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
(貴州省清鎮(zhèn)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貴州清鎮(zhèn) 551400)
小兒急性闌尾炎中進行B超診斷的應用體會
李玉梅
(貴州省清鎮(zhèn)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貴州清鎮(zhèn) 551400)
目的:探討B(tài)超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對來我院進行診斷的14例患兒相關資料進行綜合性分析,患兒入院后對其進行初步診斷,必要時聯合B超檢查,并且根據確診病情進行合理性治療。結果:14例患兒中,5例確診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臨床確診率為100%(5/ 5);急性壞疽性闌尾炎確診率為100%(3/3);6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確診率為83.3%(5/6);1例闌尾黏液潴留,確診率達到100%;實驗中臨床總確診率92.9%。結論:B超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效果較好,值得推廣使用。
B超;小兒急性闌尾炎;應用價值
急性闌尾炎臨床上比較常見,患兒發(fā)病時主要以腹部劇烈疼痛為主。對于這種疾病,患兒入院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或者及時的搶救將會引發(fā)很多并發(fā)癥。但是,目前臨床上對于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診斷缺乏快速、有效的診斷方法,傳統(tǒng)的方法雖然能夠幫助患兒確診,但誤診率較高[1]。為了探討B(tài)超在小兒急性闌尾炎中的臨床價值。對我院自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接收治療的14例急性闌尾炎患兒入院資料進行分析,分析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對來我院診斷、治療的14例患兒入院資料進行分析,調研中,男7例,女7例,年齡在3-14歲,平均年齡為7.4 1.5歲。入院時,所有患兒右下腹疼痛,部分患兒已經出現轉移性右下腹痛、反跳痛?;純褐?,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及白細胞增高。患兒年齡、性別等資料進分析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方法
患兒入院后,對患兒進行常規(guī)檢查,根據患兒臨床癥狀、生化指標等進行B超檢查。實驗中采用B超(大連計測機器有限公司,探頭的頻率控制在7-10MHz)。檢查時,患兒保持仰臥姿勢,采用頻率較低的探頭(3.5MHz)在患兒右下腹壓痛點最敏感的地方進行大范圍常規(guī)掃查,能夠初步排除其他疾病的影響,如:泌尿系結石等,當發(fā)現可疑的病灶之后再使用頻率較高的探頭做進一步檢查[2]。
對于一些體積比較大而又比較肥胖的患兒來說,在檢查時可以變換患兒的側臥部位,并且在高頻顯像技術上增加加壓探頭。當醫(yī)護人員發(fā)現病變闌尾之后,要根據病灶的長軸方向進行動態(tài)跟蹤掃查,觀察闌尾行走的方向、闌尾的大小、管腔內回聲情況以及闌尾和其他周圍組織存在的關系等,并用B超觀察患兒體內管壁血流顯示情況。
1.3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
實驗中,對患兒治療時的數據進行搜集,利用SPSS16軟件進行分析,并進行檢驗,實驗結果采用(±s)表示。
本次調研中,5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其確診率為100%(5/5);3例急性壞疽性闌尾炎,確診率100%(3/3);6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確診率為83.3%(5/6);1例闌尾黏液潴留,確診率達到100%;實驗中臨床總確診率92.9%。
闌尾炎是臨床上常見的內科疾病,在小兒中發(fā)病率較高,這種疾病誘因也比較多,其形狀比較復雜像蚯蚓狀,長度大約在5-10cm。闌尾在人體中位置比較特殊,它附于盲腸后內側壁,其他器官聯系較多,位置多變,由于闌尾基底部與盲腸的關系恒定[3]。因此,多數情況下患兒闌尾位置會和盲腸位置發(fā)生變化,可以在右下腹部,但也可以高到肝下方。對于這種疾病的診斷雖然方法較多但是每種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有些檢查方法容易出現誤診或漏診現象,從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臨床上探討積極有效的方法顯得至關重要[3]。
急性闌尾炎從大的角度來說屬于內科疾病,這種疾病發(fā)病規(guī)律性不強,在各年齡段都有發(fā)病,尤其在小兒中發(fā)病率較高。這種疾病主要是由于糞石梗阻、細菌侵入等感染造成患兒闌尾水腫、充血等,使得患兒的闌尾比正常人的闌尾大,當患兒病情嚴重時將會造成管壁增厚僵硬。對于小兒闌尾炎常規(guī)檢測方法缺陷較多,對于急性闌尾炎患兒來說闌尾比較細(最大的闌尾直徑在0.6-1.2cm且多數位置較淺)。因此,超聲檢查過程中采用腹部超聲探頭確診率比較低,只能檢測出一些組織結構比較大的影像,很多患兒在臨床上造成誤診或者漏診現象。
B超是臨床上上使用較多的一種檢測方法,它使用的探頭頻率在(7 -10MHz),并且探頭在患兒病變部位圖像十分清晰,能夠清晰的看出患兒體內闌尾及其附近腸管的管壁及管腔內結構,并可通過相關輔助技術觀察患兒管壁血運情況。臨床上,采用B超能夠診斷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急性壞疽性闌尾炎等疾病,并且臨床診斷率比較高,能夠為患兒后期治療提供準確依據[4]。本次調研中,5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其確診率為100%(5/5);3例急性壞疽性闌尾炎,確診率100%(3/3);6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確診率為83.3%(5/6);1例闌尾黏液潴留,確診率達到100%;實驗中臨床總確診率92.9%,這個結果和梁志強等人實驗結果相同。由此看出這種診斷方法的臨床效果。
但是,臨床上使用B超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時也會存在一些問題,由于小兒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發(fā)病時臨床癥狀特異性較差,其癥狀和急性壞疽性闌尾炎基本相同,臨床診斷時容易出現誤診現象。根據本人經驗:患兒入院后,醫(yī)護人員要善于觀察患兒癥狀,對患兒進行初步診斷,對于難以確診的患兒可使用B超檢查,當患兒感覺壓痛最明顯的地方相對周圍腸管的臘腸樣低回聲管狀結構,并且患兒闌尾周圍沒有出現管壁僵硬蠕動,在盲腸相連接處或相近的地方可以找到盲端,并且患兒管腔內充滿液性無回聲,則可以確診為急性闌尾炎。
綜上所述,B超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效果較好,能夠減少了患兒診斷時間,值得推廣使用。
[1]靳忠民,蘇虹,李楠.應用高頻超聲顯像診斷急性闌尾炎的臨床價值再探討.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2,24(6):169-170.
[2]張穎,謝榮慶,等.急性闌尾炎病理分型與超聲圖像的相關研究.中國基層醫(yī)藥,2010,11(12):1450-1451.
[3]梁志強,魯艷秋,等.B超檢查對闌尾炎的診斷及超聲分型的臨床價值.西部醫(yī)學,2011,21(3):1445-1446.
[4]徐飛,史賽敏.超聲對急性闌尾炎顯示方法的探討.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1,3(1):113-115.
R445.1
B