年,服貿協(xié)議通不過,最高興的就是韓國。其實更麻煩的是:服貿協(xié)議通不過,將嚴重傷害臺灣國際信用與貿易自由化的努力,也一定會影響臺灣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協(xié)議”(TPP)與“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協(xié)議”(RCEP)的機會。
已逝世的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政治沒有是非,但有因果。馬英九在他的“總統(tǒng)”位置上有他的立場與作為,作為反對黨的綠營及搶接班人梯隊的國民黨政治人物都各有盤算,但是究竟兩岸服務貿易協(xié)議未來影響臺灣的真相如何,對政治人物而言卻未必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