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峪位于山東明水城東南5千米處,胡山東北腳下,距省會濟南市約45千米,從309國道(濟王路)南行2千米便到該村。
朱家峪,是中國北方地區(qū)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是山東省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是“齊魯?shù)谝淮濉薄_@里,祠廟、樓閣、古橋、古文化遺址等景點星羅棋布;四面青峰隱隱,溪中碧水悠悠;長白、胡山諸峰拱衛(wèi)映帶如畫;悠久的歷史文化,多姿多彩的風景名勝資源吸引著大批中外游客和學者。在他們眼里朱家峪就是一本很厚的“書”,涉及政治、歷史、民族、宗教、文化、園林、建筑、藝術、自然、地理等科學。
據(jù)專家考證出土陶器,夏商時期有廬于此,距今3800年以上。朱家峪自明代以來,雖經600余年滄桑,仍較完整地保存著原來的古橋、古道、古祠、古廟、古宅、古校、古泉、古哨等建筑格局。朱家峪大小古建筑近200處,大小石橋99座,井泉66處,自然景觀100余處。
這里,自然環(huán)境幽雅,文化底蘊豐厚。自古以來,由于重視文化教育,人才輩出。清末至民國年間,本村私塾,星羅棋布,達17余處,先后有文峰小學、女子學校和山陰小學各一處。20世紀初,朱家峪開始有了新式教育。1932年,開明人士朱連拔、朱連弟創(chuàng)辦了朱家峪女子學校,這是中國農村地區(qū)較早的女子學堂,設一個班,學生廿余人,孫吉祥(女)為先生。古老的朱家峪村,在章丘率先提倡女子教育,難能可貴,反響巨大。清末至今,全村教師120余人,從建國至2003年,大專以上文化程度者達150余人。
胡山道教歷史悠久,據(jù)考,道教歷史上山東除泰山、嶗山,胡山并列其后。自唐代時胡山頂峰上就有廟宇,遠近百姓都有前來上香祈愿的。廟宇曾由僧侶和道士交替主持,自清康熙后,一直為全真教龍門宗主持,胡山是山東宗教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
豐厚的民俗文化底蘊激起了人們對中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回味、探索和深入研究的無盡興趣。游客可入村“歸真、訪古、探幽”,一飽眼福,感悟人生。
從斯琴高娃主演的《紅嫂》,到近期拍攝完畢的電視劇《闖關東》、《靠山》、《永遠是春天》等。朱家峪影視基地已漸入佳境。電視劇《闖關東》中朱開山就來自朱家峪(虛構)。走進古老的山村,人們謙遜和藹,承傳著禮儀之邦的美德。
(老 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