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礦控股集團公司總醫(yī)院血透室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血透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護理
周靜
水礦控股集團公司總醫(yī)院血透室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建立和維持一個有功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先決條件,動靜脈內瘺是長期透析患者必要的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血流量與良好的透析質量的保證,是維持血透患者的"生命線"。精心護理好動靜脈內瘺,延長其使用壽命,就等于延長了患者的壽命?,F將臨床工作的動靜脈內瘺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造瘺術前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解釋造內瘺的目的、適應征、內瘺術前術后注意事項,內瘺血管自我維護要點,出現異常時常見處理方法及一些飲食指導,使病人及家屬掌握一些有關透析方面的知識,從而使他們積極主動自覺配合治療。透析結束拔針后,固定按壓15分鐘左右,患者手不能用力,防止穿刺口受血流沖擊引起出血。病人盡可能仰睡,如要側睡,應側向未做內瘺肢體;睡眠時,在手術肢體下面墊上軟墊,抬高肢體30度,行走時,用三角巾將手術肢體托起,衣袖要寬松,傷口敷料不能包扎過緊,以避免術后水腫而壓迫內瘺;不能測血壓、輸液;注意吻合口內瘺搏動,15~30 rain聽診血管雜音一次;觀察硅膠管的色澤,若顏色深淺不一、血清分離、波動消失,溫度低均提示外瘺阻塞,應立即用肝素加生理鹽水沖管或用尿激酶10 000 U溶解于10 ml生理鹽水中緩慢注入瘺管內,反復抽吸,每次注入量不大于3 ml;保持血流通暢;術肢保暖,促使內瘺盡快成熟;在術后1周切口無感染、無滲血、愈合好的情況下后,指導患者做一些健瘺操促進內瘺盡快成熟。
內瘺管每次透析均需穿刺,選擇正確的穿刺點,避開吻合口穿刺及明顯的疤痕,靜脈穿刺點應盡量離開動脈穿刺點以減少血液再循環(huán)。切忌定點穿刺,穿刺時要有計劃地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輪換穿刺點,不在同一部位或接近部位反復穿刺,使整條動脈化的靜脈血管受用均等,血管粗細均勻,避免固定穿刺或小范圍穿刺而造成使用多的血管腔受損。穿刺時要特別注意保護血管, 選擇正確的穿刺點, 嚴格無菌操作,首次穿刺時,力求穿刺熟練、準確、爭取一次穿刺成功。盡量不用止血帶,讓助手協(xié)助在近心端稍加壓迫。針對每位患者的血管條件合理安排穿刺點,進針點由下向上移動,反復循環(huán)。每個穿刺點之間相距1~2cm,動脈端穿刺點應距吻合口2~4cm,動、靜脈兩針穿刺點盡量相距10cm以上,以減少血循環(huán),提高透析效率。采用繩梯式穿刺法,穿刺點均勻分布在造瘺血管上,使整個血管僅有輕度擴張,不產生狹窄,對于靜脈擴張欠佳者宜采用此方法穿刺。待血管擴張好后可以使用鈕扣眼法穿刺法,每個穿刺的部位、方向、角度幾乎一致,久而久之形成一通路。利用此法,穿刺次數可達近千次,不發(fā)生感染、靜脈瘤及血栓。首次透析,血流量應在200ml/min左右,不應太大,隨透析次數的增加,血流量可逐漸加大。另外還需注意避免過早使用內瘺,若過早使用不僅穿刺困難而且容易引起損傷、撕裂、出血、血栓形成,血管狹窄,若形成狹窄假性動脈瘤,則縮短內瘺使用壽命。
由于動靜脈內瘺血管較粗,管壁較厚,使用的不銹鋼內瘺穿刺針管徑也較大,動靜脈內瘺穿刺和拔針時的疼痛較一般的靜脈穿刺和拔針明顯,在拔針時可采用緩出拔針法,緩出拔針法是指將無菌紗布折疊成方形塊輕放于穿刺點上方,無按壓力,右手先將針頭縱軸與血管縱軸平行慢慢向外退針,當針頭即將退出血管壁時快拔出針頭,用紗布按壓住穿刺點[1],因緩出拔針時對血管壁無外加壓力,緩慢退出血管,對血管的摩擦力相對較輕,血管不易受損,可明顯減輕患者疼痛。拔針后主要采用壓迫止血法,正確的壓迫止血方法是保護內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透析結束拔針后用紗布塊在針眼處按壓15~20 分鐘,再用彈力繃帶纏繞,松緊適宜,以不滲血及能觸及震顫和聽到血管雜音為宜,時間不宜過久以免造成內瘺管閉合,這個壓迫時間應因人而異,有的患者15分鐘就已止血,而有的患者需要2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原則上以止住血后,在最短的時間內解除壓迫為目的。
患者術前應保護該側手臂皮膚勿破損,并保持皮膚清潔,防止術后感染。教會患者經常檢查內瘺搏動情況,若發(fā)現內瘺的血管顫音消失,吻合處摸不到搏動,提示內瘺堵塞,應立即來院就診,進一步檢查及處理;;內瘺若穿破后出現血腫,適當加壓包扎,指導患者用冰敷,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不用熱敷,因熱敷后血管擴張,加重腫脹和出血。24h后可用50%硫酸鎂濕敷,直至血腫消散;日常生活中患者衣袖應寬松,瘺側手臂勿負重、受壓。冬季在患者的毛衣和棉衣袖(瘺側)下方加拉鏈,便于透析時穿刺及保暖。透析前清潔瘺側皮膚,透析后穿刺部位勿接觸水,以免感染及出血。透析24-48小時后局部適當行濕熱敷或擦喜療妥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滲血吸收、組織再生。
護理質量對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瘺使用壽命起著決定性作用[2],因此只有充分的做好術前準備,正確的術后護理,科學地使用內瘺,做好患者及家屬的自我防護宣教,才能有效地防止動靜脈內瘺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提高血透治療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質量
[1]孫繼紅,鄭憶娣,王璞.血液透析患者對內瘺拔針反應的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4,13(2O):2717.
[2]周紅軍,王倩,王英,等.動靜脈內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重慶醫(yī)學,2009,38(7):882-883.
R473
B
1009-6019(2014)12-02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